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知著——利用微视频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寻蔚
[导读] 随着信息的发展,“微时代”的到来,信息记住学生运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已经融入到大中小课堂的教学中,将“灌输式”的课堂转化为“自主学习”的课堂,丰富了课堂的内容,简化了教学的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惠州市外国语学校      寻蔚

摘要:随着信息的发展,“微时代”的到来,信息记住学生运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已经融入到大中小课堂的教学中,将“灌输式”的课堂转化为“自主学习”的课堂,丰富了课堂的内容,简化了教学的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新课改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小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学生的写作能力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本文主要针对在小学语文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利用微视频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分析。
关键词:微视频;学生写作能力;策略
           微视频教学主要是教师根据课程的内容制作的针对课堂重点和难点直观展示教学内容的短小的视频。教师在制作微视频的时候要根据微视频的特点,制作精良、短小、具有针对性的视频内容。微视频的制作要求,第一要有目的性,教师在微视频中要明确教学目标、突出主题;第二要有科学性,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第三具有科学性,教师要恰当地运用教学技术,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学生的写作能力很好地体现了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生语文作文的目标能够清晰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作文要求不同,低年级的学生能够乐于表达、中年级的学生能够自由表达、高年级的学生能够学生表达,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进行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基础薄弱
          小徐语文作文写作中最突出问题是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语文的学习主要是集中于识字认字、写字、朗读课文提高阅读能力、简单理解文章字词句的意思、积累好词好句等。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认字、写字能力弱,在作文中经常出现错别字,例如“得、的、地”,这三个字的区别在很多学生中都很难分辨,这是小学三、四年级就应该掌握的知识。其实这三个词非常好区别,名字后用“的”,动词后用“地”,助词后用“得”。这样的错误使用也体现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学生的学习不够仔细。语文教师就像是修筑房子的地基,只有地基稳了,学生才能修筑一幢很好的房子。在中高年级阶段,这种情况有所改善,但是学生的词语搭配不正确,往往造成啼笑皆非的状况。学生的作文中很容易出现口语化的内容,且逻辑不清晰,这也是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缺乏真实情感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情感发育的重要阶段。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没有与生活相结合,作文内容空洞,学生的素材都是来源于教师或者书中的例子。在学生作文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例如在写《我的母亲》的作文的时候学生会借用优秀范文中的例子,学生会描写“下雨天,母亲骑着自行车来接我”、“一天,我生病了,病得很严重,妈妈放下了工作照顾了我一天一夜,甚至在大晚上送我去医院”、“我的母亲,不高,很普通”等这些文字,基本上大家都是模板“小学生必备语文作文模板”中的文字一模一样,学生的作文缺少情感,内容空洞,千篇一律。
          教师微视频制作水平低
          微视频进入到学生的教育教学中的时间不短,但是部分教师微视频制作水平低,甚至很多教师不会制作微视频直接利用网络上现有的微视频。在使用微视频进行教学的时候,太过于正式。一些教师在微视频的制作上面面俱到,将教学内容完全展现在视频当中,导致微视频内容杂,多,没有针对性,并且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节奏过快,学生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节奏,影响学习效果。



          二、利用微视频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策略分析
          利用微视频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使用微视频进行教学,改变了以往学生对作文学习的看大,提高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成长发展非常的快速,因此针对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写作要求。总的来说,都是要求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简单的书面交流等。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几分钟微视频向学生集中讲解写作的要素、注意的问题、结构和框架等。在课前的时候将微视频通过微信群、QQ群或者微信公众号,由家长播放给学生,给学生自主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在微视频的播放过程中学生进行一对一,有针对性地进行就学,学生通过电子产品播放的视频有强烈的兴趣。微视频使用简单,便捷,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时候通过对微视频的观看,带着任务和目标进行学习,对于学习中的难点和不理解的地方反复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的任务。学生通过了提前对教师上课的内容进行预习,提高教师课堂的效率。对于教师上课的问题,学生通过预习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增加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信心。
          例如:在学习完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后,有习作的练习,练习的主题是要求学生缩写故事。根据课文内容将课文缩写一个简短的故事或是对其他民间故事进行缩写。教师利用微视频提前将缩写的思路导航、技巧点拨、缩写的方法制作成一个微视频,教师布置思考任务,缩写的方法有哪些?缩写的步骤是怎么样的?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视频,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第二天上课的内容的期待。
          利用微视频增加学生创作素材
          写作一直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难点,学生不愿意写作文,主要的原因是学生没有东西可写,缺乏素材以及对生活的观察和领悟,这就导致学生写出来的内容虚假,没有真情实感、缺乏生机。一般而言,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对文字没有精确的表达,很难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表达出来。微视频的特点是短小精悍,极大地总结了教学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教材知识,增加学生学习的广度和宽度。
          例如,在写《二十年后的家乡》的时候,由于学生的想象力受到年龄阶段的限制,教师可以制作相关的微视频将二十年前学生的家乡同现在相比,教师可以问学生今天相比于二十年前增加了什么、有了什么变化,那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又会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奇思妙想画下来,在课堂上展示的时候为同学介绍自己心目中二十年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这样既能增加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利用微视频整合学生写作的过程
          小学阶段,学生在写作上存在着逻辑混乱的问题,其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构建作文的结构和框架。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使用微视频,将微视频的教学与传统教学进行有机地结合。微视频作为新型教学手段,课堂的教学还是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微视频为辅。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认知还不是很全面,因此学会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播放某一事物,让学生对其有简单的了解,提高学生的认识程度,学生在全面了解之后再进行写作,对事物的描绘有一定的思维认识。
          例如,在进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写作过程中个,由于学生的年龄的特殊性,对文化遗产的认识还不深刻教师可以通过一段简单的微视频介绍中国最伟大的文化遗产之一“长城”,教师要对每一个场景进行简单的描述,对于它为什么伟大,提出自己的讲解和看法,让学生对文化遗产有一定的了解以及对长城不一样的情感,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结语:
          小学写作能力的提升最主要的还是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信息技术渗入教学,教师作为教学活动那个的主导者,要不断的额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创新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利用微视频的特点拓展教学内容,丰富课堂内容,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常江. 微时代高中写作教学的困境及出路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7.
[2]董旭静. 小学作文教学序列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3]卜凡. 微视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宁夏大学,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