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镇
滨城区玉龙湖小学 山东滨州 2566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进行,小学教育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教学的时候,也更加重视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想要改变教学现状,切实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便必须根据实际的情况和需要将新教学方法引入进来,探索出更多更新颖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掌握。而想要做到这点,便必须详细分析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大家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都是站在自已的立场上来阐明思维与兴趣的重要性。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将会更加完美。随着教学改革的深人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个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教师应吃透教材,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积极地进行教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从心理角度而言,如抓住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起到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
1 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问题分析
1.1 对教材把握不准确
如今,有些小学数学教师缺乏对教材的研究,从而出现教材吃不透、重点抓不住的现象,致使小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理解不深入,运用不灵活。比如老师在教小学生认识物体时,让他们对物体的形状形成笼统认识后,还没有把物体特征讲明白,就要求他们死记硬背地去记忆这些特征,就很容易让学生在理解时感到吃力。
1.2 教学设计内容比较的繁杂
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一节课的时间只有四十分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教授的知识是比较多的,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很多教师都面临的重要问题。有些教师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并没有很好的把握好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而是预设了很多的教学内容,这些教学内容的层次性较差,杂乱无章,这种教学设计本身便不够合理,会让学生学习的时候很难分清楚主次,很难提高数学知识教学的有效性。并且,若是教师课程设计的内容过多,很容易导致课堂教学出现一言堂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也会给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及个性发挥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教师不能预设过多,需要发挥学生主动权,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策略
2.1 正确把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科学合理地把握数学教学内容,提升数学教学水平。因此,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数学,还要将数学这门学科渗透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便于学生可以得到全方位的提高。要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教师就要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然后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改进教学策略。此外,一个人只有知道事情的重要性,才会全心全意地去做好它,学习更应该如此。小学生多数是听话的,一般是教师怎么要求,他们就会认真地完成,这是其他年龄段的学生没有的优势。例如,在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书中,开始接触小数的乘除法。那么在讲课之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述一下学习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和学习态度,这样会使学生在潜意识里向教师要求的方向努力。如果一节课教师只是喋喋不休地讲一些练习题,都不给学生缓冲思考的时间,这就会磨损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所以,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先进行一下思维的指引,后期再教学生做练习题。
2.2 构建开放式学习氛围
小学生有着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如果一味要求他们去完成任务只会引起他们的叛逆心理,反而适得其反。长此以往,将抵制学生的探索欲望,阻碍他们想象力的发展。因而,老师应该构建开放式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勤于动手,乐于动脑,使学生在快乐中完成知识的学习。比如,学到《有余数的除法》一节时,可以在课上玩“大灰狼和小白兔”的游戏。请 9 位同学上台扮演“小白兔”,其他同学扮演“大灰狼”喊出“老狼老狼几点了?”再由老师说出 2 点、3 点等数字,让学生自由结组,通过观察台上的分组情况和剩余人数变化,学生们就很容易列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这样,通过小游戏课堂气氛立刻就活跃起来了,学生也能很快地掌握知识。
2.3 合理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通过情境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更好的学习知识,并且在情境中,教师也能够将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成为比较具体的教学情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得到更好的激发,学习效果也会有明显的提高,这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数学知识体系的形成都非常重要。比如在讲解“方位知识”的时候,学生学习左右的时候,往往会有一定难度,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知识接受规律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进行问路情境的创设,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创设情境,这种情况下,情境的形象性及生动性都会有明显的提高。[5]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不但能够更好的掌握相关的知识,还能够通过知识来进行问题的解决,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学习能力都会有明显的提高,这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也能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4 创设信息化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探究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将各种数学知识进行形象化制作,通过生动逼真的画面创设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可以根据视频图片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性学习,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还可以利用各种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可以根据问题进行有效探究。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中关于“位置与方向”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利用多媒体视频将地区的市况地图进行展示,让学生自己分析自己的位置,并判断学校距离自己家的有多远。或者,教师出题进行提问,要求学生根据地图进行回答,促使学生积极对教材进行学习和研究,并学会灵活运用地图。
2.5 转换教师角色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有些老师在教学时严重缺乏灵活性,他们把自己当作主体,使学生被迫成为配合学习、辅助教学的配角。为彻底摆脱这一现状,老师应及时转变观念,调整定位,再配合灵活丰富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为此,老师可以选择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设置情境。比如,在学习乘法口诀时,老师可以结合生活情境带领学生玩接龙 :第一位同学说出“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第二位同学就要接着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以此类推,这样玩下来,就能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了。此外,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分组讨论,给学生留出充足的独立思考的空间,最后老师再以合作者的身份进行归纳总结。这样通过生生互动的方式将学生主动引入到思考当中,促使他们的学习热情高涨起来。
结束语
为了让小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加强数学课堂气氛营造,创新数学教学方法,组织趣味实践活动,让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兴趣,并且自主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活动当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刘艳.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探究[J].中华少年,2018(11).
[2] 陆莲花.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析[J].小学教学研究,2020(15).
[3] 兰云.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8(7):77.
[4] 陈洋.分析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数码设计,2018.7(01):15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