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咸影 黄永青
滁州市滁州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安徽滁州 239000
摘要:本文以工科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为例,通过调研化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况,总结出工科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重专业,轻思政”“重实践,轻理论”“重他育,轻自育”的特点,从加强思政教育队伍建设、探索课程思政有效途径、加强思政教育平台建设、增强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提出了提升工科学生思政教育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工科 思想政治教育 特点 对策
基金项目:滁州学院2020年党建“双创”项目《推进组织育人与化学化工类专业认证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项目号DJ2020B05。
作者简介:朱咸影,女,安徽淮南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黄永青,男,安徽滁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为切实提高工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着力提高工科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为例,调研了化工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从而总结出工科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提出提升工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对策。
一、调研情况
(一)调研数据
抽取化工学院大一至大四各专业共280名学生填写问卷,对化工学子思想现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了解及自我教育情况进行了调研。
.png)
从上图可以看出,调研应化专业70人、化工专业57人、无机非专业68人、制药专业51人、高分子专业34人,调研人数占全院人数的25%。其中,党员19人、入党积极分子81人、团员166人、群众14人。调研学生覆盖学院所有年级,全部专业,各种政治面貌的学生均考虑在内,调研数据具有参照价值。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在思想认识调研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在您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影响”“你认为思想政治课程能为你的人生带来什么?”两个问题进行了调研。
.png)
从上图可以看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自己学习、工作和生活影响非常大的有85人,占30%;认为影响较大的有134人,占48%;认为影响一般的有48人,占17%;认为没有影响的有13人,占5%。
从上图可以看出,221人认为可以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与政治观念,树立远大理想,占79%;39人认为能够学习到新思想与新技能,占14%;16人为考公务员和考研能够用到,占6%;但是也有4人表示不知道能够带来什么,占1%。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
在态度调研中,对“你认为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哪个更重要”“你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的态度”两个问题进行了调研。
.png)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学习重要性的选择上,认为同样重要的有151人,占54%;认为专业学习更重要的有120人,占43%;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更重要的只有9人,占3%。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上,积极主动并且认真听讲的有232人,占83%;被动接受为应付考试转学分的有32人,占11%;去上课但不能够认真听讲的有16人,占6%。
(四)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
在此项调研中,通过“您最喜欢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是什么”“您认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两个双选题进行了调研。
.png)
从上表可以看出,同学们大都喜欢外出参观、开展实践以及观看相关录像、纪录片、影片等形式,对于发放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书籍、报刊等供学生阅读,组织开展有关的演讲、征文、知识竞赛等活动不是太感兴趣。
您认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png)
从上表可以看出,学生难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内容单调枯燥、形式缺乏创新,理论空洞抽象、没有或很少与实践相结合;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存在思想需求实际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充分发挥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等原因。
(五)对自我教育的认识
在自我教育认识上,对“你对自我教育的态度”“是否有明确的自我教育目标”“确定自我教育目标后,你会付诸实际行动吗”三个问题进行了调研。
从上图可以看出,有明确的自我教育目标,并且努力去实现目标的有160人,占57%;有明确自我教育目标,但是很容易放弃的有112人,占40%;还有8人完全没有目标,占3%。
二、工科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工科学生在文理分科背景下,理科学生接触人文类课程相对较少。进入工科专业学习后,由于工科思维的限制和实验任务的加重,让他们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形式和路径上具备了一定的特点。
(一)在学习态度上:重专业,轻思政
工科思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纯理论的知识,与自己关系不大,工科专业学生往往专注于专业学习和实验数据,因此出现了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如在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学习重要性的选择上,54%的学生认为专业学习和思政教育同样重要,43%的学生认为专业学习比思政教育重要,仅有3%的学生认为思政教育比专业学习重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影响上,只有30%的学生认为想政治教育对自己学习、工作和生活影响非常大,48%的学生认为比较大,剩下22%的学生认为影响不是很大或是没有影响。
(二)在接受形式上:重实践,轻理论
工科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上,往往喜欢参加各类实践活动,排斥系统的、深入的、全面的政治理论学习。如最喜欢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选择上,工科学生大都喜欢参观、实践以及观看相关录像、纪录片、影片等形式,对于发放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书籍、报刊等供学生阅读,组织开展有关的演讲、征文、知识竞赛等活动不是太感兴趣。在工科学生难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选择上,大部分学生认为是因为教育内容单调枯燥、形式缺乏创新,理论空洞抽象、没有或很少与实践相结合,这也体现了工科学生“重实践,轻理论”的学习特点。
(三)在教育路径上:重他育,轻自育
工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依赖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辅导员的教育和一些实践活动,但是忽略了学生的自我教育。如在对自我教育态度上,32%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51%的学生认为只要有时间就应该进行自我教育,但是他们可能往往是没有时间的;17%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上好课就行,这部分学生往往在自我教育上是欠缺的。在明确自我教育目标的问题上,57%的学生有目标,并且努力去实现;40%学生虽然有目标,但是很容易放弃;还有3%学生完全没有目标,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职业规划往往是模糊的。同时,学生对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也造成了自我教育的忽视。
三、工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分析
(一)加强思政教育队伍建设
“三全育人”要求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只有“全员”参与了,才能真正做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因此要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首先要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的政治理论素养,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实际工作中,可将辅导员和学生党支部书记相结合,辅导员在党支部工作中持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辅导员综合素质能力,加强辅导员心理学知识、创新创业知识、就业指导知识方面的培训,将思政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生工作各方面。同时还要重视工科班主任(班导师)队伍建设,让班主任(班导师)成为工科学生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开展的重要一环。可以将辅导员培训课程延展至班主任(班导师),提高班主任(班导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成为思政教育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探索课程思政有效途径
工科专业教师如何恰当准确地找到专业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点,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工科专业教师要思考的问题。可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将团队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而为培养具备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打下基础。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工科“金课”建设,强调“金课”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选择、融入路径以及课程思政目标与内容的融合等。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学院教学年度考核,要求教师对当年度课程思政的探索、做法和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提高工科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并对好的课程思政的经验做法进行推广。
(三)加强思政教育平台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化,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因此要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搭建有利于工科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思政平台。易班是高校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的综合性互动社区,已经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可将工科专业知识与易班内容相融合,突显工科专业思政特点,提高工科学生的阅读兴趣。此外,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开通其他网络思政平台,如化工学院开通了“蔚园化工”微信公众号,扩展了教育栏目,增设“学术动态”“名师课堂”“心灵客栈”;增强了服务功能,扩展公众号服务人群至家长、化工企业等人群,不仅拓展了网络联系的功能,还起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四)增强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
自我教育是指个人主动提出道德修养目标,并以实际行动努力完善或培养自己人格品质的过程。自我教育是为了“不育”,达到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目标。除了入学教育、职业规划、党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外显的教育途径,还可以通过“朋辈互喻”“情景体验”等内隐的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朋辈互喻是通过同学之间彼此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能使学生自发性的进行自我教育。学院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以榜样力量提高工科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每年学校评审选拔出来的“十佳大学生”“优秀党员”“优秀团干”“优秀团员”“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双优毕业生”等先进个人起到的也是榜样示范的作用。除了学校评选出来的榜样外,还可以在学院内部树立典型,便于同专业的学生对比学习。情景体验是把学生带到真实场景中,让学生通过实践现场感受到教育的力量。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将老一辈革命群众对共产主义的信念追求融入教育中,带工科学生进行多情景性的实践,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