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之我见 谭晓君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谭晓君
[导读] 小学语文拼音课堂应当做出适当的创新来增强教学效果,让小学生打下坚实的拼音基础,对愉快的度过小学一年级学习时光提供支持。

张家界市桑植县河口学校     谭晓君     427110

摘要:汉语拼音的学习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语文必备的基础。但纯粹的拼音教学又是枯燥乏味的。因此为了适应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习方式和响应新课改对课程改革的要求,小学语文拼音课堂应当做出适当的创新来增强教学效果,让小学生打下坚实的拼音基础,对愉快的度过小学一年级学习时光提供支持。
关键词:小学;语文;拼音;教学
          引言: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的拼音部分,字母都是以情境的方式进行展现,是较为完整的认知情境。其内容相比以前的版本更加丰富了,音节也有声调标注。该版本拼音识字的数量也减少了,突出了对拼音的学习,弱化了对汉字的教学。在拼音教学中,教材的这种安排,为教师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一、小学拼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发音的纠正不够关注。传统拼音词汇教学脱离语感已经是严重问题,没有语感支持的拼音,教学会增加学生心理负担,他们往往也只能死记硬背的形式。这促使学生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并不利于智力开发的事情上对今后与语言学习的课程内容会有不良的影响。语言训练最佳时机也将会被错过,最终将影响学生的听说表达能力[1]。
         (二)拼音教学缺乏对语境的设置,学生参与度和互动效果布不够理想。小学拼音学习如果跨度太大或记忆点比较零散,则会使一年级的小学生感到无从下手。而教师对拼音的考查形式也十分死板,往往采用听写的方式,学生听写未能达标就会被惩罚抄写词汇,这样不仅浪费了师生的时间,还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拼音教学对字母的学习过于孤立。小学拼音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是对,普通话发音的教学一年级的小学生本身是会说话的,只是发音需要规范,语言的丰富性需要不断地增强。而教师过分的偏重于对教学设计的死板追求,不注重在课堂上针对小学生平均素质进行提升教学。有的小学拼音教学偏重于对孤立拼音字母的考查,并没有与生活习惯用语相结合,这样脱离实际应用性的教会,会影响语言教育。教师要依托部编版教材打破传统教学方法束缚,力求在语义语境中对拼音进行生动演示,引导学生开展口语练习。
          二、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优化策略
          小学拼音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塑造。拼音与生活联系密切,教师应充分运用生活情景,关注学生语言综合表达能力的进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教师也应充分考虑学生特点或学生兴趣爱好,将教学环节进行优化设计,使用丰富的手段对课程进行呈现,实现课堂体验的多样性。
        (一)重视直观感受。部编版教材中拼音的部分体现了一定的特色,他比较接近生活,又富于情趣及利用插图和具体的形象来,为小学生学习拼音提供了表音表形的特点,启发学生通过开口模仿字母发音来学习。以学生喜欢得到内容、形象来做引导,引起学生注意。


教师也可以运用来源于课本或参考书的图画形象进行直接展示或进行改编,进行自主创作,将其形象化、特点化,给予其突出的记忆点。教师还可以可以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事物以直观、方便而又形象的视觉体验为拼音学习服务,教师可以边讲边画,随时观察学生在听讲师的反应,及时作出教学调整[2]。
        (二)重视生活情境对学生的引领作用。拼音教学请用的创设要结合学生生活和学习来开展。由于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刚进入学校,对学校比较好奇,要是可以利用这一点在课堂上。营造一些认识校园环境的情境,来开展拼音的教学。因为学生本来就对这些感兴趣,他在听讲的时候会比较认真。比如兴趣班的小女孩在练嗓子,开口唱“a”;高年级的同学在上体育课,教师要选学生做示范,学生踊跃参与,分别说“选我(o)”;快到中午了,感觉肚子好“饿(e)”有一只小鸟落在了屋(u)顶上;天晴了,由于刚才下雨(ü)了,道路两旁都是淤(ü)泥。拼音的呈现,可以利用情境创设来开展,选择用真实或与学生接触面关系密切的情境,吸引学生参与到与教会的互动当中。
        (三)通过创编童话故事来辅助学生学习。例如b、p、m、f的学习,教师可以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从前有一只阳光彩虹小白(b音)马(m音),它从小就一直陪(p音)伴(b音)着一位小公主。有一天,小马(m音)跑(p音)到了一座小桥上,皮(p音)卡丘迎面蹦蹦(b音)跳跳地过来了,问:“你的头发(f音)真好看,在哪里染的?小马(m音)说:“是一位小公主。”这样用简单的几句话把四个声母都用到了,教师也可以把小马换成学生喜爱的形象,比如“猪小屁(p音)”、“小猪佩(p音)奇”、“猪八(b音)戒”、“海绵(m音)宝(b音)宝”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也可以指导学生将“马”用含有其他三个声母的动物名字代替,并使故事的含义也能符合实情有的学生说换成“猪小屁”,有的说换成“皮卡丘”,有的说换成“猪八戒”。此外,这些形象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展现,使课堂的氛围更加活跃,使学生的体验更加丰富。此外,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手脑并用,将表演与表达结合。将上述阳光彩虹小白马的故事可以表演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参与角色的扮演。在表演过程中,实现以情绪带动学习兴趣的目的,这样的学习方式更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3]。
           结语:拼音学习是一门以认识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为基础的语文课程内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拼音教学应当以培养学生语感和应用能力为目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的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动手动脑开发思维,并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营造生活和童话场景,教师要为学生建立学习兴趣和获得丰富的体验提供条件和环境支持。教师要遵循拼音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把握住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依靠成熟的指导思想来开展教学。
参考文献:
[1]刘瑞彬.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的实效性探索[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2]税伯平.新教材汉语拼音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小学),2019(01):84.
[3]马晓华.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9(66):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