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晓刚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运城供电公司 山西 运城 044000
摘要:用电需求的增加,使电力工程无论是在规模、数量或质量上都应做出一定改善,但是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与其他工程相比又存在一定的难度,不仅局限在设备环境等较为普遍的方面。除此之外,本身特有的行业性质也增加了施工难度,如果因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管控不到位引发出现故障,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做好施工过程质量管理十分重要。
关键词:电力施工;质量管理;策略研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用电方面的需求也大大超过以往。随之引发电力相关工程的施工建设数量也增加了许多,但是在整个施工控制的过程中,由于电力工程施工与其他工程相比有很大不同,因此在对质量进行控制的过程中,需要有更先进的技术对质量管控难点进行控制,并且在整个施工时,将质量管理作为重点工作来把握。
1 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具有的特殊性质
1.1 施工五要素
1.1.1 人员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施工过程中部分工作由技术工人完成,部分由工器具实施,使用的机具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否则严重影响着整个施工的质量。电力工程施工较为复杂,需要施工人员在专业技能上满足工作的需要,除此之外也要有强大的责任感,出现事故或其他故障时可以及时地对故障源头进行分析,并顺利地解决问题。除了要把握施工技巧之外,也要有基础的电工专业知识储备。
1.1.2 工作环境的要求
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环境有一定的了解,主要原因在于电力工程对施工的部分电气设备安装环境有十分高的要求。一方面会对施工过程中使用到的仪器造成干扰,使仪器在工作时出现障碍,影响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一方面设备安装本身需求的无尘环境要求高。避免大风大雨的天气,可能造成电力线路出现故障,或者粉尘等进入设备不能达到正常的工作状态。
1.1.3 运行设备对质量管理的影响
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各种各样的设备,设备的运行速度以及质量好坏,对施工的收益有很大的影响。工作过程中需要各项设备紧密地配合,因此每项设备都要保证质量是过关的,任何一项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失误,都会对整体产生干扰。
1.1.4 施工过程中材料的选择
施工过程中用到的材料,是保证施工质量的根本,因此在选材过程中,各个方面都要达到标准。例如选材的数量、规格以及性能等。施工过程会分为不同的工期,每个工期在材料选择上都有一定的差异,选择时也要注意把握对材料不同工期的不同要求。
1.2 施工管理的独特性
1.2.1 指施工过程中可能有突发性事故
由于无法对天气等各种外界因素进行准确预判,很容易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突发的天气变化,由于电力工程施工对天气十分敏感,因此一旦达到不可控的状态,就会对整个施工过程以及质量造成巨大影响。例如碰到雨水、潮湿天气时电力设备受到雨水的影响,很容易被烧坏。如果遇到台风天气,线路有被刮断的可能,除了对施工过程中应用到的材料造成影响,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无法得到保证。
1.2.2 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不可控的变化
电力工程施工的部分工序属于一鼓作气完成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保证各个环节都没有问题,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会对整个施工造成影响,导致整个施工项目不得不发生变动。
1.2.3 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复杂性问题
施工过程中有不同的零件以及设备需要安装,因此对设计人员的专业有较高的要求,需要较为全面的专业技能。才能保证在安装以及距离测量方面不出差错,任何一项小小的差错,都可能为整个施工过程带来巨大的隐患。
2 电力工程建设总提升质量管理效率的策略
2.1 做好项目决策和方案设计
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度,主要是由于施工需一次性完成,如果某个方面出现了问题,不容易对其进行再次维修。因此在施工之前,需要对整个方案进行详尽的设计。为了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参建单位主要是做好以下准备。
(1)首先是国家会对施工的工程项目进行审批,这个过程中要对项目进行地址的选择,施工过程中,项目规模的大小、施工所处的环境和利用的设备都会对项目造成影响,因此在对地址进行选择时,要根据需求进行多方面的对比,最终选择各方面都达标的地址。地址选定后将所有的具体信息,都描述在立项报告里,有利于审批的顺利完成。除此之外,在施工之前需要对整个项目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每一种材料在使用之前,都要对其性能有详细地理解,并对原材料做好调研和数据分析,在撰写报告文书时将其填写在内。
(2)进行到方案设计阶段时,设计的主要人员为专业层次高素质人员。设计过程中主要包括两个环节,首先是设计一个大概的施工方案,其次是在该设计的基础上,不断地改善与总结,最后得出一个较为详细的设计。涉及过程中施工单位对设计人员应该有技术上的要求,设计过程中应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流程图以及施工流程的设计,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施工图的设计一定要精准到每一个点,包括每一种需要使用到的线的直径和长度等。与此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如果出现不同的设计角度,需要设计人员进行分析与研讨,最后选择一种最合适的设计方案,施工方案除了要做到准确无误以外,可以良好的应对环境中各种突发的改变也至关重要。
2.2 严格的落实监管工作
设计完成之后,最重要的是将整个设计付诸于实践施工中。施工阶段做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最复杂的一个阶段,需要在各个层面都做到严格把控,避免在工程完成后投入使用时出现问题,造成不可逆性的人员损伤或使用障碍。
(1)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对施工的质量进行监管,具体的管理权力下放到管理人员手中。因此在管理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根据规章制度办事,每项工作需要有严格区域划分,避免工作盲目、错乱。除此之外,由于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工作要求,需要对任务进行精准划分,并分配给指定的管理人员,每天任务完成之后,管理人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与交流,并及时地填写现场记录。如果发现施工过程中有材料或仪器发生问题,要及时地上报给上级组织,直到问题被解决。
(2)工程完成之后,最后一个步骤是对工程完成的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工程一旦投入使用之后,施工单位可定期调派工作人员,对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与跟踪。并不断地与使用方和用户进行交流,解决相关方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积累相应的经验,有利于后期在其他工程设计、施工时,对设计、施工方案进行完善。
2.3 建立领导责任负责制,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案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为使得在施工过程有更加良好的工作状态,首先要保证在责任所属方面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将责任准确地落实在部门或个人上,避免发生出现质量问题后部门至今相互推诿的情况。除此之外,要保证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部门之间很好的沟通与交流,在沟通过程中可以发现工程上存在的不足,及时地采取方法进行解决,也有利于任务的疏通与责任的归属。在责任制度制定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需要达到的目标,更有利于在后期的责任制完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其次再对其进行质量要求,使监察过程更加严谨,电力工程的施工要在规定的质量要求范围内,如果达不到标准,很容易出现一系列的问题,问题发生时需要相应的部门或个人承担责任,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责任追究。
3 结语
电力工程是否在施工完成后,可以给予用户完美的体验与使用,需要在整个工程项目管理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失误进行控制,尤其是质量管理,实现“零缺陷”移交的目标。电力工程施工与其他的工程相比更加复杂,且可控性较不强,因此在设计、施工过程中要小心谨慎,避免细微的差错对整个工程带来不可逆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张淑红.电力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9,16(22):120-121.
[2]王良骥.电力基建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21):21+24.
[3]庾志光.浅谈电力建设工程管理中质量和进度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0):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