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电网变电运维技术与管理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21期   作者:高喜年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电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人民对供电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电网变电运维技术与管理对于供电质量具有直接影响,电力企业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高喜年
        国网武威市民勤县供电公司    武威市民勤县      7333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电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人民对供电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电网变电运维技术与管理对于供电质量具有直接影响,电力企业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基于此,以下对现代电网变电运维技术与管理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电网;变电运维技术;管理
引言
        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现代电网正不断朝着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对变电设备管理维护人员的要求逐渐向运行、维护一体发展。同时,由于电力设备及相关辅助设施愈发先进成熟,电力系统对人员值班的依赖性正逐步下降。少人值守、无人值守的变电运维模式正成为电力企业工作模式的主流。但是,变电运维工作的重要性却丝毫没有降低,电力设备在长期运行中难免会产生各类安全隐患,一旦隐患发展成为故障甚至事故,将可能对电网、人身产生巨大威胁,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更是难以估量。
1电网变电运维特点
        电力系统工作流程较为复杂,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只有科学制定变电控制措施、变电管理措施,才能保证变电系统平稳运行与供电用电效率。现阶段,我国电网变电运维特点可以归纳为:(1)复杂性。电网变电运维电力系统设备较为复杂,设备具有不同功能,维护难度相对较大、故障发生概率相对较高。(2)枯燥性。电网变电运维工作较为枯燥,重复工作内容相对较多,可能会让工作人员产生疲倦感。(3)难度大。在变电运维过程中,变电站设备分布较广,难以进行集中管理,与此同时,因不同设备运维方法存在差异,对运维管理人员技术能力要求相对较高。
2电力系统变电运行设备维护常见问题
        2.1变电运行设备电压问题
        要想确保人们的日常用电需求,电力系统必须提高供电量。在增加输电量当中,输电线的架设是至关重要的。电线架设方式是多样化的,架空类的线路非常容易受到雷击等各种因素影响而出现电压问题,使得变压设备绝缘部分出现较大的损坏。当情况严重时还容易出现设备保障、火灾等情况,这对变电安全运行非常不利。
        2.2人为因素的影响
        人为因素和客观因素存在着一些不同,客观因素能够得到控制,但是人为因素很难消除干净。人为因素对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技术落实的影响主要存在于2个方面。其一,负责变电运行设备维护的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维护意识不强,把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看成是一项简单而可有可无的工作。在这样的心理影响下,负责维护工作的人员就很难重视变电运行设备维护工作,没有按照变电运行设备的管理制度和要求来进行维护工作,导致维护质量不高。其二,一些电力企业建立起了一个电力系统运行维护的防范体系,但是体系老化,粗放落后,在日常运行中只能发现一些简单的和表层的现象和问题,很难对变电运行设备的故障进行深入地研究分析,也很容易忽略一些隐藏较深的故障和隐患。
        2.3变电运行设备跳闸问题
        对变电站运行来说,设备跳闸问题会导致短时间的停电,可能会影响到供电的可靠性。而设备跳闸问题是受多种原因影响的,并且所出现的跳闸问题类型有多种。在变电运行过程中,一旦母线线路出现一些问题就会出现跳闸问题,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跳闸问题对运行线路与设备可以形成保护,但如果频繁出现这种问题也将对变电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
3变电设备运维技术优化建议
        3.1完善运维管理制度
        在电网运维管理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危害人身安全,为规避此类问题,电力企业应针对变电运维目标及问题进行分析,完善具体运维管理制度。

首先,电力企业应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让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得以提升,并针对现代管理制定具体制度,保证变电运维问题可以得到及时发现、有效解决,让变电运维管理更具规范性;其次,电力企业应对运维管理制度进行细化处理,提升制度条例具体性、规范性,让电力资源利用价值得以最大化发挥。
        3.2供电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在城市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城镇用户的用电需求激增,部分配电网的馈线数量甚至达到了千条以上,智能化、自动化的技术应用会造成配电网数据的并网状态、有功和无功输出、发电量、电压等数据信息海量增长,为此电厂需要采取以虚拟化、分布式计算技术构建出的IT虚拟资源和物理资源集合而形成的数据库。数据库整合了各种IT硬件资源,能实现对海量供电数据的处理、归纳和整合。但出于成本考虑,当前的供电数据库通常是利用一台物理机虚拟成多个逻辑虚拟机来实现多个逻辑资源的利用,这使得物理机的数据处理负荷加重,云吞量变少,响应时间减慢,为此需设计一种反应速度更快,效率更高的数据存储方案。
        3.3提升人员素质水平
        提升人员素质水平可以让变电运维工作开展质量得到有效提高。首先,电力企业应组织人员开展知识技能培训活动,利用讲座培训、实践培训以及互联网培训结合方法,保证培训质量;其次,电力企业应鼓励技术人员进行沟通交流,让其维修经验更为丰富;最后,电力企业应构建人员激励奖惩制度,为工作人员自主学习、自我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3.4提升变电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有效解决变电运行过程中的故障问题十分考验技术人员的实际技术水平,但是当前变电运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并不算优秀,若变电运行过程中出现比较严重的故障问题,很多技术人员都无法快速解决,进而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要重视对变电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升,加强技术培训,保障变电运行管理人员在面对常见故障时能快速诊断,及时解决。此外,技术人员还需不断总结故障经验,加强交流学习,可以将管理人员的变电故障经验与解决方式制成一本学习手册,以供技术人员观摩学习,该手册还能起到应急预案的功效。
        3.5关于主变低压开关跳闸故障处理
        在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中,若发生主变低压开关跳闸故障,就需要根据故障情况和电力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处理,借助10kv的主变低压侧来发挥保护作用。按照这一原理来对故障进行处理,能够让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能保证维护技术真正地在检修过程中发挥作用。
        3.6在变电设备维护过程中采取信息化管理措施
        由于科学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技术成果也比较多,所以,在变电管理中,可以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建立全新的监测系统,增加监测系统中的智能化功能,并且对其需要实施实时的监管,应用数字化技术,为变电设备的维护提供良好的技术手段。同时,必须加强电力系统的监管力度,对其中的变电设备进行合理化的检测,这样就可以明确电力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从根源处进行解决,这对提高变电设备的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电力系统中,设备问题的反馈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如实反映电力运行的实际状况,需要利用网络创建别的系统,增加服务器的数量,这样就能够及时反馈电力运行的实际情况。
结束语
        电力系统的变电电气设备是当前工程中最重要且繁琐的工程,电气设备的运维与管理及后期的运行维护工作不只需要结合科技手段,还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设计、施工与管理,从而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转。
参考文献
[1]谢世利.电网变电运维技术与管理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4):123-124.
[2]张海春.浅析变电运维故障及日常维修处理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8):29+31.
[3]汤婷婷.基于电网变电运维风险与技术检修的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5):88.
[4]王阮.基于电网变电运维风险与技术检修的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7,24(06):133-134.
[5]强超.变电运维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电子测试,2016(22):147+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