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科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19期   作者:孔庆国
[导读] 小学阶段科学知识是一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学科

        孔庆国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华丰镇爵山小学 271413
        
        摘要:小学阶段科学知识是一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在对待身边的事物或自然现象时,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提出问题,并且运用课堂上所学习的科学知识进行实验验证,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要引导学生领略科学知识与身边事物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体验科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能力;培养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教学标准的不断改革,要求在科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书本知识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科学是小学阶段学生所需要掌握的一门基础学科,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需要从学生所学习的课程内容出发,引导学生掌握教材中所呈现出的结构,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科学实验器材和生活中涉及的材料,进行科学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探究学习能力,让学生养成自觉主动进行科学知识学习的习惯,这不仅是教师在课堂上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
        一、精心设计课程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进行科学知识学习的主导者,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向。但是教师不能单纯的依靠教材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要让学生结合课堂知识学习,通过实践探究。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以此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在课堂知识教学之前,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观察,然后引导借助教材中呈现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并且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究出实验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内容的总结,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水平。例如:教师在对学生教学“热对物质状态的影响”时,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并遇热变成水,水遇热变成蒸汽的视频资料,通过这些观察能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区分,对于不同种类的现象进行区分,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科学知识学习的印象。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够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科学知识的深入探究。
        二、营造课堂教学情境,满足学生求知欲望

        要想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提问的方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学会从困惑中掌握新的知识,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学习习惯。科学教师要注重为学生营造问题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通过问题进行科学知识的探究活动。同时教师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也能够解决科学知识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之前要深入的挖掘学生所学习的教材内容,真正的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学生的眼光为学生设计探究学习情境。例如:教师在对学生教学“昼夜交替”时,为了激发学生进行科学知识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和实际生活对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会出现昼夜交替的情况,大家知道昼夜交替和什么因素有关吗?通过教师对学生提问,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学习欲望,进而教师可以借助手电筒的方式进行地球模型的照射,让学生观察到正是因为地球的自转才呈现出昼夜交替的现象。


        三、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科学探究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现象都与科学知识有着密切关系,要想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实际生活,通过引入各种各样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安排学生对于生活日常现象进行分析,鼓励学生利用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促使学生的科学知识学习效果得到有效发展。因此教师需要用敏锐的眼光发现,科学知识与我们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的关系。让学生通过生活实际,进行科学知识的探究学习。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食物中的营养”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事先准备一些工具,比如说米汤、白纸、水和棉签,然后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展示,如何通过我们准备的学习工具,对一张无字天书进行阅读?让学生分析如何在一张白纸上看到文字,利用棉签进行沾涂,从而让学生看到白纸上的文字。通过让学生进行实践动手操作的方法,能够激发起学生进行科学知识探究学习的欲望,引导学生对于所学习的科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学习。
        四、注重科学实验操作,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小学阶段学生要想学好科学知识,必须要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探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观察是学生了解和认识某一事物的基础,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学习能力,更是科学知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只有认真通过认真观察,才能够直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才能够结合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学习。学生在观察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笔记并且进行相应的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学习能力。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实验探究是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学习的基础,一个完整的实验包括设计、操作、记录和总结,教师应该通过每一个环节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比如:在学习“折纸飞机”时,教师可以首先结合飞行员的故事给学生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学生准备的折叠纸信行,逐步的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实验的观察中,掌握折叠的技巧。通过这样完整的观察和实验过程,既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满足感,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五、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直观呈现科学知识

        要想学好小学阶段科学知识,需要学生用心进行观察,有的观察时间比较短,有的观察却需要很长时间,单纯的依靠课堂教学是很难完成的,那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把平时学生没办法见的事物直观呈现出来。这样既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好奇心,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课本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通过播放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可以进行仔细的观察学习,了解整个实验的现象的变化,这样能够更好的揭示事物之间的规律,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一定时间之内完成实验学习任务。例如:在科学知识中有一部分是涉及到古代的珍禽异兽的相关内容,这些知识学生在生活中很难见到。这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进行直观的呈现,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进行观察学习,加深学生对于古代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主动性。因此在小学科学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对学生展开知识的教学。
        结语: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作为科学知识探究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知识探究学习中,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知识学习的个性。作为科学教师应该把学生作为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明白只有把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运用到大自然中,才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见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潜能,达到科学知识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木尼拉.小学科学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研究[J].读与写,2020,17(26):209.
        [2]张艳娜.浅谈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自主探究能力[J].考试周刊,2020,(64):15-16.
        [3]时以亮.小学科学提升学生探究能力之思[J].新课程,2020,(9):170.
        [4]王晓凌.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7):1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