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29期   作者:章剑
[导读] 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城市的四周,为了保证项目质量
        章剑
        身份证:42122219880601****
        摘要: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城市的四周,为了保证项目质量,一定要按照施工工艺的顺序保证施工质量,做好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模板施工、钢筋施工和混凝土施工,这样可以保证框架构件和剪力墙的质量,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在具体的施工中,为了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水平,要对钢筋、模板和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优化,进一步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技术分析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当前广泛应用的结构形式,其施工过程主要包含钢筋工程、模板工程和混凝土工程,这三个分部工程的质量控制直接影响了建筑整体的质量。为了控制好整体的施工质量,一定要熟悉这三个分部工程的施工重、难点,在施工中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分部工程的质量,从而保证主体结构的质量。这样才能提升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从而促进建筑行业进一步的发展。
一、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特点
        1.1钢筋工程施工特点
        钢筋材料的质量不达标,存在少部分钢筋材料的焊条规格或型号不符合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的要求,极易给整个建筑工程带来安全隐患。钢筋的箍筋部件的尺寸与框架结构施工要求存在不符合的情况,直接影响到框架结构的钢筋施工,致使后续工作无法进行。另外,钢筋除了直接当作施工材料来使用,还能够在合理的设计
加工后作为板扎、钢筋垫块等半成品,常被应用于框架结构施工中的施工材料。但在实际使用时应重点检查准备的成品钢筋材料的质量等规格是否到达施工标准。还应对钢筋垫块施工是否结实稳固进行重点检查,针对钢筋施工细节性问题,应加强检查及管控。若是钢筋施工材料出现自身性质无法满足实际施工要求的情况,或是没有将钢筋垫块进行有效加固,都会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对建筑框架结构施工带来较大程度的不利影响。
        1.2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特点
        框架剪力墙结构使用钢筋混凝土墙板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比框架结构能承担各类荷载引起的内力,并且能够有效控制结构的水平力。框架剪力墙结构最大的特点就是承重部分和围护部分有明确的分工,钢筋混凝土能承担竖向和水平方向的力,水平荷载主要由剪力墙承受,竖向荷载主要由框架承担。通过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力学性能测试得出,该结构有很好的水平承载力和抗压、抗弯能力。当受到外部挤压时,发生的位移不显著,所以该结构在受到外部挤压时,结构内部同时也有很大的水平力。该结构的刚度更大,空间整体性好,房间内梁柱不外露,方便使用。
二、工程框架结构技术问题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中的钢筋工程施工也会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焊条的使用与设计时的规格不同,会直接影响建筑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不注重焊条的检查,在接头处出现偏心弯折的问题也会影响整体建筑的稳定。此外,在针对箍筋的尺寸设计也应当满足实际建筑的需求。在钢筋加工完成之后还需要提高绑扎的质量,保护成品,严格要求钢筋工程中的各个环节,以此来确保钢筋的稳定性。此外,在钢筋材料的采购过程中,如果钢筋材料采购的工作人员对钢筋材料没有做好质量的检测,使得实际施工过程中的钢筋质量不一、杂牌众多,严重影响施工的质量。钢筋完成之后的焊接工作,由于许多焊接施工人员专业技术不足,导致焊接部位经常出现移位问题,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钢筋本身存在易氧化性质,在环境中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钢筋工程的养护工作也是建设中的重点。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如果对施工材料的尺寸把握不足,与实际设计存在偏差,也会影响框架结构的施工过程。


三、建筑工程框架结构主体工程施工技术优化改进对策
        3.1剪力墙结构主体工程施工技术优化改进对策
        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优化改进由于在工程开展阶段大多数处于夏天,温度较高,如果不进行有效一定的措施就会导致混凝土的土层开裂。所以进行适当的防范措施能够减少混凝土施工后的开裂问题,一般来讲,改善混凝土的配制比,以及提升原材料的整体质量,加入融合减水剂,且控制好水泥在混凝土中的比重,能够较为有效地减少框架剪刀墙的开裂和缝隙问题,并禁止掺杂任何膨胀剂,避免可能出现的裂缝情况的出现。并在施工的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的工程标准,并使用混凝土的泵送技术,对于墙体的施工要按照整体分层法进行,控制好分层厚度。且在后期的养护阶段,也要这对混凝土的具体特性进行防护措施的有效运用,如可以在其表面覆盖一层防护装置,并定期进行洒水养护,使缝隙以及开裂的现象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3.2模板施工技术的控制
        模板轴线放线后,要进行技术复审,确定准确后方可进行支模,要根据后续混凝土施工的情况,使模板与之相适应,保证模板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针对墙模、柱模、梁模、楼板模不同的模板,安装和拆卸的技术要点不同。但在施工之前,必须做好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材料和设备进场、办理隐检手续等,严格按照施工技术的工艺流程进行操作。模板的尺寸要定期进行检查,对于尺寸异常的要及时校准框架剪力墙施工完成后的养护多数框架剪力墙结构出现质量问题,都是因为施工完成后养护不到位,不仅达不到施工要求,反而会增加额外的施
工成本,因此,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必要的后期养护工作。可以利用塑料布、养护剂等对混凝土表面覆盖并适量进行浇水,保证混凝土在一段时间内处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中。且该项工作要在浇筑完成后的12h内进行,浇水程度以保持混凝土湿润为准,并且针对不同的混凝土成分,其浇水养护工作持续时间也有差异。模板工程中还有一种施工技术即模板结构拆除技术。在拆除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拆除顺序应当按应力顺序的反向进行。针对支架模板,需要先拆除重力小的部分,再拆除重力大的部分。针对方木模版,需要先拆除支撑部分。在全部拆除完之后,需要及时处理这些材料,防止影响后续的施工。
        3.3施工结构设计复杂的技术控制
        为了满足建筑工程项目灵活的空间要求,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地下结构和地上结构的设计是有所不同的,这就导致这种结构形式的设计非常复杂,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平面布置图、结构图和配筋图才能确定每一层的框架柱和剪力墙的钢筋构造和尺寸,这也增加了施工的难度。有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及时发现截面变换或者钢筋型号变换,导致剪力墙施工错误,配筋过小等
,导致后期的建筑空间不能满足要求,这样会给建筑工程项目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整体的安全性。因此,应当确保施工设计的合理性,提高施工质量。在框架结构施工的过程中,注重混凝土施工、钢筋施工、模板施工的技术要点,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从而确保整体建筑的强度以及稳定度。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处理,避免存在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董庆.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7):43-44
[2]王磊.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重点分析[J].智能城市,
2019,5(13):179-180
[3]曹钉.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风,2020
(12):125.
[4]王华华.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砖瓦,2020
[5]:155-156[6]郑国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的混凝土检测技术[J].砖瓦,2020(08):102-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