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层间处治技术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9期   作者:王秋云
[导读] 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业的日渐发达,促使其对路面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王秋云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重庆江津  402247
        摘要: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业的日渐发达,促使其对路面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沥青路面工程施工中,层间处治技术尤为关键,做好该项施工工艺,有助于增强道路的载荷能力,维护行车安全。本文就围绕沥青路面层间处治技术的不足与改进措施展开探究,以期优化路面性能。
关键词:交通运输业;沥青路面;层间处治技术
        沥青路面在我国的公路体系内应用普遍且性能优良。优质的沥青路面不仅与道路材料性能相关,还同各材料的配比和施工工艺存在一定关联。作业中,要求人员科学控制沥青路面面层,探究各面层材料性能,进而增大道路载荷,维护行车安全。
1沥青路面的层间病害概述
1.1层间剪切问题
        高频出现该项病害的主要位置有:车辆启动或制动处、纵坡较大的坡道处及合成坡度较大的内侧弯道处。上述位置高发层间剪切病害的原因为,沥青路面层间处治能力不足,也就是说沥青层在粘结性能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当行驶车辆向路面施加水平力或垂直力时,沥青路面层间剪应力加大,最终出现道路变形。因层间剪切产生的破坏有推移、拥包等。
1.2路面分层问题
        该病害就是指路面各面层出现分离现象或层间完全失去粘结力。出现该情况的助推因素有:施工现场存在交叉作业,施工人员未注意沥青层的清洁保护,使其遭受污染,又或者人员为在层间喷涂粘层油;由于分层施工,各层间存在较大的压实度,进而在分层处出现薄弱层,当有水渗入时,该层最先受到破坏,各层粘结性自然下降。
1.3基层损坏问题
        出现该问题是因为路面中的半刚性基层材料较常出现损坏情况,而一旦该材料质量得不到保障,在雨水天气,水分进入破坏层,基层粘性性能下降,面层底部脱空,待外界施加的弯拉应力查过基层面板的最大载荷时,路面性能受损,需要加以维修。
2沥青路面层间处治技术中较常应用的材料
2.1黏层材料
        理清路面层间处治中,粘层油内混有沥青,沥青质量关乎粘层油的整体性能。由于沥青的一大特征是易受温度影响,故而当外界处于高温天气时,沥青内部性能发生改变,即粘性下降。对此,工艺人员需改变沥青这种特性,选择加入改性剂的方式增大路面层间粘结度。或乳化剂也可增强层间粘结性,该试剂适合应用在路面各层产生轻微裂化的情况下,乳化剂作用下,会使层间产生沥青膜,从而确保后续作业的顺利开展,增强路面的稳定性。
2.2透层材料
        由于沥青路面是层状结构,各层施工应用的材料存在差异。这里所说的透层材料对于路面的整体质量意义重大。透层油渗透性强,密度大,人员应参照道路规范标准,合理设定渗透深度,一般将该值设为(9±3)m。透层油主要是采取在沥青中加入煤油的方法制作而成,故而该材料也具有煤油的特性。即不易挥发,这导致路面层间的粘结度较弱。在本工程中,为规避粘结度不足的情况,使用改性乳化沥青,力求克服层间粘结度弱的问题。但在使用乳化沥青时,应注重符合时间规定,控制好乳化速度,改善结构层粘结度。
2.3封层材料
        在沥青路面的基层与面层间,存在下封层,作用显著,这要求人员利用该层科学连接基层与面层,增强抗渗性和抗载荷能力。而下封层主要由稀浆制成。
3沥青路面施工中层间处治技术内容概述
3.1透层施工技术
        在开展该项作业时,为加强透层的伸入性,待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作业结束后的12小时中,完毕透层作业,且渗透固结必须在面层铺筑开始前结束。

该项目施工期间,禁止车辆通行。若该项目跨越冬季,则要求人员在面层作业前喷洒透层油。
        再者,工程人员要注意清理基层表面,使透层油高效渗入基层中,加强基层同下封层的粘结效果。针对透层沥青的洒布作业,施工团队要安排专车完成,以智能控制洒布量,加强喷洒均匀性,维持洒布材料温度。洒布车一般从中央分隔带一侧起开始洒布,调头后再洒布相邻一侧,尽量做到不重叠、不漏白。对于车辆无法洒布的位置,可选择人工完成。当出现洒布流淌情况时,工作人员应快速清理,以维持洒布的均匀性。
3.2封层施工技术
        透层作业完成且无油膜时,质检人员审查合格后,即可进入下封层作业。该层的沥青喷洒工作交由专门的洒布车完成,具体喷洒量视车辆实际试洒而定。沥青洒布车工作一定时间后,即可开始洒布石料,石料具体用量视试验路而定。这里规定石料覆盖范围在50%左右,部分难以用车辆喷洒部位,选择人工方式完成,防止骨料重叠,并将集料洒布在改性沥青上,厚度为5-10mm,注重均匀性。总结起来,该项作业重点事项为:
        作业人员注意清洁基层表面,例如清扫、气吹和水冲,让基层的顶面集料颗粒适当暴露出来。喷洒热沥青和集料洒布时,必须做到均匀适量,且覆盖面积为50%,发挥出下封层作用在混凝土层和基层的粘结作用。规避泛油的情况;在铺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前,应将浮动的集料扫除,下封层对下面层施工富余度不宜过高(一般比下面层施工提前2d的工作量),加大对下封层的保护;待集料洒布结束,利用轻型轮胎压路机作用在下封层,切不能压碎集料,若集料黏在压路机轮胎上,可在缺位处补齐集料。
3.3粘层施工技术
        实施该项施工技术时,要选择智能沥青洒布车参建作业,以科学控制洒布量和温度,加强喷洒均匀性。洒布车一般从中央分隔带一侧开始洒布,调头后再洒布相邻一侧,两次洒布宽度要求重叠10-15cm,尽量不重叠、不漏白。在路缘石、雨水进水口、检查井等局部,应用刷子人工涂刷。总结起来,该作业重点内容有:
        沥青洒布保持均匀适量;及时清理工作面,用水冲刷后,需等到水分蒸发完全方可洒布沥青;粘层油的喷洒状态为雾状,不可堆积。对于洒布不足处,应开展补洒,过量则刮掉;粘层油洒布结束,禁止无关车辆、人的通行;气温低于10°C或下雨时,不得浇洒粘层沥青;粘层沥青宜在当天洒布,待乳液破乳、水分蒸发后,铺筑上层沥青层。
4结语
        沥青路面工程中,务必做好层间处治技术的管理施工作业。熟练掌握各层沥青、粘层油的喷洒工作,以加强路面层间粘结度,维持整体路面结构稳定性,增大载荷能力,进而维护交通运输业的顺利发展,增大公路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周世虎.沥青路面层间处治关键施工技术初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07)
[2]张德明.浅谈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层间处理技术[J].科学与财富,2019(24).
[3]张治国.沥青路面层间处治技术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3).62-64.
[4]刘潇毅.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层间处治技术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8,25(8).90-91.
[5]王小伟.沥青路面层间处治技术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2).166-167,188.
[6]谢晓如,邹辉杰,袁峰,等.浅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层间处治技术要点[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1).82-83.
[7]薛飞.沥青路面层间处治措施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12).103-104.
[8]腾洪.沥青路面层间处治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中旬刊),2019,(12).63-64.

[9]陈流利.沥青路面层间处治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下旬刊),2019,(8).42-43.
基金项目:2019年重庆交通职业学院科学技术类项目,项目名称:沥青混合料薄面铺装的水稳定性研究及应用分析,编号:CJKJ2019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