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进法
滕州市实验幼儿园 山东 277500
摘要:众所周知,幼儿园招收的幼儿年龄基本处于3—6岁之间,而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正处于生成认知、发展能力的关键成长期,幼儿教育便需综合锻炼幼儿的认知、行为能力,让幼儿尽快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且要及时发展幼儿的意志品格,促使幼儿真正实现健康成长。其中,民间游戏是一种趣味十足、内容丰富的地域资源,将其融入到幼儿教育活动中,可以切实优化幼儿的心智成长,让幼儿真正实现全面进步。因此,幼儿教师要积极利用民间游戏组织育儿活动,切实丰富幼儿教育活动形式,让幼儿积累幸福健康的成长经验。
关键词:民间游戏;幼儿园;教学
引言:在幼儿教育阶段组织丰富的民间游戏活动,可以切实激发出幼儿对教育活动的兴趣,可促使幼儿快速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健全幼儿的心智。因此,幼儿教师要分类整理民间游戏项目,及时组织游戏活动,以便切实优化幼儿园的育人效果,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做准备。基于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针对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和运用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依据。
1.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
多数民间游戏都会对幼儿的行为能力提出一定的要求,不少游戏还需要让幼儿参与丰富的跑、跳、跃、跨等体能运动,无形中则可改善幼儿的身体素质,不断提升幼儿的运动能力,让幼儿真正实现健康成长。因此,幼儿教师要从体育锻炼角度开发民间游戏资源,初步培养幼儿的运动能力,改善幼儿的身体素质。比如,丢沙包是一种十分传统的民间游戏,需以沙包为道具,幼儿可自由组合,即两人分别站在两端,负责丢沙包,而其余的幼儿(即可是一个幼儿,也可是多个幼儿)则需选择两人之间,随机躲避沙包,或者是用手接住沙包,由此积分。这个民间游戏可以综合锻炼幼儿的跑跳能力、身体反应能力与协调能力,可以切实优化幼儿的身体健康。因此,笔者便与幼儿一同缝制沙包,经常会在户外组织丢沙包活动,让幼儿及时参与体育锻炼,以便切实优化幼儿的身体素质。实践证明,以民间游戏活动组织户外锻炼,可以切实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且幼儿也可在家庭生活中玩游戏,与父母、社区的小伙伴一起丢沙包[1]。
2.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
儿童基本动作的发展,如走、跑、跳、钻等,需要大量的反复练习才能达到效果。因为民俗活动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孩子们愿意参与其中。在民间游戏活动中,儿童通过反复游戏,使这些动作更加熟练,在提高孩子们运动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他们的身体素质。之所以要强调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是因为民间游戏可以切实丰富幼儿的情感体会,使其在游戏活动中产生幸福、愉悦与美好的情感体会,由此影响幼儿的性格,使其越来越喜欢幼儿园。为此,幼儿教师要全面开发民间游戏资源,尽量让幼儿参与民间游戏活动,从而不断优化幼儿的情感体会,让幼儿真正实现健康成长。笔者组织幼儿玩捉迷藏这一民间游戏,选出一名幼儿担任“猎人”,让其他幼儿在幼儿园内的花园寻找藏身之地。
在“猎人”倒数十个数的时候,幼儿可以自由活动,找到隐蔽角落隐藏自己,数完数之后,“猎人”便需主动寻找藏好的同伴,找到几个同伴,则可获得相应的积分。这个民间游戏让幼儿感到十分刺激、新鲜与亢奋,每个幼儿都积极参与捉迷藏游戏,被找到的幼儿也并不苦恼,反而十分期待下一轮的捉迷藏游戏。后来,有许多幼儿表示,不管是在隐藏时,还是在寻找过程中,他们都感到十分快乐。据此,笔者就确定了民间游戏对于优化幼儿情感发育状态的积极作用,也会继续组织幼儿玩游戏,希望每一个幼儿都可以变得快乐、幸福[2]。
3.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合作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关键能力之一,因为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经过一定的团队合作、人际交往才能实现,幼儿也不例外。在民间游戏中,有许多游戏项目都需以团队形式呈现,无形中则可丰富幼儿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可有效锻炼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更易于促使幼儿实现长远发展。因此,幼儿教师要利用一些集体性、团队性的民间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使其顺利融入集体生活。例如,在跳长绳游戏活动中,笔者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规则:两名幼儿分别握住长绳的两端,负责摇绳;其余幼儿要轮流跳绳,跳一下便需退出,下一个幼儿接力,由此形成跳绳长龙。要想完成这一游戏任务,幼儿就需要默契配合,且需要通过同伴互助掌握跳绳动作。在这一制度下,全班所有的幼儿都会自发拧成一股绳,每个人都会积极表达,排兵布阵,全身心投入到民间游戏活动中。这样一来,则可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让幼儿真正实现长远发展。同时,整合资源,提升游戏影响力。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应注重资源的整合,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民间游戏源于生活,源于民间,所以会有家长玩过并且熟悉这些游戏,他们可以通过借助游戏的方式走进儿童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通过这些民间游戏从而建立共同兴趣和共同话题,升华亲子情感。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和孩子玩游戏的方式从而了解儿童在幼儿园的学习情况,在幼儿园方面的协助下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3]。
结论:
简而言之,目前,游戏已经成为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最重要的形式之一,由于这一趣味活动可以切实吸引幼儿,使其产生浓厚的活动兴趣,达到提高活动效率、改善幼儿情感体会、让幼儿快乐成长等多种作用,所以越来越受关注。其中,民间游戏便是取自我国民间地区的传统游戏,种类丰富,可以在不同层面锻炼幼儿的心智成长,更易于促使幼儿实现健康发展。因此,幼儿教师应该要切实关注民间游戏的育儿价值,全面开发丰富的民间游戏资源。本文将从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优化幼儿的情感体会、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三个角度,分析将民间游戏活动应用于幼儿教育的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贺林珂.民间游戏对幼儿全面发展的价值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20(05).
[2]李红.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19(2)
[3]尤登星.融民间游戏于幼儿园教学之中的价值与策略[J].青少年体育,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