基于生活化的时事政治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王丽
[导读] 时事政治是指某个时间段发生的国内国际政治大事,是概括性比较强的、从大局出发的事件。

白银市第六中学    王丽   730900

摘要:时事政治是指某个时间段发生的国内国际政治大事,是概括性比较强的、从大局出发的事件主要表现为政党、社会、社会势力在处理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活动。时政的特点在于“时”,就是当下,强调鲜活度、敏感度、热度。“政”强调的是社会政治生活方面。基于此,本文章对基于生活化的时事政治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生活化;时事政治;初中政治;应用
        引言
        政治学科是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密切关联的学科。笔者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充分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将社会时事材料引入到了政治课堂中,组织学生集中讨论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并思考因此引发的各种不同的观点。将时事和政治学习结合在一起,能强化学生的是非观念,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促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一、初中政治教学现状
        初中政治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使学生具备解读国内外政治现象和国际事件的思维能力,向学生提供最正确的三观引导,以及为了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让学生充分了解当前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现状,使学生具备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祖国的归属感等。初中政治这一特殊的教学任务,决定了其教学形式单一,新课标改革的推进也难以轻易展开的教学现状。教师为了保证传递给学生最正确的政治常识和最正直的三观指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维持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本无可厚非。但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初中教学整体越来越注重学生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初中政治教学不谋求教学方式方法的突破,就有可能成为初中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短板,进而影响初中阶段的人才培养和学生的政治素养提升。
        二、时政教学在初中课堂中的价值
        政治教学仍然是世界的需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社会处于复杂和变化的状态。从表面上看,世界格局一直处于相对平静的状态,但实质上是暗潮涌动。初中政治课堂强调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使学生充分了解中国的发展状况,并初步了解世界的变化。它很好地适应了当时的发展需求,规划了未来的发展前景,开发了与时俱进的先进理念,不断适应自己的形势。目前的政治学科符合市场运作的需要。在实践中,不同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了解一定数量的信息。在学生充分重视的原则下在当前的政治形势下,通过长期的发展和积累学生也可以成功地从量变到质变,最终提升能力和学科素养。
        三、初中政治教学中生活化的时事政治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时事来强化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大多是抽象的概念理论,如果教师只使用教材来应用学习,要求学生记住他们所教授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在理解和记住知识点时陷入思维方式的逻辑错误区域,其中政治学习是必要的考试,那么学生学习政治的动机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教师在解释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时,可以适当地执行相关的时间政策内容,将当代政策与教学相结合,促进生命化学,使学生更接近。整合政治热点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应用政治知识的价值。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将当代政治融入课堂制度化,以便向学生说明政治学习的重要性,促进理解、记忆和加强政治知识。
        例如,在学习《法不可违》一课时,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准备一个热点时事,并抛出问题,引发学生探讨。比如,最近出现的抢夺公交司机方向盘的事件,这是一个也很热门的关乎社会秩序、道德方面的事件,深受广大网友的热评,激起了千层浪花,教师抛出问题:如果是你是坐在公交车上的一名乘客,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对于抢方向盘的人而言,他违反了什么法律?请大家进行小组讨论。教师抛出社会热点,引出问题,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认识法不可违,违法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提升学生的政治认识,让学生敬畏法律,尊重法律。
        (二)利用社会热点话题来展开教学
        利用社会热点话题来展开教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经常关注时事新闻,将生活中的原型和热点话题引入到教学中,为学生在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例如在《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讲解残奥会运动员的奋斗历史,为学生播放残奥会的录像和纪录片。随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自己与残奥会运动员之间有什么样的差异,我们应当从残奥会运动员身上学到什么”。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快速提高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切身体验,从而将学生的主观性思维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效果。
        (三)以时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在教学中重视促进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传播思想,为学生开辟新的视野。因此,教育不仅局限于教科书,而且还深入探讨了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和青少年团结在一起的知识。同时,教师必须误导学生的想法,为教学奠定基础,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更多知识,使他们能够用更少的资源完成更多的工作。此外,学生的能力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优先事项之一。学生们在相应的课程中学习,最终目的是实现熟练的继续教育和全面提高技能。】
        例如,在2020年初我国爆发的新冠肺炎,当时网络上流行的说法是由于人们吃蝙蝠所造成的,但是后来通过相关专家学者的调查,这些说法并不准确。教师可以运用相关的知识来给学生解释,这一说法也有待商榷,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求真知、探索和辨别实践精神,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促进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
        结束语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笔者积极引入了时事材料,尝试用这些时事材料推动学生思考,让学生逐步形成终身受用的思想。这不仅极大地引发了学生对政治学科的认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展现出政治课堂的时代性,让政治知识的传播变得更为灵动,让政治学科更富有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张爱花.时事政治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名师在线,2019(32):60-61.
[2]朱学荣.时事热点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学苑教育,2019(21):20.
[3]惠东海.核心素养下初中政治中的时事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