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电费回收风险预控管理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6期   作者:刘嘉慧
[导读] 近几年来,受惠于电力市场的蓬勃发展,各类供电企业的经营规模逐步扩大,用户基数也逐年攀升。
        刘嘉慧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大余县供电分公司  江西  赣州 341500
        摘要:近几年来,受惠于电力市场的蓬勃发展,各类供电企业的经营规模逐步扩大,用户基数也逐年攀升。但与此同时,用户信誉度变化、业务管理制度欠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也日益尖锐,对供电企业电费回收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造成了阻碍。
        关键词:电费预收;风险管理;行业规范化;分析
        引言
        一、背景
        电费回收是电网企业面临的重大风险,如何对电费回收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和防范是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预收电费是一项有效的规避电费风险的有效手段,但回收的方式不当会有外部监审风险。因此,需要对预收电费增长动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电费回收风险防范策略。
        二、预收账款增长的动因分析
        (一)预收账款增长的动因
        1营销费控系统的完善
        该系统对电力用户进行实时的提醒、预警、停电及复电等指令。根据营销策略设定相应的预警和停电的阈值。营销费控的完善有效地对用电行为进行实时的控制,改变了用户的缴费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预收账款的回收。
        2电网企业收益质量的提升
        整个电网企业在管理创新、信息化升级等过程中的投入,使得对各个部门有一定的溢出效应,所以出现收益质量的增长。
        (二)同其他行业的预收账款水平的比较
        不同行业预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率。从选取的样本企业计算得到:装备制造业平均值为7.46%,高科技企业平均值为5.49%,能源行业平均值为4.96%,通讯业平均值为13.46%,地产公司平均值为104.11%。供电企业的行业特性使介于重资产和技术含量高的特点的,湖南省电力公司的预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介于重资产行业——房地产行业和重技术的行业之间,与通讯行业的预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水平大体相当,从行业特性上看说明湖南电力公司的预收账款的水平使适中和恰当的。
        三、电费预收行为相关法理分析
        (一)电费预收相关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电费的最终核算是以用电计量装置为准,通过抄表、核算、电费发行等过程进行结算。相关法律也明确规定收取电费应该按计量装置记录为依据进行。预收电费本质上是供电企业对用户的一种负债。
        如果供电企业有确切证据证明用电客户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供电企业采取预收电费方式来或提供如担保或抵押等保证行为。如果用电客户不预缴电费或提供其他担保,供电企业完全可以依据《合同法》第六十八条行使不安抗辩权,及时停止供电。
        (二)预收电费规范化的重要性
        1、规范供电营业管理
        在债权保全方面,对发生用户欠费,需要通过供用电合同与用户协商解决方案,必要是可以使用实物的方式保护电费债权,通过行使债权人的代位权和撤销权实现对相应实物资产的处置。
        2、依托用户信用评级健全电费预警机制
        建立用户的信誉评级机制,根据行业特性、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历史的用电交费的记录对电力用户进行评级,对不同信用等级的用户采取不同的收费策略,尤其对信誉度低的用户,需要建立预警的动态跟踪机制,缩短结算周期,要求提供相应的担保,规避电费回收风险。
        (三)电费回收风险的防范
        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首先,应建立起完备的风险评估与预警制度。要想做好电费回收管理的风险防范工作,就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作为保障。

据此,供电企业一方面应对用电用户的信息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与归类,结合各用户既往的用电水平与缴费记录,分析出用户当前的个人经济能力、企业经营状态等相关信息,并保证数据的及时更新。这样以来,可有效筛选出存在恶意拖欠、违法窃电等风险行为的低信誉用户类型,并对其进行协调、管理与警示。另一方面,供电企业还应做好各缴费基站内软硬件设备的日常检查与故障预警,从而为电费回收活动提供实时、稳定的工具支持。其次,应建立起高效的工作管理制度。供电企业在优化工作管理制度时,必须要重点做好电费回收的前期与后期管理。在电费回收前期,应把各个区域的电费回收工作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身上,并将电费回收情况与其业绩、考核分数挂钩,直接影响其工资收入与升职空间。这样以来,可有效规范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进而避免因人员疏忽发生的风险问题;在电费回收后期,应将工作重心放置在欠费用户用电费用的追缴催收上。此时,必须要保证每一个欠费用户都有专人进行跟进回收,并对催缴能力较强的责任人进行奖励。对于大额拖欠、恶意拒缴的用户,供电企业管理者还应指导相关责任人采取民事调解、法律申诉等手段,进一步提升电费回收的执行力度。
        (四)防范信用风险加强预警
        防范信用风险的主要做法是深入挖掘客户的各类信息,科学完善客户信用评价指标,建立用电信用和法律信用层级的评估分数,全面评估用户信用等级。构建电力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后,设计新型的电费回收预警机制,包括差异化预警、实时化预警和系统化预警,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信用库,发挥更大的价值性。
        供电企业与用户之间是一个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交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客户信誉信息数据,利用大数据相关的技术对客户信誉信息收集调查和风险评估,针对不同的用户进行评价分级,不同的信用等级可以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制定针对性的防范和服务策略,在提高供电服务水平的同时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收益质量。
        在分析电费回收风险时。需要对电费回收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特征的提取类构建相应的分析模型,同时利用典型相关分析对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经分析,与电费回收相关的业务基础特征主要包括行业、行业分类、行业大类、高耗能行业、重要性等级等36个特征。
        电费回收风险防范系统需要构建电费风险预测模型,实现对风险进行量化的识别和评价。优化营销业务中客户管理的策略,具体包括:客户付费方式的选择、结算的周期、预警和停电的阈值、电费债权的保全、欠费如何处置、电费预收的额度。通过对营销业务的全过程多环节的管理实现风险预警,控制经营风险。精益营销策略的维度,对电力用户进行画像,通过风险的评估,改进电力营销工作,采取差异化的电费回收策略和预防措施,做到采用每一类用户一套策略,重点用户每一个用户一套方案的电费风险防控策略,实现客户从新装到销户的全生命周期风险管控机制,实现对电费风险的动态管理。
        (五)营销部门考核方式的优化设计
        考核指标的优化设计,考核的最终目标是一方面预收账款的金额达到一个合理的水平,自然结账率、费控系统的使用的比率;另一方面是实现费控系统的全面的实施,全面推行电费预存的方式;不能以罚代管,如果只是单纯的用惩罚的员工的方式,只能促使采取更偏激更短期的行为。指标要体现服务性和引导性、全面性和系统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六)电费预付费推广的方式
        随着电力市场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电力企业面临的电费回收风险越来越大,管理也更加复杂。推广电费预付费方式,是在“云大物移智”的技术迭代的背景下,电力用户消费和缴费模式改变的情况下,电网企业适应和推动技术发展的一项举措,是当前电网企业售电侧的一次转变。
        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扭转电费回收难、追缴难的负面工作局面,供电企业就必须秉持起全局化的管理理念,既要从外部入手,加强对用电用户的分类与监管,提高文明用电的宣传力度;同时也要从内部入手,建立健全人员培训制度和风险预防制度,以达成服务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双提升。
        参考文献
        [1]电费回收管理现状及风险防范措施的分析[J].张雪,徐志敏.今日财富.2019(15)
        [2]试论大数据技术在电费回收管理中的应用[J].孙文波.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