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学数学课改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20期   作者: 欧阳敏
[导读]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其教学是否成功对小学生智力
        欧阳敏
        湖南省江永县松柏瑶族乡黄甲岭学校  425407  
        摘 要: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其教学是否成功对小学生智力的开发和逻辑思维的形成的关键。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其成功与否是看培养出来的学生有没有创新思维。本文在多年的教学基础上,通过与实际相结合来探究如何在小学数学课改中培养创新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创新思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其特征主要是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必要受到其他条件的约束。它的核心点在新。创新思维对数学教学来说非常重要,从小方面说,创新思维可以帮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做到触类旁通,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年龄小,决定了在成年人看来理所当然的事,对还对数学不甚了解的小学生来说是十分不易理解的。同时,因为数学仅仅是枯燥的数字计算,很容易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培养创新能力,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1.1 气氛沉闷,方法守旧
        从多年教学经验来看,数学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是教学工作的常态。在这种状态下,教师主导着课堂,老师怎么要求学生就跟着怎么做,学生们几乎没有实践自己想法的时间。还因为,教学进度安排紧密,老师不得不整节课都在讲是什么?为什么?基本没有留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而且,衡量老师教学的成败,并不是看学生是否就有了创新思维,而是看学生的考试成绩。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老师很多情况下不得不用传统的方法来教学。
        1.2 容易形成思维定式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往往会把一些呆板的思维规律教授给学生,因为这种思维规律简单有效,能够在考试中以最快的速度得出答案,非常适合现在的应试教育。而对于创新思维来说,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考虑很多方面的问题,这对小学生来说要求有些高。而且,有可能考试的时候因为自己考虑的过多而答题错误,这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不利的。传统的思维规律会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果学生形成了这种思维定式,往往会损失创新能力。
        1.3 容易随大流,产生从众心理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往往会出现这么一种情况,老师在课堂上问了一个问题,让同学们抢答。当第一个同学回答之后,不管第一个同学回答是否正确,后面的同学都会按照第一个同学的答案来回答,不相信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这种情况会让老师产生误判。就算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也可能会因为自己的思路和其他人不一样,从而改用其他人的做题方法,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1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习兴趣
        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关键还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需要了解学生,需要指导学生对哪些事物感兴趣,从而对症下药,把这些事物与教学过程当中的学习内容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取得一定进步后,一定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建立起强大的自信,从而能够以更好的精神和更高的效率进行学习。
        2.2 采用有趣的教学模式
        在小学这个教育阶段,可以适当的用一些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例如:在教授学生们认识图形,运用多媒体播放动画,让三角形“自己”告诉同学们:我叫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再让学生分小组,各自扮演一个图形,告诉别人自己的特征。在教授学生圆锥体积相关知识时,可以先不告诉学生们公式,让学生们自己去想办法测出它的体积。再拿出,一个同底等高的圆柱体,让学生们探究这两个物体的体积,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过程,还能让学生们建立起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构建起来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方便学生们以后的学习。这一系列方法成功避免了教学的枯燥,让学生充分参与和体验了教学,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完成了学习。这样的课堂生动有趣,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了学生在学习完毕之后很快忘掉所学的内容。
        2.3 坚持进行课改
        无论在什么时候,课堂永远是学生们学习知识的最主要的场所。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课程改革,让老师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批判地吸收过去陈旧的教学方法和观念的优点,用新方法进行教学。把教学的方式从灌输学生改为引导学生,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而不是老师的课堂。
        2.4 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
        传统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课本获取知识,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们学习知识,不应该仅仅只局限于从课本上学习。通过媒体技术,利用视频、动画、音频等等一系列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把学习的过程从原来的静态转化为现在的动态。以便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变成自己去发现知识,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 结束语
        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让学生们能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对待事物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和看法,这是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而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要创造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的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不断鼓励他们开阔思路,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不仅仅能提高数学学习成绩,还能够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彤彤.小学数学创新思维激活之我见[J].科技创新导报,2014(34):157.
        [2]熊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02):12.
        [3]鲁成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方式研[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5(03):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