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珊珊
义乌六中
摘要:阅读和写作是高中英语的重点内容,“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当下的英语教学更应该注重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水平。然而在实际教学当中,由于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的问题,导致学生的写作水平不甚理想。因此,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策略,采取读后续写的教学方法,通过提炼话题语言、归纳语言功能及感知修辞语言进行写作支架的搭建,全方位提升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中英语;读后续写;写作支架;搭建策略
引言
读后续写是当下高考英语开发的新型题型,即学生阅读材料后对文章进行续写,这种新题型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具备较大挑战,但同样是一种既能够提升阅读效率,也能够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手段,其主要考察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因而,如何在读后续写教学中实现写作支架的搭建,让学生更加流畅地进行写作,已成为英语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写作支架的搭建原则
1. 问题驱动原则
问题驱动即教师在读后续写教学中将问题作为出发点,借助于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引发学生对文本后续内容的深度思考,考虑文本的连贯性、故事性,并深刻掌握阅读文本的深层含义。问题驱动原则的内涵在于让问题发挥出引导作用,调动学生读后续写的欲望,学会分析、梳理文章中的含义和信息,在完成阅读任务后能够对后续情节进行深度思考,有效实现学生写作支架的搭建。例如在英语必修五Unit 5 First Aid的单元读后续写教学中,单元始终围绕“急救”这一主题词,第二课时部分的Heroic Teenager Receives Award就是一个真实故事内容,主要报道17岁的孩子Janson果断采取急救措施拯救邻居Anne的故事,在对此故事进行读后续写教学时,教师可以呈现出一副女子遭遇歹徒被刺伤倒在血泊中的图片,并根据问题驱动原则提问学生:“What happened to the woman in the picture?”“Will you help her?”激发学生续写兴趣,并会对以上话题进行讨论,借助于问题驱动,为学生后续故事情节发展理清线索。
2. 话题搭建原则
话题搭建原则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根据文本特征和自身的认知水平提炼文本话题、归纳文本语言、灵活运用修辞语言,无形中完成写作体系构建。其次,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模仿,在模仿语言形式的过程中搭建好后续的思维支架、内容支架、情节支架及情感支架。在支架搭建过程中,教师采取的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引导学生自主讨论,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在内心形成初步写作体系,并深刻掌握文本内涵,为续写奠定基础。例如在上述故事内容中,教师可以将其凝练为三个话题:“见义勇为”、“英雄事迹”和“情感态度”(,)从这三个话题入手进行内容、思维和情感支架的搭建。
3. 协同原则及创新原则
创新原则及让学生以确保文章逻辑性为基础,综合自身对文本的理解,对故事情节进行创新。协同性原则则要求后续写作内容和文本高度融合,促使故事情节和语言、语境都能达到高度融合和协同。
而要实现文本的创新和协同,则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后续写习惯,有意识地从写作角度赏析和模仿文本内容,探析其表达模式,并通过大量的读后续写训练,实现续写部分在语言、内容、思维、情节及情感方面的高度协同。
二、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写作支架的有效策略
阅读-分析-思考-写作-评改是读后续写写作支架的有效搭建路径,教师要利用这一体系,让学生完成写作支架的搭建,更加流程的完成续写
1.阅读
教师首先可以结合短文的话题和主要内容,设置较为简洁明了的导入环节,进而有效起到预热的作用,让学生在心理上做好进入读后续写课堂的准备。其次,带领学生浏览短文或者故事的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任务、事件等,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故事的基本要素,理清故事情节,清晰故事的发展走向,并鼓励学生自主概况文本主题。
2.分析
在大致掌握文本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主人翁的基本性格特征,让学生了解人物性格将会对后续故事产生较大影响,这时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人物关系,掌握故事的起因、发展,并推理出后续发展方向,初步形成写作体系。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引领学生分析文本的语言特征,感悟文本的风格,为后续写作做好铺垫。
3.思考
在预测故事后续情节之后,教师让学生自主分成小组,让他们对文章内容、关键词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讨论,每一组学生提供至少一种读后续写思路,并指明短文中蕴含哪些值得续写的部分和路线,让学生之间进行分享。在分享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析故事的逻辑性、合理性及思想性,尽量引导学生在读后续写中赋予故事主人公相应的情感特征和人文价值,让故事的层次进一步提升,同时,教师也可以设置一些故事情节,或者给予学生一些具备参考价值的语句,为学生读后续写提供充足的资源。
4.写作
学生这时已经具备初步的续写思路,并理清各个部分的细节和要点,并找出了文章的关键词。这个时候教师再引导学生对关键词进行深度思考,借助于该关键词引发学生更多的话题讨论,不断完善学生的续写思路,给予学生更多的写作路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回读文章,从语言、情节、内容等方向进行提纲式写作,到这一阶段,学生的初稿基本形成。
5.评改
初稿完成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和同学之间相互评改,给出意见,指出同学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然后修改润色。这个时候教师将读后续写的范文展示出来,让每一位同学对比范文,找出自身的缺陷和欠考虑的地方。在范文的对比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其中人物动作、心理的描写和逻辑思维的连贯性,教师对每一位同学的作文进行修改和评阅,对于部分描写细致、丰满的文章,将其作为范文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通过这一完善的读后续写教学体系,全面提升读后续写教学的实效性。
三、总结
经过教学实践发现,读后续写有着较强的生命力,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有着重大意义,而要想实现读后续写的应用、实现学生写作支架的搭建,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教学引领作用,积极传递有效的写作支架搭建方法,让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有效把握,初步完成支架搭建,让学生“下笔如有神”,进而实现学生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共同进步,全面提升英语写作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赵雪翠.读后续写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2019(24):199-200.
[2]潘庆.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写作支架的有效搭建[J].校园英语,2020(26):145-146.
[3]袁芳. 例谈英语读后续写教学支架的合理搭建[J]. 中国校外教育, 20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