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炎
天津兴旺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021
摘要:随着钢结构工程的不断增多,钢结构焊接作业也受到了重视,为了避免在钢结构焊接作业中出现安全问题,则需要充分的了解到焊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制定出可行性比较强的安全防控措施,以此确保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使得钢结构极施工可以顺利开展。
关键词:钢结构;焊接施工;安全隐患;防控措施
一、钢结构焊接施工中的安全隐患
(一)高空坠落隐患
高空作业指的是距离地面作业2米以上的位置开展施工作业。高空作业出现坠落的原因种类比较多,包括:脚手架板稳定性不足、施工人员未按照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具、登高的梯子出现问题、高温环境下导致的施工人身体不适、施工人员带病作业、施工人员操作中发生踏空、滑倒的情况等。这些情况大多都是由于人为的原因导致的,在进行高空焊接作业前没有做好充足的安全防护,同时一些焊接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也比较差,这就形成了在高空作业中的安全隐患出现。目前,我国焊接高空作业具有明确的规定,进行高空焊接作业必须式具有资质的专业焊工,同时需要安装规定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具,但是在实际的工程中,还是存在一些没有资质的、不是专业焊工的人员进行焊接高空作业,并且没有依照规定做好全面的安全防护措施,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操作不当等原因,发生的高空坠落事故还是比较多的,这对于高空作业人员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危害。
(二)火灾及爆炸隐患
1在实施高空的焊接和切割中,由于施工人员没有妥善处理好焊条头,同时没有做好隔离防护措施,进而导致出现火灾或爆炸出现。
2在进行钢结构的焊接作业中,以此为中心10米的范围内存在易燃易爆炸的物品,当进行钢结构构的焊接和切割的时候,出现的焊渣飞星所导致火灾、爆炸的出现。
3在开展钢构焊接作业中,没有按照规定和制度使用气瓶,包括气瓶的运输、存储和使用,未按标准的操作规范应用,进而使得安全事故出现。
(三)触电隐患
在钢结构焊接工作中,需要通电并运用焊接工具来完成。在进行焊条型号、直径的更换时,还需要依据施工现场的情况来进行输出电流的调整,因此实施焊接作业的人员需要对电极和极板进行操作,一般情况下,施工现场的焊接机的供电电源为220V或者是380V。在操作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如果没有按照规定来进行作业,包括:未佩戴安全防护用具、电气安全保护装置不合格等,这些情况的出现均可能会导致出现触电情况的发生。假如建筑工程施工的环境比较潮湿,那么出现触电的可能性则更大。一般情况下,焊接作业会在露天的环境下进行,施工人员在使用焊机需要控制好时间,一旦时间过长,则会导致电线过热并出现绝缘老化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极易发生触电事故。如:某钢结构焊接施工中,由于焊接所在环境潮湿、空气温度高,施工人员出汗导致的衣服潮湿,使得在进行焊条更换的时候,触碰到了钳口,进而出现了触电痉挛的情况。此安全事故的出现是由于在进行钢结构焊接作业中,施工的环境温度过高,施工人员出汗,降低了人体的电阻,加大的通过人体的电流,进而出现了触电的情况。造成事故出现的原因在于:焊机的空载电压比规定的安全电压要高,并且在事故发酥的时候,现场的安全人员未及时的发现并采取抢救措施,因而造成焊接人员生命的丧失。
(四)中毒隐患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焊接作业中,出现中毒情况发生在一些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主要是因为,钢结构的表层可能会涂有一些物质,这些物质在高温的作用下,会形成有害的气体,这些气体被挥发到空气中,如果钢结构焊接施工的环境相对封闭、狭小,那么在焊接中释放出的有毒气体没有办法及时的排出,就会被施工人员吸入,当施工人员吸入的有害气体量过大,则会出现严重的中毒情况。
二、钢结构焊接施工的安全防控措施
(一)高空坠落的安全防护措施
