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廷
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四嘉子满族乡学校 黑龙江 黑河 164300
摘要: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在随之转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机械灌输式的教学,没有顾及学生理解能力和智力水平的不同,致使学生无法充分地理解和学习教学内容。令他们逐渐失去了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缺乏学习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严重降低了教学课堂效率。农村小学教育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性,致使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教师的自身素养不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低下。以下是笔者针对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效率地阐述。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效率;提高
前言:
由于农村地区地处偏远,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学校在基础设施与师资力量上也非常有限,教育环境与教学水平的不同,导致农村小学教学的课堂效率也相对较低。农村小学数学教师通常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知识不仅晦涩难懂还枯燥乏味,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再加上他们没有好地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学习质量也相对较差。教师应当将教学方式多样化,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尊重学生个体发展,设计适合地教学方案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尊重每位学生的个体发展,让他们明白自身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依据他们的认知能力、学习基础、理解和分析能力等,针对性地为他们设计适合的教学方案,让他们可以在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中,取长补短,轻松愉快地学习,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树立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从而让他们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地发展。在针对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时,教师要积极地给予他们鼓励和帮助,并依据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智力水平适当地减缓教学的进度,减轻教学的强度,引导他们在课下提前预习新的知识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他们提供多种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让他们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点。在布置作业时,以同类型的习题为主,让他们多加练习,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地学习习惯,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增加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喜爱程度,以此来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建立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
二、情景创设,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教学阶段,学生具有精力充沛、求知欲强、兴趣广泛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猜谜语和小游戏等情景创设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方案的实施,以此来勾起他们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述一个《狐狸与两只小熊》的故事,然后提问同学:“熊妈妈外出去买菜,给了两只小熊一块饼干,让他俩在家门口玩,两只小熊接过饼干都想先吃,每只小熊应该吃多少呢?如果用数学该如何表示呢?”以故事开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进行踊跃地回答,然后很自然地导入要讲的教学内容。这种情景创设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共鸣,让他们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产生浓厚地兴趣,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地思考和积极大胆地发言,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增加良好地课堂情感体验。
三、课堂内外的有效融合
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是需要在课下进行不断巩固的,只有将课堂内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才更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要引导学生课后对知识点进行复习,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还可以提升他们学习能力和总结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复习的过程中逐渐找到自身的不足,锻炼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这节教学内容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通过学生之间得相互配合,到某位学生家的农田里,使用米尺亲自测量田地的长度和宽度,并做好数值记录。通过他们的亲自实践,可以让他们对课堂知识进行很好地复习,可以让他们在轻松欢快地自然环境中充分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可以让他们充分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有效运用,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良好交流与合作,还可以让他们拥有良好地情感体验,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总结: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效率地提高,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将教学方案进行改进和完善。教师不能只着眼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要注重他们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因材施教,要经常平等地与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引导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他们自主创新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地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石仓.探析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J].数码设计(下),2018,(8):260.
[2] 周临春.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实践[J].新课程·小学,2017,(2):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