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20期   作者:李跃磊
[导读]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畜牧业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
        李跃磊
        莱西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畜牧业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大批规模化和工厂化的养殖企业也开始出现,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中职院校作为畜牧兽医专业人才输出的主力军,目前在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加大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力度。
        关键词:畜牧兽医专业;中职教育;实践性教学
1.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学生方面
        最近几年,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畜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是畜牧兽专业的技术性人才却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尤其是服务型的中高端技术人才。其中一方面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中职院校对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培养出现了断层的现象。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有很多学生认为从事畜牧兽医行业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而且工作环境脏、乱、差,工作场所较为偏僻,所以不愿意选择畜牧兽医专业进行学习。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选择了这个这个专业,但是由于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再加上学习态度不端正,在专业课实践学习的时候不专心做实验,得过且过,导致专业能力跟不上,毕业后无法胜任相关工作岗位。
1.2教师方面
教师的综合素养不足,存在教学过于理论化,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教学模式较单一等现象。中职学校中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各大高校直接招聘而来,缺乏实践经验,教学知识更新不及时;有的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课堂参与度不足,导致学生学习缺乏热情,课堂效率低下;也有部分教师是跨专业教学,本身没有专业知识的基础,又没有通过系统的培训,导致教学内容理论化严重。因此,中职院校必须加强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学习或者职业培训等方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3学校方面
学校实践配套设施不足,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也阻碍了畜牧兽医专业学生专业水平的提升。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一毕业就能胜任工作岗位的需要,因此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改革必须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根据就业需要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理论性的知识转化到实际应用之中。但中职院校存在校内、校外的实训场所缺乏,实践教学设施不足,试验设备更新慢面临淘汰等问题,不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1]。此外,还存在教材改革进度缓慢,课程设计方面脱离实际等问题,比如教材中的设施设备跟不上实际试验设备的更新速度,课程设计中理论课和实践课分开轮流上等。
2.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措施
2.1培养学生对畜牧兽医专业的学习兴趣
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只有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独立思考、认真实践,才能激活课堂,从而提升课堂学习效果,提升自身专业技能。但是中职学校的学生一般文化知识基础不牢,自信心不足,缺乏好的学习方法,面对家长和学业的压力,往往容易出现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目标不明确等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首先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少批评、少指责、多赞美、多鼓励,帮助他们建立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努力激发他们的潜能。其次,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采取故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创设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比如,在进行《动物药理与毒理》课程中“药物的作用”的授课时,为了使学生对药物作用的表现形式和不良反应能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就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师提前准备好相关的视频和图片,授课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以探索的形式进行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呆板的理论变得生动形象,也可以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这种教学方式得出的结果学生也会印象更深刻[2]。
        2.2优化课程设计,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的开设目的是为了培养实用型的技能型人才,但是学生毕业后面对工作往往会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甚至觉得在学校的学习根本没有用处。所以必须打破传统的理论实践不对等的教学模式,优化课程设计,以技能培训为主题,以实际应用为教学目标。在课程设计方面,以专业技能为基础,以实践教学为重点,结合行业需要进行调整,形成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具体教学中,要缩短岗位与课堂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提前熟悉岗位环境,强化职业技能。例如,养鸡课,教师可以结合所学习的理论知识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做方案,包括鸡品种的选择,养鸡场的选址,养鸡场的整体布局,需要采购的设施设备,人员的配置,免疫程序等等[3]。方案做出来以后大家互相交流不足,对方案进行完善,然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去实际的养鸡场进行点对点的学习,使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
2.3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实践出真知,要想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就必须切实深入到实践环节,在实践中演练,在演练中创新和完善。因此,学校要为学生积极创造实践学习的条件,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比如,可以在校内开设实验室,配备完善的实验设施,用于专业课系统知识的的强化和实践。也可以与校外的正规养殖场建立联系,让学生实地参观考察学习,学习别人先进的管理经验,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常见的有哪些问题,不同的岗位设置有什么样的要求,让学生能够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同时明确自己应该提前做好哪些准备。学校也可以积极和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或者校企办学的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实习训练,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为他们的就业提前做好准备。同时,学生在实训的同时可以提前感受真实上岗的工作氛围,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有利于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
3.结语
实践性教学对于锻炼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具有很大帮助。因此,中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的改革,优化课程设计,积极为学生创造实践学习的条件,使学生能够将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技能,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赤美.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教学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13):104.
[2]肖忠波,李艳凇.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探究[J].职业,2018(10):38-39.
[3]韩伟,张凯.如何构建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33(03):2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