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低碳经济理念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0年12期   作者:张天乐
[导读] 地理是一门关于人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综合性学科,而初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低碳经济理念,是学生自身发展、地理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江苏省淮安市生态文旅区开明中学   张天乐         223000

摘要:地理是一门关于人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综合性学科,而初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低碳经济理念,是学生自身发展、地理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究有效渗透教学方式,促使我国低碳经济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初中地理;渗透;低碳经济
        青少年是我国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在初中阶段进行对学生低碳经济理念的有效培养,将能够使学生正确且深刻地认识到低碳经济的重要性,有效推动低碳经济的健康和长远发展。而初中地理作为一门研究自然的基础性学科,教师应将其有效地利用起来,把低碳经济理念有效渗透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强化学生自身的低碳意识,共创和谐美好的家园环境。
        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低碳经济理念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和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这导致我国的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危害,不仅对于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还使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自身健康出现了严重问题。所以在初中阶段对于这些已经具有一定思维能力的学生,进行有效的低碳意识和观念培养极为重要,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确保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建设。如若初中生无法形成正确的低碳观念,会使得学生自身的发展受到严重局限,更会为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这都是教师亟待解决的不良教育现象。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低碳经济理念的途径
        (一)在课堂教学中贯穿低碳经济理念
        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具有许多的低碳知识,教师应充分发掘课本中的低碳知识,运用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学习的方式,有效地渗透低碳经济理念进行教学,使得学生能够从辩论中形成正确的低碳意识,在实际生活中贯彻落实自身的低碳行为。与此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出自身的学习见解,活跃课堂中的地理学习氛围,使得学生能够围绕低碳知识进行积极探究,深化学生自身对于低碳经济理念的认知,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进行低碳生活的意识。
        举例来说,在学习《人口》这节课,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核心性的学习问题,“人口过多会对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什么影响?”,启发学生对其中低碳生活的思考,并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将学生分为两个的不同的小组,让学生进行这个地理问题的辩论。之后,让学生能够在辩论的过程中认识到资源的有限性,以及人口增长的快速性,有效加强学生自身的低碳经济理念,使得学生能够将这一理念落实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对低碳经济的学习效果。



        (二)在课外活动中巩固低碳经济理念
        为使初中生能够真正理解低碳经济的重要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地理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探究学习过程中,形成对低碳知识的正确认知。根据对学生的地理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化的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都能够全身心地参与到地理学习中,有效巩固学生自身的低碳经济理念,使得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低碳经济对于环境的影响,不断强化学生自身的低碳经济意识和行为。
        举例来说,在学习《气候》这节课,先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播放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各种气候危害,并组织学生到课外的实际生活中,进行对气候异常变化造成的环境危害进行探究,使学生能够不断加强对低碳经济的认知,提高自身的低碳经济理念。之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探究情况,以及学生对于低碳生活的不同理解,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学讲解,使得学生能够认识到保护自然人人有责,为了人类的健康发展和生存积极地进行低碳生活。
        (三)在乡土地理教育中传播低碳经济理念
        我国每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在对学生进行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乡土地理教育传递低碳经济理念,使得学生能够站在乡土资源的发展角度,进行对相关低碳知识的积极探究,加深学生对于低碳经济理念的认知。与此同时,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的乡土地理知识学习中,深刻感知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将低碳经济理念与实际生活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学会自主参与低碳活动,构建良好的低碳生活环境。
        举例来说,在学习《水资源》这节课,先组织学生到乡土中的偏远地区,去真实地了解水资源的有限性,从当地人们没有水而出现的困苦情形中,加强对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并使学生能够自觉反思自身浪费水资源的行为,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自身的低碳经济意识。之后,根据乡土资源中实际的水资源情况,以及我国出台的相关解决措施进行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将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紧密地结合到一起,深刻地认识到自然资源存在的重要性,并使学生能够不断提高自身低碳经济意识,切实提高教师进行低碳教学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从学生自身的学习角度,创新有效的地理教学方式,将低碳经济理念有效地渗透到教学中,确保学生都能够树立正确的低碳意识。让学生能够在对地理知识的深度学习中,真正认识到发展和构建低碳城市的重要性,肩负起进行低碳生活的意识和责任,从而使得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能够和谐发展,有效促使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金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低碳经济理念[J].神州,2020,(27):171.
[2]尹丽.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低碳经济理念[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1,(1):48-49.
[3]刘芝永.关于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思[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9):8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