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结合趣味多文本解读效果好——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19期   作者:任晶晶
[导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变化,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十分广泛

        任晶晶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隆湖扶贫开发区一站学校  753001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变化,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十分广泛,在众多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实践中,思维导图越来越被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锻炼,以及阅读能力的提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思维导图将阅读中心,关键词语,用图画或鲜艳的颜色来表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阅读中心和主题,以及记忆和理解单词句式,又能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强化口语表达能力。不但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思维导图可以刺激学生的感知,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对阅读的理解,对于学生的思考思维能力和自学都有着很好的帮助。本文主要是以思维导图的含义为切入点,进而探讨运用思维导图对教学和学习产生的作用和意义,并提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以阅读前中后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以期实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高效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科教学过程中大量借鉴了很多教学方式,例如合作学习,互动探讨,微课学习等等方式。但对于初中英语而言,阅读是至关重要的。阅读可以考察学生对于单词和句式的理解,从而查漏补缺发现问题,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也能很好的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但英语阅读的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提高的,是一个逐步积累和发展的过程,需要学生长期努力为之奋斗。因此我们可以很好的借助思维导图来进行教学,以图文的形式来将枯燥的阅读理解变得更加形象化和立体化,将知识更加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并将阅读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梳理阐释,通过贯穿和总结来帮助学生梳理内容。从而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体验。
一、思维导图的涵义
        思维导图涵义简言之就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以发散性的思维来进行表达的一种工具,具有立体直观的特点。通过运用图文色彩的方法来将阅读过程的内容和重点表达出来,突出阅读的主题和关键所在。运用图像和色彩的变化来加强对于阅读的理解,或通过一个中心来贯穿各个关节,梳理好其他内容,串联起来并构建起一个全新的表达,供我们来进行思考和总结,实现加强理解和解决问题的目的。在内,阅读中可以很好的突出人物关系和语言表达,对外发散出知识点来帮助阅读。
二、运用思维导图对教学和学习产生的作用与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自我创新和语言积累沉淀
        对于英语阅读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翻译原文,梳理文章大意,从而来教授知识。而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导,学生则可以以此来辅助教师的教学过程,自发的理解和疏导原文,突出重点,加强对单词和句式的理解。这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客观上也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积累。自己挖掘出阅读中所包含的单词和句式变化,更加快乐的接受和掌握语法知识,从而以英语成绩的提高而体现出来。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广泛,包含了语法,单词句型,时态变化等等。对于教师而言,教学任务沉重,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疑问和丧失积极性,失去学习主动性。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改变原先英语教学枯燥乏味的特点,提高和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将平面化的单词和句子变得更加立体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联想,趣味化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三)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思维导图运用图画和色彩的方式降低了学习难度,学生通过思考和总结设计出符合自己学习和阅读的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把握阅读内容,增强阅读体验感和获得感。在此过程中也真正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和学习,这也是一种内化的过程。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感,从而获得最佳的实践体验。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一)阅读前——以图激趣,导入新课
        思维导图在阅读前的过程中有助于科学的导入新课,简言之就是通过重点字词和句型变化来呈现出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和重点,导入新课。教师要结合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快速浏览和阅读即将学习的新课,这也是帮助学生去预习。例如在关于节日的新课中,教师可以在思维导图中将节日所需要的食物,节日来源,确切日期包含其中,在分支上也可以突出重点字词帮助学生理解新课。
(二)阅读中——解读文本,疏通脉络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前的活动,对于新课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把握。因此,在阅读过程中也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重点字词和重点内容来确定和理解文章,对于文章的事实和细节变化来进行阅读,把握文章的结构,解决阅读文本存在的疑点难点。从而实现精细阅读和寻读,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疏通阅读脉络,强化学生对于阅读的理解。
(三)阅读后——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对于阅读后的要求,主要是强化学生对于阅读的理解和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重点突出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而运用思维导图则打破了之前阅读后对于文章复述的表层理解,重点突出拓展延伸和学以致用。让学生专注在文章的核心和重点,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改革和新课标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初中英语学科的改革和发展十分迅速。思维导图有着直观性和生动性的特点,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提高和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在兴趣和信心的驱动下进行阅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提高对阅读教学和思维导图的认识,在教学中不断寻求和探索更加适合学生的思维导图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参考文献:
[1]宋玮.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复习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28):213. DOI:10.3969/j.issn.2095-4743.2018.28.201.
[2]朱晓慧.浅谈运用"思维导图"训练初中英语阅读理解微技能[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9):644.
[3]马瑞芳.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究[J].读写算,2019,(6):90.
[4]庄秀秀.巧用导图,激活思维——论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巧妙运用[J].新课程·中学,2016,(3):11-12. DOI:10.3969/j.issn.1673-2162(d).2017.03.006.
[5]伏莹.新课标下思维导图在农村初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研究——以图们市长安中学为例[D].吉林:延边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