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20期   作者:赵经华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课外阅读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赵经华
        山东省青州市王府街道莲花盆小学  山东 青州 262500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课外阅读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在现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网络上可以找到大量的适合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即便如此,课外阅读仍旧得不到重视,许多学校只是简单开设一个课外阅读课,并没有认真的做好小学生在课后阅读方面的工作。对小学语文老师来说,充分的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学生的重要性,并由此来对日常教学方式进行调整改变是非常重要的。本篇文章对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做一些剖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外阅读;重要性

        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一直以来是一个比较难以实施的工作,在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人们眼前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繁杂信息,学生也不例外。现在许多小学生常常沉迷于游戏小说之中,难以对阅读产生兴趣,这就让课外阅读工作很难展开。此外,部分老师对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工作不够重视,仅仅重视课堂要教给学生的知识,却忽略了课外阅读方面的教育。老师必须先对课外阅读的教育有一个很清晰的认识,要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学生一起进行课外阅读的学习。
1.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1.1课外阅读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近几年一直在改革教育方面有所作为,不管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都比以往更加的重视小学教育,教育部门更是明确的指出要重视学生在课外阅读能力方面的培养,大力提倡课外阅读在小学教学中的实施,从而通过增加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来提升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可以看出在这种大前提之下,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显得十分的重要。目前,可以提供给小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不管是种类还是形式都是很多的,而且这些读物的内容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生动性和趣味性。生动有趣且简单的内容比较适合小学生阅读,一旦学生感受到了阅读的趣味性,那么就很容易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学生体验到了乐趣,不断的进行课外阅读,乐趣感越来越强,阅读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如此往复,有利于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不管是对学生在小学阶段还是对学生进入到较高年级之后的语文学习,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1.2课外阅读可有效增加学生的知识量
        课外阅读不仅仅可以增加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它还对拓宽学生自身的知识面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可以习得一些平日里学不到的汉字、词语或者成语,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语言流畅度和写作水平,累积一些比较经典的词句,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到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学习和写作,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除了死记硬背教材的一些内容之外还有着许多有趣的事情。
        1.3课外阅读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课外阅读对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不仅可以让学生积累一定量的好词好句,写作时有更多的素材;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提升在语文阅读、写作方面的语感,对语感更加的敏感,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会显得更通顺更优美,这对学生写出好作文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所以,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育当中,老师不仅仅要传授教材中的内容,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这样做对提升学生整体的作文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1.4课外阅读课使学生作文中社会意识得以有效提升
        从某些方面来说,课外读物是可以直接展现整个社会素质的。现在不管是在书店还是在网络上都有大量的课外读物,大部分读物的内容也很丰富多样,包容了社会许多方面的知识。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读物,以此来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和社会认知。除此之外,经过学生进行课外读物的阅读,不管是对国家时事,世界时事,还是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都有一定的认识。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应该对正在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做相应的引导,在学生难以选出适合自己的读物时,帮助学生做好筛查选择工作,最后选出恰当的适合其阅读的书籍。在语文课堂中,老师可以将教材内的内容与一些课外读物进行一定的衔接,从而加强学生在语文方面的语感,让学生写出的作文质量更高,流畅度更高。
2.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1借助课外阅读累积写作素材
        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需要运用许多的例子、素材,倘若学生脑海中的素材积累量较少,只有课本中的内容,那么他们写出的作文不管是流畅度还有真实性都会偏低。因此,老师必须做出相应的要求,让学生进行课外读物的阅读,只有这样才能储存一定量的例子素材。一般情况下,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积累不多,很难从自己平日的生活中找出例子素材,即使找到也难以写的很好。倘若让学生进行一定量的叙述性文章的阅读,然后让学生使用文章内的例子来说明某些道理,像这样将阅读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语文方面的潜能,让学生写作能力有本质性的改变。例如,在学习《松鼠》这篇文章时,老师在详细讲解完文章之后,要让学生运用文章内的例子或者词语,综合性地提高学生的素养。
        2.2通过课外阅读来带动学生的情感
        写作需要情感的带入,倘若一篇文章没有情感或者情感不饱满,那么文章就会给人很空洞的感觉。因此,老师要为学生选一些情感饱和度高的读物,并且给学生举例分析文章的真情实感,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在讲解《赤子》这篇文章时,老师在讲解之后让学生相互间交流自己的真实感受。然后老师提出问题:“五子为什么把马儿从悬崖上推下去,要是不推下去,将会导致什么事情?”,给时间让学生想一想这几个问题,在学生知道,把马儿推下去,表现出了五子对战友的忠心诚意。即使五子对马儿十分地不舍,但为了顾全大局,为了取得胜利,为了给兄弟提供帮助,他必须把马儿推下去。在学生感受到五子那种心情后,再问学生:“从五子身上学到了什么优点?”。老师通过这种方式给学生一个表达自己的平台来展现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语感。
        2.3对阅读内容进行拓展
        现在,许多的学生虽然在读课外读物,但是,仅仅是为了“读“而“读“,只是将书上的内容在脑中过一遍,看完读完之后就忘记了书本内容。像这样粗略地阅读,是很难有效果的,对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都起不到很大的作用。现在看来,学生不仅仅要进行课外读物的阅读,还要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好词好句摘抄、记忆,进而理解,从而对文章进一步的理解,这样才能在运用那些好词好句的时候更加的灵活。下面用一个例子来说明,首先老师为学生准备《三毛流浪记》中的一个章节片段,里面反映有三毛的艰苦生活,和充满斗志的态度,还有当时社会的缩影。在学生读完之后,老师安排一个作文要求,写以”现在的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文章,引导学生用延伸性的思维来考虑三毛的生活,并用文章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的方式,既让学生感受到了现在生活的温暖和美好,又提升了学生的知识素养,锻炼了延伸性的思维方式。
3.结束语
        经过上面对小学教育中课外读物方面的论述,很明显,课外读物对小学生的作用是巨大的,阅读课外读物,不仅可以让学生的素材资料库更大,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知识面和认知水平。所以,老师不但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读物的阅读,还要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读物进行阅读,从而使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丽红. 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业教学中的重要性[J]. 课程与教学, 2015:87.
        [2] 朱长凤. 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业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A]. 科学大众,2020(1)42.
作者简介:赵经华(1965-2),男,汉,山东省青州市,一级教师,专科,研究方向:小学教育语文方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