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涛
湖南省安化县第二中学
摘要:很多高中生在自主学习历史知识期间存在一定盲目性,自主学习效率相对较低。而在高中历史自主学习环节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将大量历史知识内容整理成系统化的框架,使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知识记忆效果。为充分发挥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自主学习中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结合思维导图的概述,详细探究高中历史自主学习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历史;自主学习;思维导图;应用
一、前言
高中生在历史知识自主学习期间,需要把新旧历史知识建立有序连接,在脑海中构建历史知识网络,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为实现这一目标,可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历史自主学习环节,在这一工具运用下,使冗长、分散的知识点更加系统化、简单化,进而使学生更高效、清晰的进行历史知识学习,深刻理解和感悟历史知识内涵。为了更好的通过思维导图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果,有必要对高中历史自主学习中思维导图的应用进行深入探究。
二、思维导图的概述
所谓思维导图,主要指的是通过一定方法将彼此存在相互关联的知识建立有序连接,以形成逻辑结构知识结构,便于知识掌握,其本质属于一种记录方法。根据有关研究证明,人们面对直观事物,记忆难度会有所下降,如果面对的信息过多,并且在信息处理以及信息了解环节具有较大复杂度,那么人们很容易将事物间的关联弄混[1]。思维导图强调通过梳理与分析不同知识点相互保持的逻辑关系进行关键词的提炼,同时以图的形式呈现知识内容,这样有助于人们更简单与便捷的掌握和理解,有效降低记忆难度[2]。思维导图体现出突出的专业性,在运用中会涉及到多种具体的思维导图类别,不同类别也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划分方法。以知识学习作为划分依据,可将思维导图划分成三种类型:首先是归纳型,在这种思维导图当中,会对知识进行结构化处理,促使知识降低复杂程度,以便于对知识进行记忆和理解,一般在考试复习以及单元复习环节比较适合应用归纳型思维导图;其次是分析型思维导图,这种类型比较强调梳理多种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知识结构,强调解决某一问题,这种类型比较适合新知学习当中,促使学习者更便捷、简单的串联新旧知识;最后是发散型思维导图,在对部分发散性问题进行解决期间,适合应用此类思维导图。
三、高中历史自主学习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1、通过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期
高中历史学习当中,课前预习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课中学习效果。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除了要预习新的知识内容,还要结合新知回顾旧的知识内容,使新旧知识建立有序连接。而很多高中生在课前预习历史新知期间,只是快速浏览下节课要学习的新内容,甚至部分学生在自主预习期间学习新知就如阅读小说一般简单的翻看一遍,整体预期效果不甚理想。而通过思维导图进行历史自主学习,不仅要对下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快速浏览,还要注意在浏览期间使用一定引导物,以快速、准确的从大量信息中获得关键图像或关键词。
这里所讲的关键主要是指记忆的关键,通过相关关键图像或关键词进行刺激,并在此基础上使高中生在对历史新知进行预习期间,可结合相应关键词追寻记忆,并将新旧知识点通过思维导图形式加以表达,这样在知识学习中就会具有更清晰的思路[3]。高中生通过思维导图实现新知预习,要注重将更多知识点延伸出来,建立新旧知识点彼此尽量多的连接。通过知识梳理,还能使学生及时找到自己存在的知识理解漏洞,结合思维导图呈现出来的知识关联,在课堂学习中有侧重点的接受甚至和教师探讨相关知识,成为课堂自主学习的主人。在课前预习中应用思维导图,要主要围绕教师所布置的课前预习任务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比如,在“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这一课的预习环节,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了解这一课的大概内容,同时结合自身理解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而学生通过新知浏览,可将这一课内容分为三个点,分别是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之后围绕这三个点进一步详细列出有关重点事件。通过绘制这一思维导图,学生有了更清晰的学习思路,在课堂听讲环节也能够针对性的听取教师讲解内容,结合教师讲述内容对思维导图进行修改与完善,构建系统化知识体系。
2、通过思维导图整理学习笔记
很多高中生会在历史课堂当中记笔记,虽然学生记的笔记当中涉及到很多重点知识内容,但所记笔记相对分散,自主学习中使用有较多不便。因为高中历史蕴含大量信息,学生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信息非常多,如果学生不能通过正确的方法记忆笔记当中呈现出的重点内容,那么将直接影响到自主学习效果。比如在“辛亥革命”这一知识学习当中,在传统记笔记方式下,大部分学生会通过1、2、3、4...形式罗列同盟会成立、中华民国成立、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等知识点。但该节当中蕴含的知识点内容非常多,若学生只顾着记笔记将直接影响到听课效果。而通过引入思维导图形式进行课堂笔记的记录,学生只需要将辛亥革命当中有关重点内容涉及到的关键词进行提取,之后通过线段、箭头等方式建立不同知识连接,这样学生可以更直观的学习和理解知识内容,且易于记忆和理解。
3、通过思维导图进行课后复习
课后复习是高中生自主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环节,高效的自主复习能使学生深刻内化所学知识,快速记忆知识。高中生在课后复习环节运用思维导图,能使新知和旧知建立有序连接,学生在直观看思维导图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达到知识记忆与掌握目的。比如图1为中国古代史发展线索的思维导图,学生通过整理这一思维导图,能够更加快速、便捷的记忆相关知识。
图1 中国古代史发展线索的思维导图
四、结束语
将思维导图应用到高中历史自主学习环节,能为高中生提供更有力的自主学习工具,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和掌握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有重点的学习和记忆知识,清晰、直观的理解知识。为充分发挥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自主学习当中的重要应用价值,需要高中生注重在课前预习、课中学习笔记整理以及课后复习阶段科学应用思维导图,逐步提升自主学习质量,并培养个人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郭丹婷. 试析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思维导图的运用[J]. 明日, 2019(16):0055-0055.
[2]陈世海. 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学习中的作用,原则及策略[J]. 文渊(高中版), 2019(006):612-612.
[3]朱敏. 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复习教学中的应用[J]. 吉林教育, 2018(014):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