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设置课堂问题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20期   作者:宋丽莉
[导读]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教育学科,在不同教育阶段及领域都占据重要地位,
        宋丽莉
        莆田市荔城区西洪小学
        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性教育学科,在不同教育阶段及领域都占据重要地位,所以小学语文对于小学教育事业发展也产生了不可代替的影响作用,使得不断打造高效小学语文课堂成为很多语文老师的工作目的及任务。而合理设置课堂问题则能够激发学生探索欲望,使得学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应用新语文知识,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有效性,最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及效率。对此,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设置课堂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问题;重要性;设置措施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使得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及方法的进一步完善,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及教学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很多文献显示,问题教学法是基于新课改产生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及模式,已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应用,即老师根据学生实际及教学需要设置合理性课堂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索欲望,从而打造高效语文课堂,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设置课堂问题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理应得到重视及关注。
1 重要性分析
1.1 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热情
        有趣的问题能够使课堂更加趣味生动,使得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热情;课堂问题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启发性,学生能够在选时间内将注意力集中到语文学习中;创新型问题还能够激发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探索欲望,使得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主动性得到最大化提升,最终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质量及效率[1]。
1.2能够制造更多师生互动和交流的机会
        合理性的问题设置不仅要考虑到教学需要及教学目标要求,还需要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所以在设置课堂问题前需要老师与学生进行沟通及交流,以了解学生学习问题、学习特点及习惯等,从而设置出具有针对性的课堂问题。另外,学生在分析和解决课堂问题时会遇到很多困境,此时就需要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讨,并积极参与学生小组讨论中,以帮助学生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1-2]。不管是问题的设置,还是问题的分析及解决都营造了很多师生互动和交流的机会,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1.3能够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调查发现,绝大数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都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重难点知识的,例如文言文教学中老师会设置“结合作者背景分析文章主旨大意?”等问题,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作者背景了解到文言文所要表达的情感及主旨大意。由此可见合理有效的课堂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突破重难点,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质量及效率[2]。
1.4能够强化学生问题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素养
        因为问题分析及解决过程中学生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及思维逻辑,所以课堂问题能够在强化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的同时,还强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及综合素养等。此外,课堂问题的设置与学生实际及特点相符,故还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化及全面发展。
2设置方法
2.1概括性问题设置方法
        要从课文的整体出发,为学生设计具有概括性问题,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


2.2层次性问题设置方法
        实质上就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问题、特点等设置不同难度的课堂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要,并针对性强化不同层次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可、自主学习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3]。
        例如,在教学《虎门销烟》时,针对基础差的学生设置“虎门销烟属于什么事件?”等难度低的问题;针对基础一般的学生则设置“虎门销烟的主要人物及过程是什么?”等难度一般的问题;针对基础好的学生则设置“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对之后的战争产生什么影响?表达了什么情感?”等难度高的问题。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该篇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还强化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民族精神。
2.3开放性问题设置方法
        开放性问题是课文内容的延伸,故能够完善学生知识体系,并促使学生发挥想象力去分析和解决,从而强化了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及思维能力[4]。例如,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老师可以直接设置“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了那些雷锋行为?我们可以向雷锋叔叔一样吗?做好事需要留名和保留证据吗?”等开放性问题,此时很多学生就会联想到日常生活中“公交车上让座、扶老人过马路”等雷锋行为,我们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老人、孕妇,但因为存在碰瓷、骗子等人群,所以在帮助别人时需要考虑很多问题。通过开放性问题,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还强化了学生的雷锋精神及自我保护意识。
2.4多样性问题设置方法
        首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原则,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及特点设置不同类型的问题,以保证不同个性及特点的学生都能够通过问题分析及解答强化自己的思维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及综合素养;其次,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注意,即在课堂上要刻意针对某问题反问学生[5]。例如在“乌鸦喝水”教学过程中,老师除了设置“乌鸦使用什么方法喝水?”等问题以外,还需要反问学生“实际生活中使用课本上的喝水方式真的能喝到水吗?”此时就有很多学生毫不犹豫的回答“可以”,但当老师播放相关视频后,学生才了解到乌鸦喝水的方法可行度不高,因为水和石头是可以融合的,即石子可以融入到水中且水瓶的体积不变,这意味着乌鸦虽然能喝到水,但能喝到的量不多,很可能一点都喝不到。然后老师又引出该篇课文的意图,即告知人们遇到什么问题都要积极乐观面对,并坚持不懈地想办法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学习乌鸦的坚持不懈、创新及积极乐观的精神。
        
结语
        总之,合理的课堂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探索欲望,还能够启发学生利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及解决能力,同时还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及全面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进一步证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设置课堂问题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因此,上文先简单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设置课堂问题的重要性,然后在该基础上从概括性问题、分层性问题、开放性问题及多样性问题等方面分析了课堂问题设置方法。

参考文献
[1]巩吉宁.小学语文课堂问题式教学法的实施[J].科学咨询,2020,(41):249.
[2]储蔚蔚.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设置有效问题的技巧[J].天津教育(上旬刊),2020,(10):177-178.
[3]刘亚丽.小学语文课堂中问题式教学的应用[J].情感读本,2020,(18):98.
[4]马稚书.问题引领,唤醒思考,学会学习——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社会科学前沿,2020,9(09):1382-1386.
[5]黎忠平.关于生命关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反思及改革策略[J].语文课内外,2020,(17):3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