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音乐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20期   作者:李菊
[导读] 随着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以及分数的不断调整,音乐也占有一定比例的分值
        李菊
        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会仪镇中学        657702
        
        摘要:随着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以及分数的不断调整,音乐也占有一定比例的分值,这就需要初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好音乐知识,同时需要结合音乐课程的实际,进行相应的德育教育。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的初中音乐教学,不再仅仅是让学生增长音乐技能,更加重要的作用是借助相应的音乐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将德育教育有效渗透到初中音乐教学中,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角度出发,采用科学有效的德育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音乐;德育教学;新课程理念;以人为本
        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进行的初中音乐教学,更加强调将德育充分渗透到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让学生进行较好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音乐学科的教学活动同德育因素充分融合起来,从而对学生进行最大程度的德育教育。
        一、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的科学方法
(一)教师的言行举止起到的示范教育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焦点都集中在教师身上,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举止大方,谈吐文明,示范规范,从而将良好的形象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师良好言行举止的熏陶,从而对学生带来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
        比如,在训练学生歌剧、音乐剧的时候,个别学生总是掌握不了动作的要领,从而无法让整个队伍达到规范性。我没有着写学生进行吼骂,其实我知道他们的心理压力是非常大的,很多同学对他们的行为报以轻蔑的嘲笑,加上教师就站在他们面前。我让其他同学平静下来,对他们的嘲笑行为进行了适当的批评。同时对这些出错的学生进行动作示范和指导,并且运用鼓励性语言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这些学生很快就不会再出错了。假如我使用粗暴的语言,并且加上点生硬的动作,相信会让学生的心理受伤,从而无法确定相应的德育教育目的。学生从教师的言行举止中能够获得较多的做人道理,从而从心理为自己树立起良好的做人形象。
        (二)师生之间构建平等的和谐关系
        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的初中音乐教学,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将教学主体交还给学生,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起到指导作用。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需要构建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关心和尊重学生,尤其是对那些音乐学习能力较差,没有良好组织纪律的学生要进行耐心帮助,让他们树立起学好音乐的自信心。教师要多寻找恰当的锻炼机会,加强这部分学生的锻炼。
        比如,在学习了《青春舞曲》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动作进行点评。在点评的时候首先找出动作较为规范的学生进行示范小结,同时可以请一些做的比较差的学生进行展示。对于这些做的不好的同学,教师要进行耐心的指导,不能用嘲笑的方式进行,同时让同学多进行鼓励。通过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集体的温暖,同教师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深入理解音乐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因素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从而对教材进行灵活应用,从中渗透相应的德育教育。教师在要充分结合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活动,对学生的人格和自主性进行充分的尊重,从而在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施行相应的思想品德教育。


        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唱脸谱》进行欣赏的时候,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将课前收集到的脸谱在屏幕上展示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先对京剧相关的素材进行初步了解,然后让学生对《唱脸谱》进行欣赏。当学生对音乐进行聆听的时候,脑海中就会浮现多媒体展示的图片,这样就会让先前抽象的音乐变得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的深层次理解。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但是现在的很多中学生对此一无所知,对这样的传统文化没有进行了解,那也就无法进行相应的传承了。因此,通过“唱脸谱”的音乐知识,激发学生对“脸谱”艺术的爱好,从而热爱上京剧,充分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艺术。
        三、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音乐教学有着自身独特的属性,体现在思想性强、范围广和内容多这些方面,这样就为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相当多的便利。因为音乐有着不同的内容,就会有着不同的教育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其深刻的内涵充分挖掘出来,从而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品德教育。
        比如,在对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七子之歌》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开门见山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音乐是《大海啊,故乡》,歌曲《大海啊,故乡》旋律舒缓优美动听,感情真挚,短小易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歌曲。采用了4/4,3/4变换节拍。抒发了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的感情。由于这样脍炙人口的歌曲深入学生心里,可以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学习特点充分结合在一起,从而可以让学生将明确而清晰的动作概念建立起来,获得一些歌曲的基本技能,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接着,我为学生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让学生初步感知歌曲。在听完之后,我问学生:这首歌曲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歌曲中展示了出了大海的特征,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让学生进行了简短的思考之后,不少学生踊跃起来回答问题,有学生回答到:“歌词质朴深情,借助对大海的思念与赞颂,抒发人们对哺育我们成长的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有学生回答到:“歌中的大海总体上给人以微起波澜的印象,显得较为平和,这是由三拍子的节拍特点以及优美起伏的旋律,舒展的节奏所决定的。”有学生回答到:“我就是感觉到歌曲抒发了大海的美,一种动听的音乐美感。”?通过对音乐内容的把握,让学生培养起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借助音乐评价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每一个人在从事了相应的活动之后都希望能够活动赞美。特别是针对初中生这个年龄阶段,更是在乎自己的行为表现。教师给予的一句赞美,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有着更加良好的表现。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所有学生在整个活动中出现的闪光点,同时要进行积极的鼓励和表扬。在开始进行音乐活动之前,教师可以施与相应的鼓励性语言和动作等肢体语言,让学生放下内心的包袱,轻松完成相应的音乐活动。从具体的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荣誉观和刻苦拼搏的精神。就算学生做的不好,唱的不好,对他们进行批评的时候,也要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将批评放在赞扬之后,相信这样的评价方式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有的学生拥有良好的音乐天赋,但是在纪律方面表现非常糟糕。教师就要对他的音乐技能进行充分的肯定,同时对他的纪律行为进行相应的指正,相信这位同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评价的时候,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应该使用温和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不要产生伤害;不要将孩子当做发泄对象,宽宏大量。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的时候,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要有针对性,同时在注重评价的技巧性,让学生能够从内心接受教师的批评教育,树立起良好的人格品质。
        总之,音乐教学过程中贯彻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教师在重视音乐教学效果的同时,要充分重视德育教育的效果。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以人为本,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大兵;音乐新课标有效教学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2月;
[2]张英;浅谈如何构建初中音乐高效课堂[J];现代教育教研;2019年02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