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德育,切实开展高校音乐教学工作探析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20期   作者:陈杏园
[导读] 音乐是一门富有魅力的学科,通过有意义内容、优美的旋律对
        陈杏园
        青岛科技大学  261500
        摘要 音乐是一门富有魅力的学科,通过有意义内容、优美的旋律对人具有感染教育的作用。在高校音乐教学当中,则可以在做好基础音乐知识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出音乐所具有的德育作用,为人进行德育方面的渗透。在本文中,将就高校音乐教学当中的德育渗透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渗透;德育;高校音乐;

        1 引言
        在高校教学当中,音乐是一门重点课程内容,对于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音乐教学在学生的德育教学当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能够对音乐教学在学生素质教育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形成充分的重视,对音乐课程当中丰富的德育知识点进行积极的发现与挖掘,实现音乐课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
        2 德育渗透方式
        2.1 发挥教学功能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当中,做好社会坠思想建设可以说是重要的核心内容,也是现今我国高校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重点工作部分。在音乐教材当中,部分材料的思想教育目的较为明显,属于显性教材,如《让世界充满爱》以及《跨世纪的新一代》等。除了显性教材外,部分教材为隐性教材,如《茉莉花》等。在教学活动进行前,即需要教师能够积极做好课前准备,做好分析工作,以此保证课堂德育教育能够更好的被学生所接受。以《众人划桨开大船》为例,在该歌曲当中,无论是在旋律方面还是内容方面,都充分体现出了团结就是力量的含义,在实际学唱当中,教师不仅需要使学生充分的掌握团结就是力量这点含义,且需要能够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充分发挥,同学生一起进行相关知识的联想,积极引导在对歌词进行分析的情况下,充分理解和谐、团结的重要意义,使其掌握民族团结对我国祖国强大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2.2 应用教学方法
        在具体教学过程当中,需要始终将德育教育作为具体开展音乐教育的关键手段,通过课堂教学方法的科学应用,使其在学生人生观树立、道德修养强化方面充分发挥出作用。在具体教学当中,教师需要能够充分根据歌曲当中的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做好形象的塑造,积极引导学生进入到相应的歌曲意境当中,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形成良好的道德与情操。
        在学生对歌曲进行学习、演唱时,歌词的通俗性、旋律的优美性将会对学生形成较强的吸引。以《让世界充满爱》为例,在具体教学当中,教师需要能够充分结合各区创作时代背景与作者个性特点,使学生充分掌握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特点,进一步体会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对于音乐来说,具有四拍子以及弱起进拍的特点,该种特点的存在,不仅能够对歌曲所具有的思想感情进行准确的表达,且能够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喜爱,以此帮助学生较好的树立起社会责任心。
        2.3 细化教学过程
        在一堂课程教学当中,做好备课工作十分关键。在课前,教师即需要能够对教材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合理的设计,以此保证德育能够在整个教学当中得到渗透。以《黄河大合唱》为例,该作品以黄河为背景对我国人民英勇抗日的精神进行了生动的描述,体现出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这部融写实、交响为一体的大合唱,不仅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同时也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英勇气魄,且具有鲜明的群众性特点以及民族风格。可以通过独唱、合唱等多种方式对歌曲的大气磅礴进行体现,能够给人以一种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向往美好的力量与信心。其中,《保卫黄河》是一段进行曲体裁的轮唱歌曲,其逐级扩张的音型等都对我国队员保卫黄河战斗的英雄形象进行了生动的体现。对于该类作品来说,无论是欣赏还是演唱,都会使人收获无穷的力量,获得激情的体验。除此之外,《歌唱祖国》、《我的祖国》等歌曲,都会使学生在对大气、雄壮旋律歌曲进行欣赏的基础上,使其充分的体会到我国人民的勤劳勇敢,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4 挖掘课型特点
        在音乐课程教学当中,其中的内容包括有音乐欣赏、视唱练耳以及歌曲演唱等等。在具体教学当中,教师需要能够对这部分课型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结合课型差异做好对应德育知识点的挖掘。
        在课本当中,歌曲演唱教学应用的歌曲具有广泛的体裁,且具有多样化的风格。在实际教学当中,需要充分结合学生实际,对旋律优美、形象生动、歌词朴实的歌曲进行学习。以《让我们荡起双桨》为例,则可以安排学生根据歌曲当中形象生动的歌词以及优美的旋律,对歌曲当中所体现出的美好意境进行想象。之后,教师在结合作者创作背景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何从分了解团结有爱以及互相帮助的精神,将歌唱教学通过歌曲形象的应用,为学生进行陶冶情操与思想教育活动。
        2.5 丰富教学手段
        在音乐课堂教学当中,需要能够充分以教材为基础讲好音乐故事,以此使课堂在内容以及气氛方面具有多变的特点。以《大海啊,故乡》为例,该作品描写了欢乐、患难海上生活当中,中外两代海员所体会的欢乐与痛苦,体现出了他们的国际友谊以及美好心灵。整个作品的歌词贴切、朴实,如同是一首亲切真挚的抒情诗,整个作品如同白话,又具有深远的寓意耐人寻味,以大海为基础对海员们对童年、生活、母亲的爱进行了赞颂与思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则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方式做好歌曲对对应故事片《大海在呼唤》作品之间的对应教学,进一步加深作品的教学效果。
        2.6 优化教学环节
        在学校音乐教育当中,教师具有重要的主导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作为教师需要对整个课堂的节奏进行负责,积极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来说,可以充分结合实际对有趣的教学环节进行设计,对多变教学方法进行使用,通过音乐当中声音、节奏等要素的利用帮助学生能够以快速的方式进入到教师所设计的情景当中。
        如在《和平年代》排演中,教师需要能够在排演前向学生讲述该歌曲创作的历史背景,以此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该作品创作当中所具有的思想情感。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该作品,教师也可以编写以当时时代特色为背景的音乐剧,使班级当中的学生能够共同进行排练,并将这首歌加入到音乐剧当中。在该情况下,则能够在对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激发的基础上,实现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2.7 发挥自身作用
        在课程教学当中,教师的言行也会对学生产生十分深刻的影响。要想通过音乐教育的方式使学生形成具有远大理想以及高尚情操的人,作为教师即需要能够有理想、有道德,在人品方面具有好的表现。除此以外,教师也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教学功底,在具体音乐教学过程当中为学生做出表率,始终严格要求自己,通过自身的形象对学生进行感染与影响。可以说,在高校音乐课程教学当中,德育因素处于多个部分,作为教师需要能够在此当中善于发现,结合实际需求做好德育教育渗透工作,在对学生素质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使学生在自豪感与自尊心方面获得好的表现。
        3 结束语
        音乐教学同德育教育具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实际高校音乐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需要能够积极做好教学方向把握,通过德育教学方式的科学应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晓.高校音乐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研究[J].音乐大观.2012,(5).125.
[2]郑彤.寓教于“乐”--浅谈高校音乐教育的德育渗透[J].艺苑,2011,(6).93-95.
[3]公琳琳.音乐教学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5).144.
[4]孙丽.乐善相谐--浅谈高校中的音乐德育问题[J].东京文学,2011,(4).205.
作者简介:姓名:陈杏园   性别:女  籍贯:湖北省荆州市   出生日期:1978/07/20   方向:音乐学  民族:汉族   学历:大学本科  单位职称:助教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