1在高空作业的时候,需要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监管和防护查巡,时刻监督和检查高空焊接作业的进展情况。同时实施高空焊接作业的人员需要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带、安全帽、安全手套等。
2参与到高空钢结构焊接作业的人员必须是身体健康的人员,需要定期参加健康检查,确保进行高空焊接作业的状态是良好的,如果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下,禁止进行高空焊接作业。
3在开始高空焊接作业前,焊接人员和安全人员均需要检查焊接周边环境是不是存在安全隐患,并做好安全网的设置,更换下的焊条,需要进行妥善的处理,不可以随意的将其丢弃,确保焊接位置下方没有易燃易爆物品等,如果存在,需要尽快将其转移到安全的位置,确保周边环境安全的情况下,再开展高空焊接作业。
(二)触电的安全防控措施
1在正式开始焊接工作前,需要做好就安全和技术交底工作,在施工中严格的按照安全技术交底和规章制度要求进行操作,并且施工企业需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
2在进行焊接作业中,施工人员必须要具备专业的资质,掌握专业的技术和知识,并且接受过正规的焊接培训和训练,如果没有资质的人员是不可以进行此项作业的。
3对焊接人员开展定期的安全用电培训,提高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在焊工正式进入现场进行作业前,需要做好专项入场培训,包括对施工的环境分析、焊接技术的应用、安全防护措施等,并通过安全防护的安全考核后才可以正式的进入工作。
4在焊接工作中,需要焊接人员具有充足的焊接知识,对焊接过程中出现的突发问题具备临时应对能力,在焊接中,更换焊条作业时,需要确保施工人员的手部干燥,并佩戴绝缘手套,绝缘鞋,所穿戴的工作服都也必须是帆布材料。如果施工现场过于潮湿,那么则需要在绝缘片或者是干燥的木板上进行操作。
(三)中毒的安全防控措施
1在进行焊接作业的场所,如果之前存储过有毒的物质或者气体,那么则需要在进行作业前,将和其联通的全部工艺设备切断,并且进行深度的清洗或置换,按照规定办理作业许可证。怀疑有毒的物质,应通过取样进行分析后,确保其无害后方可以进行施工作业。
2通常情况下,对施工的空气环境,每4个小时进行一次分析,如果条件出现变化,则需要重新进行取样,为了避免出现中毒的意外,还应配置适量的空气呼吸器。
(四)火灾及爆炸的安全防控措施
1在进行钢结构焊接工作前,需要做好各项准备,包括检查焊接场地周边是不是存在易燃易爆的物品,特别是焊接作业点的周边是不是存在油罐,如果有油罐则需要建立防火墙,需要进行高空焊接作业,则需要在高空焊接位置的下方,设置石棉板或者是铁板进行隔离,避免焊接中火星的飞溅和坠落。
2如果进行钢结构焊接的环境存在易燃易爆炸的物品,则需要在焊接作业开始前,到有关单位进行资格的审查或审核,审核通过后,办理了用火许可证才可以进行钢结构的焊接作业。
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钢结构在建筑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钢结构施工中,焊接属于比较关键的施工环节,此环节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而,需要选择合理的焊接方式,以此来避免出现安全事故。钢结构建造的一般流程是:将各种钢结构件提前在加工厂进行预制,再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在加工厂内,按照建筑、结构设计,对钢结构施工图进行深化设计,并按照深化设计图纸制作钢结构件,进行预拼装、验收合格后,将钢结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根据施工图进行拼装和吊装,使其形成钢结构的主体结构。在拼装的过程中需要对每一个钢构件进行测量、调整和临时固定,根据设计要求对其进行焊接作业。
参考文献
[1]基于钢结构焊接中的常见问题及防控措施探讨[J].张中先.??陕西建筑.?2020(08)
[2]关于钢结构焊接问题与措施分析[J].李建伟.??山东工业技术.?2020(07)
[3]钢结构焊接工艺中质量控制检验应用研究[J]. 王文栋. 轻工科技. 2020(01)
[4]钢结构焊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探究[J]. 宋玉才. 中国金属通报. 2019(11)
[5]分析钢结构焊接技术及其质量管理[J]. 李石峰,占长志.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