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训练中运动疲劳的诊断与恢复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20期   作者:施培成
[导读] 运动疲劳是体育训练中非常常见的现象,但是运动在运动疲劳中还坚持运动,
        施培成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美发中学  邮编362800
        摘要:运动疲劳是体育训练中非常常见的现象,但是运动在运动疲劳中还坚持运动,不仅会影响训练的效果,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更甚至会影响到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本文主要是对在田径训练中产生运动疲劳时的及时诊断进行分析,如何有效地解决运动员在出现运动疲劳时快速恢复,主要目的是提升运动员的训练质量、保证训练的安全性。
        关键词:田径训练;运动疲劳;诊断;恢复
        引言:在田径运动中,为了能拿到更好地成绩,离不开科学有效的训练方式,只有通过不断的训练,追求卓越的态度,才能在田径场上有所突破,基于运动连续训练的角度来分析,对于运动员乃至整个田径训练来说,运动后的恢复环节已经超越的田径训练的程度,展现出现今体育运动对于恢复环节的重视程度。如何科学高效地展开运动训练过后的恢复环节是现今田径训练以及所有体育运动中的难题,本文就如何科学有效地对田径训练中运动疲劳的诊断与恢复中来进行探讨。
一、田径训练中运动疲劳产生的原因
(一)什么是运动疲劳
        对于运动员来说,参加训练或比赛是常有的事,当训练和比赛负荷超过与机体承受的能力,而产生的暂时性地生理机能减退现象,是运动员为了提高运动成绩而进行大运动量,高强度训练所引起的身体机能变化。这就是经常所说的运动性疲劳。产生疲劳是训练的正常反应,疲劳大体分为肌肉疲劳、内脏疲劳、神经疲劳。肌肉疲劳体现在肌肉力量下降,收缩速度放慢,肌肉出现僵硬、肿胀和疼痛,动作慢、不协调。神经疲劳主要体现在反应迟钝,判断错误,注意力不集中。内脏疲劳则是呼吸变浅变快,心跳加快等。研究证明,运动员提高体育成绩的两个条件就是运动训练的科学性和恢复手段的有效性,由此可以看出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重要性[1]。
(二)高强度训练
        田径运动员为保持成绩需要进行在赛前进行大量的运动练习,但并非训练次数过多就是增加成绩的最好办法,相反的是,运动量过大则会使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损害,影响健康,田径运动员的高强度练习主要还是针对于无氧练习以及大量的有氧练习,无氧练习主要增加田径运动员的爆发性,例如,在进行100米短跑,举重,跳高等都是考验运动员的爆发性,无氧运动训练运动员的爆发性,有氧运动则是增加运动的耐力,比较常见的就是田径训练中的中长跑;训练过程中会导致运动员出现酸痛感和不适感,这种不适感的出现是预警现象,如果在下次运动时恢复就不算是运动过量,相反,才被称为运动过量。
(三)日常生活与身体因数
        对运动员;来讲影响其训练的主要原因还有自身的身体机能,这是支撑运动员是否具备参加训练的基本要素,主要是要借助饮食来维持身体机能的运作,在进行运动训练时,会消耗大量的体力,这时就应及时补充水分来维持身体机能。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虽然强于一般人,但是运动员在休息时间不够充足时,或者身体没有恢复到原先的状态也会加剧运动员的身体疲劳状况,又或者是训练的不合理性,超出了运动员的承受范围,饮食的不规范性,不合理也是影响运动员身体疲劳度重要环节,当合理地进行饮食搭配,补充身体所消耗的养分,才能减少运动疲劳的发生[2]。   
二、田径训练中运动疲劳的诊断方法
   田径训练要想提升自身的成绩,首先应当正视运动疲劳,要想消除运动员的疲劳度感,应当促使运动员除身体外的多方面恢复,达到常规水平,如何有效对运动疲劳进行有效的诊断,主要方法如下:
(一)生化指标检验
        生化指标检验是指用生物或化学的方法对人进行身体检查,主要体现在能够准确标准的判断运动员的身体状况,通过对血红蛋白指标、唾液、血乳酸、血尿素、尿胆原等对身体内各项指标进行检查按照相应的测定标准来明确运动员是否处于疲劳状态[3]。


(二)生理指标测定
