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团队精神在小学校园足球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价值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19期   作者: 陈立 毛善刚
[导读] :足球,是一项集体运动,各队员必须分工明确、协调配合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陈立   毛善刚                        
        沭阳县悦来中心小学  江苏省宿迁市         223600
         
        摘要:足球,是一项集体运动,各队员必须分工明确、协调配合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足球,又是每个人的足球,切实加强自身球技,避免“短板效应”,竭力奋进,为团队荣誉而战。小学足球队团队精神建设不仅是队员自己的事情,也需要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个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共促团队意识、团队行为、团队精神的纵深发展,也为学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锦上添花。

        关键词:小学  校园足球  团队精神
        
        2002年韩日世界杯,中国国家队通过预选赛首次进军世界杯,给国人带来无比的骄傲和感动。然而,在随后与哥斯达黎加、巴西、土耳其的对阵中,却分别以0比2、0比4、0比3的战绩给国人当头棒喝!中国足球为什么一直冲不出亚洲?国人对此经过无数次的思考和讨论,估计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和解决办法。除了体制问题外,我想在足球赛场上“团队精神”尤为重要。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足球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批示,指出“足球要从娃娃抓起”。2015年3月,《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发布。在这个基础上,教育部党组进一步明确了牵头“校园足球”工作的总体要求:“校园足球”工作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亲自部署下推进的,是提高中国足球普及程度和竞技水平的基础工程、实现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育人工程、推进学校体育综合改革的探路工程。只有充分发挥“校园足球”独特优势、培养足球运动员“团队精神”,才能为我国足球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坚定的基础。
         一、深挖小学“校园足球”团队意识
        团队,是为了完成既定目标,强调相互协作的个人同时又强调集体责任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它区别于松散的群体。结合“校园足球”的游戏开发,通过游戏后与队员的随心访谈,了解队员的心理状态,唤醒他们的团队意识。
序号    游戏名称    游戏后访谈记录
1    十人“之字形”传球    问:在比赛过程中,队友的言语会对你产生影响吗?
答:会的,激励的话会是我更加努力。倘若因小失误让团队没能取得较好的名次,被队友责备时,我会很难过。
问:当队长进行策略布置时,你愿意听吗?
答:会听。选他做队长,说明他有能力,所以才能胜任。
问:当队长的策略和你的想法相左时,并且你认为你的想法更适合,你还愿意听吗?
答:尽管不愿意,但还是会选择服从。
概念抽离:判断形式——学会服从——形成团队意识  
2    两人三足    问:在游戏过程中,腿绑的松紧会影响前进的速度吗?
答:会,绑的过松会影响前进的一致性,还容易滑脱。过紧,会使腿部不适,影响个人发挥。
问:在游戏过程中怎么样才能做到步调一致?
答:需要有人提议或大家集思广益,确定前进的方法。
问:产生分歧时,会不会不舒服?
答:会,但为了团队胜利,也就无所谓啦。
概念抽离:队伍管理——民主精神——学会舍己奉献
        通过游戏,我们不难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具备团队意识,当他们走到一起,他们就是一个整体,尽管有自己的个性,但为了集体,他们还是愿意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我们活在动中抽离概念,逐层次探求“校园足球”的团队意识,在交流互动、课堂教学、实际操作等环节将意识化作团队行为,不断提炼团队精神。


         二、树立小学“校园足球”团队行为
         (一)强化自身,提高技能
        “打铁还需自身硬”,激活小学“校园足球”团队行为归根结底关键在自身。要求我们不断打磨,提高个人素质。团队行为需要每个人的通力配合,这就要求每个人都要有过硬的本领。只有这样,才能在集体需要你的时候体现人生价值。
        结合理论知识,加强技能练习,在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试行)》和《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等级评定标准(试行)》指引下做好五个等级的对应学习,确保综合得分达到7.5分。
         (二)家庭教育,烘托氛围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粒扣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深深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养成及性格发展。家长应当明确意识到开展足球运动并非是舍本逐末,德智体应当全面发展,单独的智力追求可能会一时觉得优秀,但从长远来看,还是得不偿失。只注重智育才是本末倒置。在“校园足球”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参加足球队的孩子成绩并未下降,反而有较好的提升,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较其他学生更加优异。
        家长应当做好表率,在家庭环境中给予学生团队合作的教育。例如家务的分工,家庭成员分工合作,爸爸择菜、妈妈做饭、孩子刷碗,这就是一种团队合作。当然,孩子的分工要适应孩子的身心灵发展特点。一定要让孩子有团队合作的氛围熏陶,他才会在日后的文化学习、体育训练、社会交际中形成条件反射,真正将团队理念内化在自己的心灵。
         (三)学校教育,拔高能力
        1.优化教学方法。“教育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有必要对传统体育形式进行改革,关注学生的异同点,遵循认识规律,符合教学原则、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中的新理念、新思想,拓展“阳光运动”的功能。
        2.加强队员磨合。“校园足球”团队建设的关键在于队员间的默契配合。首先,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如:前锋以其良好的奔跑能力抢夺先机、中锋灵活接应、后卫精准拦截、守门员英勇护门。用“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来形容最为贴切了。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并且在相互配合、相互理解、相互认同中精诚合作,共取辉煌。
        3.树立队长威信。队长是团队的核心与灵魂。队长与队员之间的联系甚至超过教练,他与队员吃住都在一起,了解队员间的“小秘密”,熟悉每个人的作战风格与能力优势,纵观全局,他可以较为科学、高效地安排团队进攻的策略。即便有的队员不愿意服从,也得服从。在真正对战中容不得半点私心与犹豫,只有拧成一股绳才会有蟾宫折桂的可能。
         三、升华“校园足球”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及自我牺牲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与成就,核心就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应的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有机统一,并保证组织的高效运转。
        “团队精神”是组织文化的一部分,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探索和创新足球“团队精神”方法与途径,有助于提高足球“团队精神”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在足球运动中能够明晰个人行为与集体行为。通过团队意识的思想引领开展科学有效的团队行为,形成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团队精神”。
        不断提升团队认知,增强团队情感,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并通过合适的组织形态将每个人安排至合适的岗位,成为“校园足球”团队建设的应有之意。有了“团队精神”的引领作用,“校园足球”定会有新的精彩,我们也期待中国足球在不远的明天有新的发展际遇,中国足球能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黄山,薛鹏,黄勇.我国“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9(02):66-69
[2]魏东.西安市文景中学足球队团队精神培养研究[C].西安体育学院.2018
        
姓名:陈立  性别:男  民族:汉族  籍贯:江苏沭阳  学历:本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