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20期   作者:罗云章
[导读] 素质教育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有效贯穿,
        罗云章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陵江镇回水小学校  628400
        摘要:素质教育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有效贯穿,对语文教学改革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养成有着积极意义。但实际上,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教学理念滞后与教学方法单一等,教学效果不尽理想,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有效体现。教师还需加强实践经验总结,在教学方法与模式等方面加强创新,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主体,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字: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策略
引言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语文教师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小,阅历浅,不具备较强的语文学习能力,因此,牢牢把握课程教的的主动权,采用单向式的方式,开展语文教学,并不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导致他们的语文学习积极性被严重消磨,而增强语文教学有效性便成为空谈了。我认为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应注重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情感、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方式三方面,并在此过程中,融入合作教学法、互动教学法以及生活教学法,为学生搭建多样性的语文学习舞台,真正调动他们的语文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获得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增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使用互动教学法,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将教学的重点集中在教学的课程进度上,并运用教师的理解等价于学生理解的教学逻辑,开展语文授课,并不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从而导致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进而严重削弱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针对以上状况,教师可以转变原有的授课观念,真正立足学生的学习状况,并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运用互动的方式,开展教学,调动学生的语文思考积极性,让他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文本知识,并获得语文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授《守株待兔》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互动教学法,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从而在帮助学生梳理本文知识的过程中,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在此,教师简要其中一部分对话内容。教师对学生说:“农夫为什么呆在树桩上?”生一说:“因为他想等兔子再一次撞到树桩上。”教师说道:“后来农夫捡到撞到树桩上的兔子了吗?”生二说:“没有。”教师说:“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何种启发?”生三说:“我们靠自己的劳动获得收获,而不应该坐享其成。”通过运用互动教学的方式,教师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并在此基础上,适时地对他们的思维进行引导,从而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掌握相应语文知识,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热情。


二、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个性特征与学习能力等个体差异,根据学生能力均衡分组,同时做好小组责任分工等工作。向各学习小组下达学习任务,小组成员需先根据学习任务进行独立思考,提出新得学习问题,再进行小组成员间的讨论交流。小组成员在思维碰撞与头脑风暴中得出规律性结论,并提出小组不能解决的新的学习问题。教师选派小组代表分享任务完整情况,总结与评价讨论学习成果,引导班级展开集中问题讨论,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应当以综合性或概述性问题为主,难易程度迎合学生就近发展区,让学生乐于与善于讨论交流得出结论,以此获得更好的激发与激励带动。学习任务应当注重开放性,减少教师思想对学生思维发展的限制,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需要给予适当的管理与方向引导,让学生合作方向正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更利于学生知识体系自主构建与口语表达能力、人际交往等综合能力提升,但应当充分意思到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结合的重要性,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个体发展为主,实现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采用生活教学法,提高学生文本理解力
        生活是情景化的语文,语文是文字化的生活。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生活化的方式授课,引导学生运用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诠释文本中的内容,促进他们文本理解能力的提升。例如,在讲授《母鸡》这篇文章时,教师运用生活化的方式授课,让学生从母鸡的品格中,联想在生活中与母亲的点点滴滴,促进学生对母鸡品格的认知,提升他们的文本理解能力。教师在此,对此部分内容的授课,进行简要介绍。在大部分学生掌握课本内容后,教师提出如下的问题:母鸡的品格与生活中我们的母亲极其类似,你们可以从具体的生活事件中予以证明,并思考文章中母鸡的品格。通过和学生的交流,给教师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小洛的回答。他说:“有一次,我得了感冒。母亲为了更好地照顾我,她一直守护在我身边,并询问我的需要,并给我买了很多好吃的。我从母亲对我的爱中,真正感受到母鸡对于小鸡的爱,也能深刻体会文中的深层内涵。”通过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教师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文本中的情感、思想,促进他们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总之,教无定法,特别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又是灵活的,只有从教材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红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策略[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44.
[2]成秀丽.关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0):153.
[3]叶桂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C]..《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七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1927-19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