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玮 孔俊杰 邰冬寅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摘要】随着近年来社会新兴企业的不断涌现,社会上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人才市场对就业者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掌握基本的技能,还要求他们思想政治水平处于较高水平,要求他们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是论述当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存弊端;改进策略;人才发展
高职院校的主要培养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技能,能够实现社会就业的高素质人才。在新课改背景下,不仅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好文化基础,能够熟练操作具体设备的人才,还要求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要求他们的道德意识不断提高,能够具有较好的服务和奉献精神,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这个竞争压力较大的社会中取得心仪的就业单位,同时,具有较好的道德水平也有利于他们以后更好地发展。
一、当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弊端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过于固化
随着素质教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都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课时,更加注重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很多高职院校仍然采取那种应试性的教育理念,即:他们认为高职院校的设立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就业。所以院校里都是开设与实训以及专业理论知识相关的文化课程,他们没有真正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综合素质以及帮助学生更好就业的作用。这样就导致素质教育推进缓慢,高职学生的综合道德素养得不到很好的提升[2]。
(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高职院校的很多学生是文化课成绩不好,想要通过高职院校的学习来掌握一门技能,满足自己去社会参加就业的要求。同时,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来自不同的生长环境,因此,他们的性格、学习能力等均存在较大差异。另外,高职阶段的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他们思维活跃,对很多事情有着较大的探索热情,但是他们还没有形成比较稳定正确的三观,因此,极有可能在校外丰富生活的诱惑下,失去学习兴趣,沉迷于上网甚至打架斗殴。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停滞不前,取不到较好的教育效果,无法引导所有的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态度,不利于他们的日常学习和就业。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全面
一般专职院校侧重培养学生专业操作能力,觉得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可有可无,这就导致教师也不会去思考本校学生实际存在的相关心理问题,自然做不到选择性教学,不会起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作用。
最后,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师,一般把帮助有心理疾病的个别学生解决问题作为课程重点,很少做到把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来面向全体学生并促进全体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积极的心态[1]。
二、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策略
(一)高职院校要更新教学理念
为了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学平台的构建,更好地提升高职学生的道德素养,相关的高职院校必须要树立思想政治素养也同等重要的教学理念。要通过设立公共政治课教研组以及相关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来促进校内各科课程对思想道德的渗透教育。在顶层设计中要把思想政治课纳入学校的课程教学计划中,要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思想政治课程的管理,设立相应的教学效果奖罚制度。学校要从各个方面提升思想政治课的地位,在全校内形成一种德育素养必不可少的理念,这样才能使具体的教学工作更加重视德育教育。
(二)不断创新高职学科设计
为了让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高职课程,更加积极地去探索德育内涵。我们必须不断对课程设计进行创新。要从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案。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在高职各科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化教材背后的道德因素,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有效引导他们形成正确三观,还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3]。
(三)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素养
要真正改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我们必须从学生本身出发开展策略。我们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要鼓励学生树立信心,要引导他们认识到自我的价值,鼓励他们为社会做出贡献,让自己发光发热。同时,我们还要及时纠正他们现存的错误思想,杜绝不良学习习惯和不良生活态度,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培养他们的意志力,要鼓励他们坚持良好的习惯,促进他们的更好发展。
(四)家长要开展家庭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学生的很多行为都是家长日常表现的映射。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家长必须要注重日常家庭教育,营造积极的家庭成长环境,要注重日常言语和行为的规范性,同时,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双方共同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
【结语】
为了更好地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我们必须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分析具体的原因,开展针对性的改进策略,注重从学生角度出发开展课程设计,还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徐君.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以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无线互联科技,2019,16(23):158-159.
[2]涂维民,刘燕平.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目标、课程改革及评价体系初探[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05):121-125.
[3]汤苗苗,王东瑾.疫情背景下高职学生就业策略探索——以湖北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40(04):33-36.
[4]王红瑞.陕西省44所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7,33(11):1035-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