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嘉琪
广州自来水有限公司 510000
摘要:水,是人们生命的源泉,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各大工厂也在迅速地崛起,废水、废气的大量排放导致了我国大量河流都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地下水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地破坏,导致了我国大量的水资源流失,同时也成了社会上关注的重点话题,“生态可持续发展”也成了新时代深入人心的观念,人们对废弃物的回收与利用与之前相比做得更好。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础,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对水资源的利用对社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重要影响。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自来水厂给排水工艺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探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自来水厂;给排水工艺技术;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提升,我国对水进行净化的技术越来越高,减少水的浪费,提升了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在传统的净水过程中对排水工艺采取一些措施,对水处理进行改良,不断提升对水处理再回收利用的质量,促进饮用水的安全性。外,也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加强对生态的保护,对没有污染的河流给予保护,不断加强对地表水的保护,提升环境保护意识,促进自然和谐发展。
1、自来水厂净水处理工艺意义
自来水厂作为城市生活供水的重要基地,能有效去除源水中的各种杂质,将其转换为健康的生活用水,保证居民用水及时、放心,因此其净水处理能力的增强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日常用水安全。当前,水源污染问题十分严重,自来水厂净水处理压力倍增。尤其是城市化建设中,工业生产废水排放、生活垃圾处理等不够科学,这些都加剧了水污染。水源污染范围扩大要求净水处理工艺进一步优化,以更好地改善水源污染情况。加上城市用水水质要求标准的提高,因此必须积极进行净水处理工艺创新升级,全面处理水污染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自来水质量提高。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与净水处理技术的不断探索,自来水厂可加大对净水处理工艺的研究力度,进一步对悬浮物以及各种杂质的处理进行优化,提高水源污染处理的重视程度,有效改善水源有机污染,积极将传统双阀滤池升级为V型滤池,从而提高自来水处理效率,保障水质安全。
2、水处理膜技术不足
虽然我国水处理膜技术取得一定成就,但和世界领先水平仍旧存在一定差距,在水处理膜的生产规模和种类等方面,国外大型高端膜企业更具优势。细化来说,我国水处理膜技术的不足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我国水处理工程中污水废水水质复杂,膜企业提供的水处理膜针对性较强,适用性不足,且使用效果不稳定,膜使用寿命短,长期使用后,处理效果降低,加大水处理成本;另一方面,污水与废水中的微生物及颗粒物会对膜造成堵塞,引发膜污染现象,加大膜对清理的需求,降低膜的处理效果。
3、自来水厂给排水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
3.1拓展水处理膜的应用
水处理膜生产及性能优化的目的在于提升水处理效果,拓展水处理膜的应用是未来的发展重点,膜生产企业及研发机构需提升水处理膜的实践效益,针对不同的水处理场景,研发适用的水处理膜,提升水处理水平。比如,针对水处理中的盐和重金属杂质,可研发微滤膜;针对水处理中的酸性/碱性液体,可研发耐高浓度酸碱的生物膜;针对高温水处理,可研发耐高温的生物膜;针对水处理中的有机物杂质,可研发超滤膜;针对含油废水的处理,可研发反渗透膜等。同时,水处理人员可配合应用多种水处理膜,将生物法与膜法配合使用,整合水处理膜的性能,增强水处理效果,降低膜法水处理的能源损耗,实现水处理中的资源最大化利用。
3.2预氧化处理
自来水厂净水处理中,预氧化处理是常用的处理方式之一。预氧化处理是对传统净水处理的升级,首先通过氧化剂将水中的无机颗粒表面破坏,打破有机物的防护后,无机颗粒稳定性受到影响出现波动,最后得到有效处理。预氧化处理中,最早的氧化剂为氯,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会产生氯化副产物,因此应用上存在局限性。随后引入高锰酸钾,将其投入受污染水源中。实验研究发现,高锰酸钾能够有效处理污染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去除氯化处理中的副产物,助凝效果非常好,还具有除臭等作用,能提高水源净化处理能力,降低多环芳烃等的含量。作为强氧化剂类型,高锰酸钾预氧化处理,特别是对低温低浊的水源,除污染作用显著。使用高锰酸钾作为预氧化处理手段,能在很大程度上将腐殖质成的气味以及颜色变化消除,并还原锰,整体而言净水、处理效果强于氯化剂。
3.3光催化复合氧化深度水处理
光催化复合氧化技术是一种新型高级氧化技术,它将传统的光催化氧化技术,臭氧氧化技术和真空紫外氧化技术三者结合到一起,这种技术提高了难降解的有机物矿化效率,并且对设备的处理效率有所提高。近年来,在难处理有机物处理领域中,光催化反应器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单一的光催化体系对有机物的氧化非常有限,运行过程中的能量消耗较高,速率较低,因此光催化技术与其他先进的氧化技术相结合,可以处理难处理的有机物。我们所研发的光催化复合氧化技术,当臭氧氧化技术和其他两者协同作用时,可以产生很好的矿化效果,光催化氧化技术和真空紫外氧化技术可以将苯酚转化成为粉红色的苯醌等中间产物,但是单纯的光催化氧化技术和真空紫外氧化技术很难将中间产物去除,进一步研究发现,往溶液中通入臭氧可以使中间产物矿化。利用紫外线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臭氧,并将生成的臭氧传递到在反应系统中,它与水中的污染物直接氧化,由于O3具有很强的亲电特性,可以快速捕获光催化产生的光生电子,有利于光生电子与光生空穴的分离,提高了光催化反应的效率。
3.4饮用水水质标准发展趋势
目前,国际上具有权威性、代表性的饮用水水质标准主要有3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饮用水水质准则》、欧盟(EC)的《饮用水水质指令》和美国环保局(USEPA)的《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它们是我国制订水质标准的主要基础和重要参考。在以上的水质标准的修订过程中,不难发现国际饮用水水质标准有如下的发展趋势:重视消毒剂及其副产物、新兴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重视微生物指标;指标的规定趋向全面严格,指标数量大幅增加,指标限值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饮用水水源污染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各类新型污染物不断检出,参考国际饮用水标准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适应性进行评估,可能会新增一些新兴污染物类和具有高致病性的病毒等微生物;对累积性有毒物质指标也可能进一步严格要求。
结束语
立足于原水水质分析,提供稳定优质自来水,降低管网水质安全,改善自来水口感,普遍实现直饮,与城市供水国际水平接轨的设计角度,满足人民群众对供水由安全走向健康的需求,通过工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的阐述。
参考文献
[1]蒋祥海.自来水厂给排水工艺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门窗,2019(24):294.
[2]容振辉.自来水厂给水工艺技术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8(15):138-139.
[3]刘诚昊,杨冰楠.自来水厂中的给排水工艺技术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8(05):212.
[4]芦萍.浅谈给排水专业节能[J].科技创业家,2018(11):20.
[5]赵玲萍,邵敏.城市中水系统纳入给排水系统综合规划的优化研究[J].节水灌溉,2018(02):26-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