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6期   作者:赵冠生
[导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行业发展迅速,随着我国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提升,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
        赵冠生
        广西新电力投资集团大新供电有限公司  广西 大新 5323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行业发展迅速,随着我国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提升,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现代电力单位也与时俱进,在生产运营过程中,科学合理使用自动化技术,既节约了工作人员的使用量,令电力单位的运行成本大大降低,又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整体稳定性,促进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分析自动化技术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优势,浅谈我国现代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施工技术
        引言
        为了满足当前社会发展日益增加的电力需求,电力系统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积极的进行自动化升级改造。电力系统在传统的电力运营基础上,很好的结合了现代的信息技术,实现了电力系统自动化,这一发展很好的推动了我国电力事业的稳步前进,也是电力事业发展中的里程碑事件。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施,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营水平和质量,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可靠稳定的电力能源。因此,更加深入的推进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研究工作,确保电力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对于电力的安全运行,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电力系统施工的自动化技术
        ①低压无功补偿,低压无功补偿是提高电网功率因数的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设备运行故障概率,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节约运行成本。例如当前在配电网中常在变压器低压侧安装JKWB型配电监测无功补偿装置,利用这种智能型负荷开关元件既能够针对电网进行无功补偿,提高电网功率因数、降低线损,同时也能够实现对电网电压、电流等指标的实时监测,为低压配电管理提供技术支持。②自动化调度自动化调度技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配电管理自动化,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配网信息的自动收集与处理,提高电网自动化控制水平;另一方面是馈线自动化,依托FTU实现对配电运行数据的收集、传输与分析处理,并且提供运行状态检测、故障自动隔离等功能。③故障诊断处理,故障诊断技术主要利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实现对设备的识别与生产过程监控,当线路上某一设备或环节出现故障问题,可自动完成故障定位与诊断分析,并发出警报信息,有效提高电力设备故障诊断与处理效率,降低经济损失。
        2强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思考
        2.1神经网络控制技术
        顾名思义,神经网络控制是通过人脑神经理论和控制理论结合下产生的新型智能技术,是典型的非线性特征。神经网络控制技术是由复杂的神经元组成,相比其他智能技术而言,其具有强大组织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管理能力。首先是神经网络控制技术有效代替了人工控制,实现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其次神经网络技术也具备一定计算机技术,在其应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提高了电力系统中数据计算能力;最后是神经网络技术在电力系统应用中,还能和其他的智能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提高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参数优化和故障诊断能力,通过获得数据进行自动分析,从而得出电力设备的能量消耗、设备损耗值以及总能耗。
        2.2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
        基于SVG技术提供电气模型信息,技术人员在获取到信息后可建立图形与CIM对象间的映射关系,便于在自动化系统内完成图形设置,并且利用SVG技术提供私有属性信息,基于源系统完成图形导入、导出操作。技术人员通过利用SVG元素、电气模型、私有属性三类信息,可在自动化系统中实现对多种电气器件的图元描述与可视化处理;同时,可采用SVG技术中的拓展标记语言进行电力系统数据信息的实时处理,依据获取到的最新装置信息完成实时数据的解读,并进行图形信息的更改,提高电网调度自动化运行效率;此外,还可利用.wav或.mp3格式的文件进行报警提示,由技术人员通过设置资源定位符、调节报警功能参数,可在触发“开始”键后自动播放音频文件,由系统依据报警等级自动配置故障处理措施,保障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灵活性与安全可靠性。


        2.3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技术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技术是利用综合电子装置来有效的控制输电过程中的电压以及电抗等参数,确保输电过程更加的高效可靠。其具有增强交流系统安全性及稳定性的特点,也具备一定的经济性。该项技术可以很好的满足电能的远距离传输的要求,很好的改变了传统的机械设备不精确的控制方式,减少了安全事故发生,防止出现大范围的停电情况。经济性主要表现在,该技术可以和原输电方式协调发展,减少了机械性磨损,而且灵活性高,能够实现电力系统的快速平稳调节。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电能的输送能力,提高线路的利用率,同时,节省了发电机的备用容量,可以有效的实现对电网的控制。
        2.4动态安全监控技术
        电力系统的运行是实时的,不间断的,而且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除了加强人工监控外,还需要提高其自控监控水平。基于GPS的新一代动态安全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的监控电力系统,因为其定位精度高,而且效率高,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该系统主要有同步定时系统、通信系统以及中央信号处理,该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全方位监控,全面的分析系统的动态行为,不仅能分析系统的稳态特性,还可以分析系统的动态特性。
        2.5专家系统控制技术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应用最多的就是专家控制系统技术,其工作原理就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来模拟专家,在遇到问题时也能通过专家角度区解决,所以这个系统中应用了大量的专家知识、经验以及推理方法,可以说专家控制系统就是智能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下的完美产物。将其应用到电力系统中,可以全面观察其运行状态,及时识别警告状态,并采取应对措施,及时解决电力系统中突发的紧急情况,通过识别电力系统警告状态的静态和动态,然后对系统中出现的故障进行自动化处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专家控制系统因此也被广泛应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主要用于自动化设备的运行、操作、管理等方面,推动了电力系统自动化进程。需要注意的是专家系统控制系统内是有着丰富的专家知识、经验数据库,但是在面对复杂的专业性问题以及创新问题时往往手足无措,所以应当加大对专家控制系统的研究,使其逐步完善。
        2.6综合智能控制技术
        全面的智能控制是解决人工智能系统控制的一个重要技术。智能技术多种多样,复杂多变,如果人工智能系统出现一些极为复杂的问题那么将很难对人工智能系统进行管控。综合智能控制的使用,可以在电力系统自动控制出现问题时快速地进行分析,得出最优的解决方案,同时根据不同情况结合每种智能特点进行修复。综合智能控制也是未来电力系统智能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技术将在未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7远程抄表功能
        系统通过设计无线模块实现了系统与上位机的远程通信,工作人员手持抄表器即可将用户的用电数据远程传输给总部,从而不必采用手写记录的方式,在上位机端可以直接对这些数据进行保存,简化了抄表的流程。用电数据保存功能。工作人员手持抄表器完成记录后,这些数据会自动保存在系统的存储芯片上,当再次需要检查时,可以通过对存储芯片的读取来恢复数据,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用电数据显示功能。系统设计了相应的显示模块,用户可以随时通过显示模块来审核自己的用电量。
        结语
        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并在不同领域得到快速的普及,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开始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和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技术上的交流合作,不断地提高进步。现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未来也会推动我国的经济水平进一步的发展,也会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地创新。
        参考文献
        [1]李洪领,赵怀臣.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02):602.
        [2]梁毅刚.浅谈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存在得到问题及措施[J].中国设备工程,2019(14):190-191.
        [3]马群.探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6):4119.
        作者简介:赵冠生(1967-),男,壮族,广西大新县人,助理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农网建设工程管理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