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靓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伯温中学 浙江 丽水 323900
摘要:“以导促学”是导学案设计的初衷,在各科教学中,有效借助导学案开展教学,能促使学生在老师无形引导下,自主开展课前预习与自学,进而到达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对于导学案,合理的内容设计,有效的组织实施,对提升导学案应有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以初中科学教学为例,在概述导学案的内涵、原则及实施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借助导学案优化初中科学线上教学的策略,对一线教师更好的借助导学案开展线上教学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引言:近年来新课改在全国范围内,有序深入推进,与新课改相关的教学内容及模式改革也在各地开展起来,其中导学案引入教学便是一个重要的体现。那么,何谓导学案呢?导学案设计的原则是什么呢?如何借助导学案优化初中学科线上教学的效果呢?对于这些内容,本文将进行如下论述:
一、基于线上教学中借助导学案开展科学教学的概述
导学案作为一个教学新模式,其在设计方面有着一定的要求,引入课堂教学更有其独特的优势。下面,对导学案的内涵及编写原则和融入初中科学教学的意义简要阐述如下:
1.导学案的内涵及编写原则
导学案是指授课老师在对学生学习现状了解的基础上,依据课标要求及教学内容需要,对每一课时在授课之前为学生编制的助学方案,其通常在新课前1至2天发给学生,让学生按照导学案的要求及问题去提前预习新课,并依据预习所得解决相关问题。
为了提升导学案的实施效果,授课老师在导学案编写时,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具体如下:(1)主体性原则。导学案设计者是授课老师,但是面对的对象却是学生。所以,在导学案相关内容及问题设计时,应该立足学生原有知识状况,进行导学案的内容及相关问题的设计,而不能只考虑教学的进度和要求,忽视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总之,导学案设计时应该立足学生本身,符合学生现状,做到“适合、适度”。(2)阶段性原则。在导学案设计时,应考虑到学生心理接受能力, 设计从复习巩固、基础梳理、重点突破、问题解答等都应该由浅入深,难度具有层次性,阶段性,以更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3)探究性原则。导学案设计主要由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完成,若内容设计过于呆板和机械,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所以,为了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进行自学,导学案内容设计时应该富有探究性,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初中科学“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节内容时,作为老师在进行导学案设计时,可以设计一个动手操作的实验环节:让学生利用生活中易见的物品如盒子、直尺、水等物品,去动手探究声音发生的特点及如何停止的。通过学生的课前初步动手探究,学生很易发现这样一个道理:声音产生与物体的振动有关。然后,老师再可以在导学案中设计相关问题予以巩固,提升学生对实验探究获得的原理的认识。
2.导学案融入线上初中科学教学的意义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将导学案融入线上教学,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借助导学案,利于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老师在课前进行导学案设计,并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完成相关要求。在导学案完成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导学案中的学习记录,知道学生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哪些知识还存在问题,这样老师在讲授新课时,就可以有的放矢,重点讲解学生在导学案中遇到的问题和不明白的困惑,进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2)借助导学案,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一般课前练习相比,导学案在内容设计方面具有明显的指向性,问题难度设计具有层次性和探究性。这样学生就很易在导学案的引导下,有序有效完成相关基础问题,积极探究一些富有创造性的问题,让学生开学快乐的学习,进而提升学习的兴趣。(3)借助导学案,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导学案通常会在新课内容前1至2天发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完成。这样就给学生留有较充足的自主探究和学习时间,学生可以依据导学案的要求,主动与同伴进行合作探究。经过学生间的探究、讨论、交流等过程,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便很容易得到提升。
二、借助导学案优化初中科学线上教学的策略
线上教学已经成为疫情下一种新的授课模式,为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有效将导学案融入线上初中科学教学中,显得必要且可行。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认识,就如何借助导学案优化初中科学线上教学效果,提出几点策略:
1.注重导学案编制,提升线上以导促学的效果
导学案是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的方案,其设计的质量状况直接关乎导学案应有“以导促学”效果的发挥。所以,作为老师在利于导学案开展教学时,应该重视导学案的编制,切实按照主体性原则、阶段性原则以及探究性原则进行导学案编制,以提升线上以导促学的效果。为了让孩子更好的借助导学案开展自主探究学习,笔者是这样做的:
第一,重视导学目标制定,促进学生有目的学习。在导学案中导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有目的学习的保证。例如,在学习“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这节内容时,笔者依据课标及初中生现有学习基础,制定了一下三个导学目标:(1)观看中国气候分布图,了解中国气候的主要类型及分布。(2)会借助一定气候资料与图表信息,对我国西部的干旱气候以及南部的季风季候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3)了解影响我国的常见气象灾害如寒潮、台风、洪涝等灾害的成因及对应的危害。通过导学目标的制定,让学生对这一节内容学习具体要达到什么程度,做到了心中有数,利于学生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自主学习。
第二,设计有梯度性的问题,促进学生循序渐进学习。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对此,作为老师在导学案内容设置时,应该有意识的让导学案前后问题间设置有差距富有梯度。例如在学习“光的反射和折射”这节内容时,关于光的反射内容学习,笔者设置了如下问题:
问题一:阅读图1,了解有关光的反射的相关概念。
.png)
问题3:依据反射的规律,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夜晚的时候,处于暗处的人能看到亮处的物体吗?其原因是什么?
(2)在白天的时候,处于明亮处的人能看到暗处的物体吗?其原因是什么?
通过这些难度有差异问题设置,可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去认识问题,进而对光的反射相关知识做到较为全面的了解。
第三,设置富有探究性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初中科学课上有很多探究性活动和适合学生进行探究的知识,作为老师在设置导学案时,就应该将相关可以由学生自主开展的探究活动留个学生,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开展,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小结:导学案是一种新型的授课模式,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有针对性进行自主学习。作为老师,在当下的线上学习中,应该充分发挥导学案的导学价值,通过注重导学案编制,提升线上以导促学的效果;实时发放导学案,让学生明确线上学习要求;开展导学案答疑,切实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等策略,以优化线上初中科学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殷海燕.科学备写学案,巧妙使用学案[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