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军权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特许经营分公司 江苏 南京211100
摘要: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电力供应在一定程度上严重依赖火力发电。火电厂的危险源种类繁多,如压力容器、煤粉、锅炉、燃油、有限空间、危化品等,其过程系统十分复杂,涉及的操作环节和工作种类较多,安全管理压力大。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危险源;安全技术
安全管理是实现安全目标的最佳途径。火电厂作为危险设备和危险过程较多的企业,应把危险源管理作为安全工作的核心内容。然而,在一些电厂、安全监察部门的人才储备不足,安全技术水平相对较弱,管理人员不能识别风险来源,从而导致各环节危险源不能有效管理和控制,导致电厂安全风险问题。从技术角度看,电厂涉及压力容器、发电输电、有限空间、危化品等操作。其极高的复杂性和集成度对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极大的考验,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危险源的管理效果[1]。
一、火力电厂运行过程中的危险源
(一)自然环境
火电厂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洪水、雷击、地震等自然灾害。这些灾害将对火电厂产生破坏性影响,对生产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当地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影响[2]。同时,季节和天气因素也会影响火电厂的安全生产。在夏季高温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容易中暑,易发电缆着火事故;在冬季低温干燥过程中,易发设备故障和火灾等安全事故。
(二)电气设备
1.发电机系统危险及有害因素
发电机的操作安全性和稳定性,在振动、维修或制造工艺不良等因素的影响下,定子铁芯或夹紧螺丝之间的绝缘会损坏,从而产生涡流和高温问题,在设计或工艺不佳的情况下,发电机出现局部过热问题的可能性会很高。
发电机油系统故障会影响发电机轴瓦的运行安全稳定,也会影响发电机密封油系统的运行安全,密封垫漏油进入发电机,从而形成氢气污染问题,或氢气向外泄漏,引起火灾。
2.主变压器及相关变压器危险因素
火电厂实际运行中使用的主、辅变压器具有大容量、高电压水平和高负荷率的特点。变压器在实际运行中突发短路故障,有发生火灾和爆炸的概率;当变压器和变压器被空气或水蒸汽腐蚀时,会对电压变压器的绝缘产生不利影响,使电气强度降低,会造成绝缘击穿问题。
3.电缆系统当中危险性有害因素
电缆长期暴露在高温情况下,长时间过热,发生火灾的概率较高;当设备的油系统发生火灾时,会影响电缆的运行安全和稳定性,从而导致电缆发生火灾;一定数量的电缆线路周围积累的煤粉自燃,也可能引起电缆起火;在现场维修工作中,如果焊渣和火花落入电缆沟内,也可能引起电缆起火问题。
(三)有限空间、危化品管理
1.有限空间危险因素
电厂涉及到的有限空间有:锅炉、烟道、管道、各类仓罐(粉仓、氢罐、油罐、氨罐等)、SCR反应区、磨机、吸收塔等。作业过程中存在中毒窒息、坍塌、掩埋、物体打击(高空落物)、高处坠落、火灾、触电等风险。
2.危化品储存使用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在其储存使用过程中,存在中毒、爆炸、火灾、灼烫等风险。
(四)工作人员
电厂的整体运营十分复杂,在运行的过程当中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操作。
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火电厂的运行和管理制度进行操作,并且要重点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进行精细操作,但是由于很多工作人员没有较高的安全意识,不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导致违规操作,就会埋下安全隐患。
二、安全技术应对措施
(一)爆炸问题的防范措施
氧气、乙炔瓶应当依据现行规程定期开展检查,严禁使用检验不合格和超期的气瓶,严禁将氧气、乙炔瓶和其他可燃物质在同一辆车上运输,在运输、储存以及使用的过程中,严禁气瓶振动和碰撞,以免发生脆裂爆炸问题,气瓶应当安装瓶帽和防震圈;气瓶不应直接受热或者经受阳光暴晒;各类易燃易爆物品至少与动火作业点之间保持10 m以上距离;在带压容器、管道进行焊接切割工作时,一定要提前编制有效的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以免在作业过程中出现性质恶劣的爆炸事故[3]。
(二)触电事故的防范措施
进行电火焊工作,应将各种绝缘保护装置和个人防护用品穿戴好,并安排专业的监护人员,在遇到危险的情况下可以及时地将电源切断。作业中不随意接触导电体,特别是在天气潮湿、身体出汗、衣服潮湿的情况下更应当注意到这个问题;在各项工作开展之前应当养成安全检查的习惯,首先对接地和接零装置(漏电保护器)进行检查,而后再检查绝缘防护装置是否得到保证,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对安全事故出现的几率形成有效控制。
(三)有限空间、危化品事故的防范措施
1.在有限空间内作业。作业前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风险识别判定)、后作业”。
作业前必须进行危害识别,将作业的有限空间与其他空间、管道等进行可靠隔离;作业中,必须在有限空间外部设监护人,监护人与作业人员应保持有效的联系方式;3人及以上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必须制定应急救援措施;作业人员熟悉有限空间作业的措施和方案,以及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作业前组织工作班成员结合现场实际,开展“三讲一落实”活动;作业时严格执行人员、物品出入登记制度,作业结束时要对内部进行彻底检查并清点人员、物品,停工期间在有限空间的入口处设置“危险!严禁入内”警告牌或采取其它封闭措施,防止人员误入。
2.危化品储存使用。要全面排查、评估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有效防范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
建立健全危化品登记档案,完善“一书一签”(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全面排查危化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和废弃处置等各环节的安全风险,加强全过程管控;认真组织开展危化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及控制,建立关键风险防控措施;完善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危化品运输车辆、人员、罐体及单据等查验制度和管理,加强危化品运输安全管控。
(四)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火力发电厂安全管理中对工作人员要求比较高,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安全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等。因此,针对火力发电厂工作人员素质较低的现状,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培训,不仅提高其安全意识,还必须使其掌握安全操作的技能,进而实现安全生产;另一方面,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力度,创建标准化安全车间,让工作人员严格按标准要求自己,进而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最后,还必须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使其在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极端重要性的基础上,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将安全管理工作做到位。
结语:
火电厂对于我国电力能源的满足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但是火电厂在生产过程当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例如自然环境带来的安全隐患,电气设备、有限空间、危化品储存使用以及工作人员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等,这些隐患都会对火电厂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造成安全事故,这主要是因为缺乏管理意识和严格的管理体系。因此,在安全管理过程中,火力发电厂应该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同时,加强相关生产设备、有限空间和危化品管理的检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进一步提高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管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程群.浅析火力发电厂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环球市场,2019,000(034):177,179.
[2]安天琦,赵江平.火力发电厂消防安全评估模型[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8(6):826-828.
[3]吕星芳.火电厂生产危险源控制与管理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09):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