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高效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鲁永成
[导读]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学好分数应用题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然而应用题是很多小学生的学习难点,在学习过程中有种种困难之处,如学生无法理解题意,或者不能通过例题的学习举一反三等,这些都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朋普镇中心小学     鲁永成     652306

摘要: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学好分数应用题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然而应用题是很多小学生的学习难点,在学习过程中有种种困难之处,如学生无法理解题意,或者不能通过例题的学习举一反三等,这些都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因此如何高效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是当今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基于此,广大数学教学老师应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尝试各种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数学应用题课堂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策略
          数学教育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应用题更是和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学生们学好应用题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加强学生的用脑锻炼,也能利用应用题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数学教师应给深入分析分数应用题的探究策略,教会学生分析应用题问题和有效的做题方法,使学生的应用题解析能力得到提高。
          1.分数应用题探究策略
           数学知识通常被认为是抽象的,难懂的,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在小学数学阶段,应用题是所有题目中的教学难点与重点,课本中文字的描述有时生涩难懂,如果教师不能很好的在学习应用题之出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则在今后的学习中,随着题目难度的增加,学生由于无法正确理解题意做对题而对应用题产生排斥等厌学心理,因此在学习的初期阶段,教师一定要认真备课,结合学生情况,教学实践与课程大纲引导小学生正确的进行应用题学习。
          首先做题要建立在读懂题意的基础上,很多学生甚至连基本的题意都无法理解,经常被题干中的比、占有、谁多谁少给搞混,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教学,有的学生对语言文字不敏感,教师可以鼓励其慢慢阅读,多读几遍进行彻底理解,有些学生对容易混淆度过的内容,教师则可教会学生画出相对应的示意图,比起文字描述,示意图更能直观地让学生看懂题目,这样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可以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将应用题分解成不同的步骤进行练习,学生在分步的情况下不易迷惑,更容易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2分数应用题解题案例分析
          数学作为理科,所学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很多学生在学习应用题时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导致学习起来十分困难,明明听懂了例题,但是换种方式学生就不知道如何举一反三,导致自己做题的时候容易混淆或出错,下文笔者将详细列举分数应用题的案例进行解析。
          2.1清晰把握数学概念理解题意
          数学既是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反应能力,也考察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把握,虽然数学教学提倡理解,但是教师也要让学生牢记基本的数学概念,如果对基本的数学概念认知不够,理解不清,学生在后期的学习中也很难正确做题。


分数应用题也不例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分数概念的讲解,如“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一个事件与所有事件的比例。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分子在上,分母在下”这样基本的概念有些同学也还会混淆,因此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让学生清楚掌握概念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加强学生的记忆,如一个苹果平均分成5小块,那么这个苹果就是单位1,其中任意一块就是这个苹果的1/5.教师在具体讲解概念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等辅助教学,在大屏幕或课件上清晰的用动画展示出来这样更加直观易懂,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通过手动操作向学生演示,只有对概念有了清楚的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下一步学习。
          2.2分数应用题解题步骤
          任何应用题的做题思路首先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在做分数应用题时首先要认真读题,找出题目关键字,关键词,提炼题目中解题重点。对于分数应用题来说,第一步是找“单位1”,寻找“单位1”是解题关键,通常题目中有以下两种情况:第一,有较为明显的标志,如:1.苹果占所有水果的1/3,2.美术书比科学书多1/5,3.小红身高相当于爸爸身高的1/2等,这类题目中有“占,相当于,是,比较”这种字眼的分率,前面的则是本题的“单位1”。第二种情况是题目中没有较为明显的提示,这时候学生再去判断“单位1”时则应该根据题目中的,问题进行综合思考,如:1.小红读一本800页的图书,第一次读了1/3,第二次读了1/4,两次共读了多少?该题中的“单位1”则是800页图书。2.小红过1座桥走了50米,还剩2/3没走,桥总长多少米?这时应该把该桥的总长,看作“单位1”。“单位1”找到后要教会学生判断,该题是用乘法还是除法进行计算,很多小学生除了分不清“单位1”之外,做题最大的易错点就是不知道应用题中什么时候该用乘法,什么时候该用除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重点强调,如果“单位1”是已知的,那么做题时应该选择乘法,如果是未知的则要选择对应除法。例如:苹果有40个,比香蕉多2/3,香蕉有多少个?首先判断该题的“单位1”是香蕉的个数,既然香蕉是未知的,那么该题需用除法来做,答案为:40÷(1+2/3)
          上述例子说明了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基础知识点的重要性,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根据学生情况强调教学重点与难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要混淆知识点,做题时带错概念,分数应用题需要教师深度讲解,学生深度学习,除了课堂讲解外,教师需要甄选一些练习题帮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小学分数应用题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确实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在应用题授课过程中要举一反三,教会学生合理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探索分数应用题的规律,多加练习考试中常出现的题目类型,明确题目中的对应数值的等比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效提高成绩,真正掌握小学分数应用题。
参考文献:  
[1]林璘;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探索[J];新课程(中);2017年10期
[2]刘德元.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能力培养[J].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2016(1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