        生理指标测定是指衡量人体生理健康是否标准,是诊断运动是否疲劳的一种有效办法,测定运动员的脉搏,形成曲线图,观察脉搏的平稳程度,如若出现异常则说明现在运动员处于疲劳状态,测量运动员的血压,如果血压水平不正常,则提示运动员处于运动疲劳的状况,甚至处于疾病状态,其中测量方式还包括体温、心率等。如:正常体温36-37摄氏度,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钟等,并用一判断运动员是否运动疲劳。
(三)主观感觉和中医诊断
        运用主观的感觉,通过医务人员、教练员、运动员自身的角度进行分析,判断运动员是处于运动疲劳的状况,对运动员相应的运动负荷量下所呈现的出的心功能,耗氧量以及新陈代谢情况进行判断,从而分析运动员是否出现了运动疲劳的情况,另外还可以采用中医的方法急性诊断,通过传统的望闻问切方法,对运动员的精神状态,声音,形态等进行观察,并通过询问,切脉等方式对运动员的身体状态进行判断,以及是诊断出运动员是否处于运动疲劳的状态[4]。
三、田径训练中运动疲劳的恢复措施
(一)运动后的机体能量恢复
        运动后会消耗大量的身体机能,对于一名专业的运动员来讲,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机能才能确保训练时的万无一失。在实际训练过程中运动员会消耗大量的能量,需要及时进行补充,因此对于运动员的能量补充中应当基于运动的训练安排及特点进行补充。在饮食上应当从日常做起,严抓饮食规范,在饮食上严格要求运动员按照营养师制定的用餐标准,注重运动员的营养搭配,特别是对于身体处于发育阶段的青少年运动员,杜绝高脂肪和高热量食物,此外,在进行运动后,尤其是短时间。高强度的运动后,可采用高糖膳食让身体肌糖元迅速补充,避免在运动疲劳中产生的二次伤害[5]。
(二)运动后的理疗按摩
        中医的理疗按摩也是消除运动疲劳的有效方法,可以在运动员运动过后,通过合理的理疗按摩,以加快血液的循环,保证肌肉中的乳酸和代谢废物能及时清除,避免出现肌肉酸疼的现象出现。在按摩过程中可采用全身按摩和局部按摩相结合的方式,以求最大程度上缓解运动疲劳带给运动员的危害,在按摩过程中应当注重角度和力度,避免力度过大对运动造成损伤,按摩室应当在较为安静的位置,同时也给运动员提供休息时间,在比赛之前也可以进行局部按摩,保证运动员的实力百分百地发挥出来,基于人体素质的不同,按摩手法应当结合运动员的身体情况,每周可进行一次,确保运动员及时有效的从疲劳状态中恢复过来。
(三)重视运动员的日常作息
        睡眠是消除疲劳、恢复状态的最好方法,充足的睡眠不但保证运动员的快速地从运动疲劳之中恢复过来,睡眠过程中,能够氧化和排出代谢物,将大脑从运动中的兴奋、紧张的感觉中解放出来,使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从而降低
运动疲劳后的不良反应,保持睡眠的舒适和安静也会促进体能的恢复,同时应当及时与运动员进行沟通,如若身体出现不适现象,应当及时调整,减少运动疲劳,以提升训练效率和训练质量。
        结语:田径运动员在取得成绩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接受大量的田径训练,在高负荷的训练当中,运动员容易产生运动疲劳的状态,影响运动员的身体状态和训练质量。这需要在明确运动员在产生疲劳原因的基础上,以科学有效的方法来诊断,进而确保了解运动员的身体状态,通过合理的恢复手段来恢复在运动中产生的运动疲劳。为保证运动员的训练成果高效性,除了正视运动疲劳还应树立起正确的运动员观念,严格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发生,确保运动员的训练质量。
[1]侯珏文.?田径训练中运动疲劳的诊断与恢复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20(02):177-178.
[2]白明.?田径训练中运动疲劳的诊断与恢复[J].?池州学院学报,2013,23(03):108-110.
[3]张峻熊.?田径训练中运动疲劳的诊断与恢复分析[J].?运动,2016(15):25-26.
[4]王长浩.?河北省业余体校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与预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5]鲍强.?论田径运动员训练的恢复与自我监督的手段和方法[J].?运动,2013(02):24-25.
作者简介:姓名(施培成1969、08岀生),性别男,民族汉,职称高级七级,籍贯:福建省泉州市,本科学历,上海体院体育教育专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