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梅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大海林局第二小学。
摘要: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对自身之后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此加强重视,为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积极研究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从而使学生的口算正确率与速度得到明显提高。此文就是针对小学口算教学的意义及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口算;课堂教学
引言:口算是指不借助一切外界工具,只是根据自身的思维和语言进行运算。计算的基础是口算,同时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里也明确表明:要想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需重视和增强对基本的口算练习,口算不仅是笔算、估算与运算的基础,而且也是计算能力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口算培养,因此,怎样更好的加强口算教学,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成为现阶段教师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小学生练习口算的重要意义
“心算”也是口算的别称,其含义是指不通过外界工具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语言活动和数学思维来进行计算。优秀的口算能力会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时口算能力也会影响着学生自身对未来数学的学习情况,也对其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期间需了解到,学生的口算能力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提升的,口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所以,教师在此教学过程中需增强自身的耐心,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才可以达到小学口算教学的真正目标。
二、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策略
(一)加强算理教学,重视思维过程
1明算理,懂法则
教师在口算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及时掌握计算的法则与方法。在此过程中“算”是重点。例如,教师在教“凑十法”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完成实物的运算过程。同时也通过一些学具、眼、手、以及口来帮助运算,使学生形成丰富的表象。之后,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表达出自身在运算期间的想法,这也在为之后的从具体到抽象的学习做好准备。凑十法的运算技巧例如:8+5可表述为:8和2组成10,5可以分为2和3,8加2等于10,再加上3等于13。通过这种模式的多次练习,学生逐步掌握“凑十法”的方法与规律,其表现为:“看大数,拆小数,先凑十,再加几”的运算口诀,这样的学习节奏,使学生慢慢完成了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认识过程。在此期间,学生不仅学会了运算,而且也学到了运算法则,以此保证了初期口算的正确性。
2.重视思维过程,形成口算技能技巧
口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地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并通过计算技能的提高,学生的思维也慢慢简略和压缩,计算的步骤也在慢慢简化,同时计算的推理过程也适当进行缩减。
3.实现计算思维活动的“自动化”
通过多次的口算练习,计算的技能也逐步增加,简单的计算一般情况下都可以脱口而出。所以,教师在教学期间应运用并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在教学初期,可以先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法则和基本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联系,做到只看计算结果,不急于运算速度,为学生的口算技能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也会随着不断的学习进一步理解运算道理,教师在及时加强算法的指导,使学生形成口算技能技巧。
(二)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口算习惯是提升小学生口算速度和口算准确率的前提条件,小学数学教师一定加强重视,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帮助小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马虎是很多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存在的一个问题,一些小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经常在没有看清题目的情况下就开始计算,计算的结果也多是错误的,严重影响小学生计算的准确率,所以提升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十分重要。其次,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一些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比较难的问题,最先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问教师、问学生、问家长,很少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口算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切实提升小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小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能主动地用数学的思维来思考问题。最后,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带领小学生进行口算练习的时候,为了提升小学生的计算速度,经常会限制小学生的做题时间,这样一来,小学生在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下进行计算,出错的概率也会提升,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使小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能够随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及时进行改正,进而提高小学生计算的准确率。
(三)科学安排口算训练
教师在教学期间,应了解口算训练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同时这也是《新大纲》中对不同年级的口算教学的明确要求。所以,教师应有计划的进行组织教学和训练,并将口算数学连接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上,同时教师在教学期间需对训练内容做到全面了解,也需加强对学生目的性和针对性的训练。①要加强基本口算的训练。其内容包括:20以内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一位数及相应的除法;百以内的乘加、乘减、除加、除减等两步计算。这些计算,都是整数、小数和分数(百分数)四则运算及其混合运算的基石。只有实实在在地练好基本口算,才能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②易错的题目要及早预防、反复练。研究证明,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程时,肯定会出现具有普遍性的特殊错误类型,且与使用的教学方法无关,如带有0、1的运算和乘法分配律的学习等。有些错误则是学生个人认知结构不完善所至,如老想着凑整,而全然不考虑运算顺序。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有针对性地及早做好预防工作,做到防范于未然。组织口算训练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易错之题对全班或学生个人反复进行针对性的练习,防止错误被巩固下来。
结束语:总而言之,长期被大家忽视的口算数学,实际上却有许许多多值得学习与探究的优点。希望大家对此引起重视,指导学生正确的开展口算学习,使新课标的口算教学逐步逃离“尴尬”的状态,使学生的口算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云霞,孙培红.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3):60-60.
[2]吴登举.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有效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00(004):P.89-89.
[3]马义芬.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J].文渊(小学版),2019,000(007):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