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聆听 用爱滋养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20期   作者: 林海珍
[导读] 多一份尊重,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善待学生、关爱学生
        林海珍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齐贤中学   312065
        摘要::多一份尊重,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善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教育中善于挖掘问题学生的闪光点,巧妙设计进步的阶梯,让他们尝试成功的喜悦;良好的心理氛围是学生健成长的保障,是学生进步的一个前提。
        关键词:梁晓丽,问题学生、爱、自尊
师爱是一种高于友爱、异于母爱的最伟大最纯洁的爱。我始终坚信,没有师爱,就没有教育。多一份尊重,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善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修养。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我认为一个老师必须热爱学生才能教好他们,无论他们是问题学生,还是学困生,都无时不刻需要老师的关爱。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一直告诉自己要把师爱融入到班集体,让教育搭借无微不至的爱的快车进入学生的内心深处。
一.用心发现“问题”源,用爱熔化“问题”
在我班上,有一名女生,她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怪”。初一开学第一天,其他的学生都穿着干净整洁,落落大方,只有这位女生衣服很脏,而且不太合身,头发也乱七八糟,那一天我按照学生们的身高给他们排位置,在排队时,很明显地发现其他学生都有意避开这位女生,不愿意和她成为同桌。后来经了解,这位女生名叫梁晓丽,在小学时就“大名鼎鼎”,她成绩几乎为零,平时从不做作业,而且小学班主任时不时要去找她这个人,她有时躲在楼梯旁的小房间里,有时会独自一人在操场上玩沙子,有时会待在厕所里,更可怕的是她还会躺在教师的私家车下面…几乎全年段的学生都认识这位学生,并称呼她为“丽姐”。小学班主任对她的评价是“轻微弱智,要偷东西”。我不仅有点担心,心想着这肯定是一个让班主任的头痛的学生,也觉得自己很倒霉,怎么会摊上这么一位“大神”。
问题果然接踵而来,首先是没有学生愿意做她的同桌,原因很简单,她头上长满了虱子,怕她头上的虱子跳到自己的头上,这确实是个问题,我也没有想到如今这样好的条件下,还有学生长虱子,为此事我和她妈妈沟通过,但都效果不佳,针对这些情况,我总是利用课间或自修课期间耐心地和她交谈,有时先给她吃点水果,糕点、糖果等,然后慢慢教育她,我发现和她家长沟通,还不如我自己教她如何变干净,如何保持清爽,同时让她明白上课要保持安静,要遵守课堂纪律。渐渐地我发现她身上发生了一些变化:有一个星期一早上我发现她头发剪短了,整个人也看起来精神不少,也不再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周边的同学不再排斥她了,也开始慢慢接受她了。
   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关心,可以开启学生的心灵,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体验到教师的温暖。我们班主任只有对问题学生倾注真诚的感情,问题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在爱的氛围中取得进步。
二、积极捕捉“闪光”点,用心促其“闪烁”
梁晓丽虽然学习习惯差,成绩不太理想,但她并不是真正的弱智学生,有些事情她比班上的很多学生都要做得好,只要有这种情况发生,我都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她。 比方要求学生交饭钱,班上总有那么两三个同学要忘记,但她从不会忘记,每次都是在规定日期上交,我经常拿这事来表扬她,夸她记性好,那时她脸上就会露出开心的笑容。每次轮到她做值日,她都会认真完成,而且她的搭档傍晚要上竞赛班,傍晚的值日工作都是她独自完成的,从不给班级扣分。我特意为她设计了进步的阶梯,以一个星期为一个阶段,查看她一星期所取得的进步,并给予一定的加分和表扬。
        每次看到为她设计的进步阶梯,看到她一天天地进步和成长,我由衷的为她高兴。我也认识到像她这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比较微弱,容易被一些消极因素掩盖,有时甚至一闪即逝。

关键在于我们老师是否善于发掘,能否敏锐地发现他们身上有价值的东西:作为班主任我们应细心观察,努力发现他们关心集体、热爱劳动、积极参与活动等方面的可贵之处,从而使他们不再格格不入,融入到班集体,最后达到转化的效果;我们要看到这些学生身上的长处,恰当地运用宽容,给学生一个自省的空间,一个反思的余地;我们应积极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的长处在集体活动中得以充分的发挥,并以此为契机,激发他们的荣誉感、自尊心和上进心;我们还要在班级中能巧妙设计进步的阶梯,让他们尝试成功的喜悦。
三、.善于呵护“自尊”心,精心滋善“成长”
     正到我对她的改变感到高兴时,事情又发生了变化,从这学期开始,她迟到的次数越来越多,我每次打电话问她妈妈,她妈妈总回答说不知道,说她自己在上班,都是让梁晓丽自己骑自行车来上学;而且她不来上课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今年四月份的一天,她又到点了还没有到校,我便打电话,向她妈妈了解情况,她妈妈的回答是家里有事请假一天。第二天,梁晓丽来上学,课间她来我办公室递给我一个电话号码,说这是她爸爸的电话号码,以后联系都要和她爸爸联系。我顺便问了一句为什么不能和妈妈联系了,她的回答是妈妈的电话号码换了,我也没有多想,就在自己的手机里存入她爸爸的号码。到了放学时间,一个中年男子来到我的办公室,自称是梁晓丽的爸爸,他告诉我,他和她妈妈昨天刚离婚,以后有事要和他联系,梁晓丽判给了他。并告诉我梁晓丽自尊心很强,不要在告诉其他同学这件事情。这时我才了解到,我们眼中的问题女生其实也是一个十分要强的学生,小学时候,尽管家里条件比较差,她也不要学校的补助,她觉得难为情,由此可见她自尊心十分强,包括她没有在我面前直言父母亲离婚之事也能说明了这一点;她也是一个十分有是非感的学生,在她妈妈和她爸爸离婚时,她十分肯定是她妈妈的错,依然选择和她爸爸生活在一起。
        这时我深刻体会到,班主任不能仅仅看到学生在校的情况,还要深入他们的家庭,每一位问题学生背后都或许有一个问题家庭,在我的心目中,梁晓丽是与其他学生有点不同,但不曾想到她的家庭也是有点不正常的。这就给我们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入沟通,给予关爱,尊重学生,重拾信心。我决定用我的爱去感化她,去抚慰她受伤的心田。考虑到她人缘关系极差,我将她的座位安排到一些性格开朗的女学生中间,并且在班上组织一些活动积极营造一种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互相包容的氛围,坚决杜绝出现恃强凌弱的现象的发生,也让大家感受到我对梁晓丽的重视,从而慢慢转变思想不再欺负她,不再歧视她,直至接受她。
        所以我们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稚嫩的心灵,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心,用人格的力量去启迪他们的心灵,用爱心去融化他们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关爱、尊重和期待,从而渐渐恢复了自尊与自信,这是是学生取得进步的前提,也是我们老师进行教育教学的先决条件。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的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转化问题学生。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才会愉快地接受教育,改正自己的缺点。只有我们去关心爱护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对他们无私的爱,他们才会做到把你当做他人生路上的指明灯,他们才会真正的把你当作良师益友,去聆听你的教诲,坚定不移的跟着你教育的步伐一直走下去。班主任可以说是多重角色集一身的人:他既是老师,又是益友;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真诚的爱是教师取得成功的法宝,也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基础,把学生由被动接受教育,转化为主动接受教育。多一份尊重,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善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
          参考文献:《新课程学习理论》2012年05期
                   《学周刊》2011年19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