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雷蕾
福建省晋江市平山中学 福建 晋江 362200
摘要:本文重点阐述运用水彩画意境之美提升中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首先运用文学诗歌、散文等与水彩画结合创造意境之美,提升中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其次引导鉴赏水彩画名家作品意境之美,提升中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接着谈引导学生实践体验水彩画意境之美,提升中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然后谈运用写生创造水彩画意境之美,提升中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最后运用音乐乐曲与水彩画结合创造意境之美,提升中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关键词:水彩画意境;提升;审美创造能力;
审美创造能力是人在审美中能动创造的能力。审美创造力也是人的创造力中的一种基本能力,表现于审美感受力、判断力、概括力、想象力、审美意象创造力等形象思维能力和艺术意象、意境创造力、艺术表现力以及审美评价的分析综合力等方面。学校的美育应该如此来培养学生,中学美术课应把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放在第一位,本人多年从事中学水彩课教学,有很深的体会,觉得水彩课开展对于提升中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特别是运用水彩画意境之美可以提升中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在多年的实践课中,探究意境之美在水彩画中的表达,从中研究了意境美与审美创造能力提高有着密切关系,尝试了运用水彩画意境之美来提高中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效果明显,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提升学生的审美的创造能力。我有以下体会:
一、运用文学诗歌、散文等与水彩画结合创造意境之美,提升中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中国的历代诗歌、散文是相当丰富的,意境也很美,往往直抒胸臆,在引导中学生感受水彩画意境之美时,可以适当地加以运用,不仅丰富学生的感官,而且可以提升中学生审美创造能力。比如在上水彩风景命题画创作第一课时,我在黑板上写出了几句中国古代著名的诗词,这样的经典名句耳熟能详,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等等这样的经典诗词,让学生们先在心中联想一幅美丽的水彩风景画,然后把心中的创意画面用铅笔草稿给绘制出来。任务布置下去后,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把心中所想用草稿勾画出来,同一题目展示了不同的勾想,所呈现的美的形式是不同,有的构图上有大胆创新,有的在造型上强调夸张、变形,有的在黑白灰层次上别具一格等等,这些联想的画面产生构图草稿提升了他们的审美创造力!我想这为下一次的实践命题风景水彩画作了良好的铺垫。
二、引导鉴赏水彩画名家作品意境之美,提升中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在上水彩欣赏课时,一般先让学生欣赏水彩名家的作品,感受水彩画各种各样的意境之美,比如在给高二年学生上水彩欣赏课时,我充分展示了国内外水彩大家的作品,其中水彩大家刘寿祥风景系列作品带给了学生无限的美的享受,美的意境让他们叹为观止。还有水彩画家柳毅,他是国内运用水彩技法画芭蕾舞演员画的具有诗意的大师级的画家,他非常擅长利用水彩湿画法创作出水淋淋、灵逸洒脱、虚实相生、空蒙秀美、轻灵隽永的艺术情趣和朦胧美意境,这此作品的展示给了学生唯美的审美意境享受。
在水彩课上,我一方面引导学生欣赏,一方面提出问题:水彩如何利用相应的技法创造出我们想要的意境?怎样运用名家水彩中的美的意境来为我们画面所用?怎样创造出各种美的意境?或意境之美的种类还有哪些?以这些问题让学生分组探究讨论,学生们提出了很多大胆的设想,新颖有趣,为下一节课做了很好的准备。他们还提出水彩画的肌理也可以创造别具一格的意境,可以利用“水迹”来表现独特的意境,他们在课上研究了当今国内水彩大家赵云龙的水彩作品《大海的呼唤》这幅画,发现了天空的色彩就是适当巧妙运用水迹来达到特别的意境之美,不仅产生出巧夺天工的艺术魅力,而且化平淡为神奇,带给人如入仙境般的意境,让学生们深切地感受到水彩画的美,学生们在探究时认为水彩画的意境之美的风格有很多样式,如宁静之美、豪迈之美、空灵之美、清新之美、朦胧之美、清澈之美、厚重之美等等,这无疑是发挥了学生审美创造力,为了创造这种审美意境,可以将中国画强调的笔墨与意蕴的理念与西方绘画重形色特点注入到水彩画中,建构起水彩艺术语言多种形式的审美特征。同时结合水彩画的肌理特点,提升水彩意境之美。在这种探究名画的过程中,极大地提升了中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三、引导学生实践体验水彩画意境之美,提升中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水彩实践过程是引导学生提升中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的关键,我多以示范引导和学生亲自实践体验为主,示范一张水彩风景画时,我注重画面意境的表达,比如在示范田园水彩风景画时,我画了四张小色稿,分别营造的是清新洒脱式、婉约朦胧式、闲适空灵式和宁静典雅式风格,拓展了他们审美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他们也跃跃欲试,准备大干一翻!在他们实践体验阶段,他们利用前面画的色稿和研究成果,在他们的水彩画中,大胆运笔,注重形色、肌理等创造了完全不同的田园意境,没有一张相同,学生们发挥了自已的想法,创作出了各种各样意境不同的田园水彩风景画。这样的实践教学无疑是提升了中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四、运用写生创造水彩画意境之美,提升中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在我的水彩系列课程中,写生课是必不可少的。在给学生上写生课时,我更多让学生观看眼前的风景,感受此时此刻的意境之美,深深体会风景与人的对话之美,例如让学生观看绚丽的天空、浪花飞溅的大海、坚硬的岩石、斑驳的土墙、柔嫩的花瓣、纹理条条的山岩,梦幻的水乡烟雨、这些蕴藏着深层内涵感觉就产生了意境之美,例如校园里的岁月沧桑变化的木板,石子路也是可以让人产生暇想,体会其意境之美,引导学生如何将这些感觉表现在写生当中,在写生实践中提升了中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在水色交融中展现水彩画竟境之美!
五、运用音乐乐曲与水彩画结合创造意境之美,提升中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音乐与美术是姊妹艺术,在水彩课中,我常利用音乐乐曲来增添水彩画意境,简直妙不可言!有时将名家水彩风景与适当的音乐相配,让学生感受其作品意境之美,比如在教学生欣赏我国水彩大家黄铁山先生的风景作品时,我用《平沙落雁》和《潇湘水云》等古琴曲来配乐,增添了水彩画的空灵之感,视听结合的形式刺激他们的感官,易于丰富学生们的审美体验,启发他们的审美创造潜力,另外在引导学生创作水彩风景画作品时,一边播放听优美的纯音乐,一边让学生们画画,伴着如此悠扬动听的乐曲,成功地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灵感,学生们激情澎湃,创作出了一幅又一幅的有意境的水彩画,真是异彩纷呈,这种将音乐乐曲与水彩画结合的形式有效地提升中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总之,中学水彩课中运用意境之美学可以提升中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水彩画本身变幻神秘,流光溢彩,是一个灵性很强的画种,水彩画更善于抒发情感,讲究情调、情趣,追求画面的意境,用意境之美反过来促进中学生的审美创造力的发挥,符合新课程标准中美术核心素养,引领学生终身学习,形成终身美学修养!
参考文献:
[1]如何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新能力——以水彩画教学为例[J].侯秀娟.文教资料.2014(01)
[2]谈中学美术课水彩画的教学[J].李彦芳,李小利.新课程(教师).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