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中数学文化的融入价值、路径和问题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6期   作者:李进山1 谢梅玲2
[导读] 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很多教师在开展对学生的教学时
        李进山1  谢梅玲2

        1.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四中学 2.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第二十三小学景福校区
        摘要: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很多教师在开展对学生的教学时,都会反映出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对学习数学存在着抵触情绪,不认可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认为数学的应用意义只限于生活中的加减乘除,没有认识到数学对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面对这类现象,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找出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将数学文化有效地融入到小学数学教育中,以此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学习课堂,从而培育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文化 融入
一、对数学文化的阐述
        如果想要对数学文化形成正确认知,就要先去对数学史进行系统性的了解。从宏观角度也就是历史层面上来观察数学的进步,能很好地对数学文化形成一定的认知,但需要注意的是数学史只是数学文化中的一部分。从微观层级上来看,数学文化还囊括着数学概念、研究数学的方法、珍贵的数学思想等,也就是说数学文化可以被细化为数学思想、精神、观点、概念等,以上元素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包含在数学文化中。此外对数学家的研究、数学史、数学中蕴含的美感、数学教育、数学和社会之间的联系等都属于数学文化。
二、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的价值分析
(一)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因为其独特的年龄原因,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思维体系,在面对未知事物时仍有着强烈的探究心理。小学数学教师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究欲望,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良好品质,当小学生有了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以后,他才有想去了解的冲动,这就是开启未知世界最好的钥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成功人士,都是在他所感兴趣的事业上取得了成就,只有这样才能下定决心去学习去研究,最后作出成绩取得成功,需要注意的是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制约下,很多学生都认为数学学科不过是由简单的数字和枯燥的公式符号组成的学科,学起来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无法对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形成有效掌握。为此数学教师应当将数学文化积极地融入课堂,借助其特有的魅力来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消除其对学习数学的固有印象,从而建立学习自信心。
        举个例子:在进行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中的“圆”为主题的课堂教学中,需要向学生们讲明π这一概念,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拿出π=3.1415926...这一概念让学生去进行背诵,学生非但对π这一概念缺少正确认知,更无法进行接下来有关圆的周长、面积的学习。为此教师可以借助数学文化在小学课堂中进行融入的方法,向学生讲述和π有关的,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计算π值方法的故事,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也对π的概念有着清晰明确的认知和了解,借助数学文化中数学史故事自身具有的魅力,学生对数学的刻板固有印象被消除,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质量,让学生对圆的概念有着更深入的理解。
(二)让学生拥有正确的数学思想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以培养学生的个人学科素养为第一要务,且要让学生处在欢快活泼的教学氛围中成长。

现阶段传统数学教育模式严重流于表面形式,不能有效地让学生具备着正确的数学思想,也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只是重复着做题、讲题、再做题的不良循环,忽略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在数学课堂中应用的重要性。这导致学生学习数学只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数学成绩,不能建立完整的逻辑思维体系,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为此数学教师应当将数学文化有机地融入到数学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养成其正确的数学思想,这对数学教学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举个例子:在进行小学人教版数学中的“扇形统计图”为主题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数学文化中数形结合的思想来对学生展开教学,让学生将比例数字和扇形图的面积、其占据总圆形的比例等进行有机结合,这样能让学生更快地对扇形图的概念加以掌握和了解,并对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有着初步认知,这样将来学习正比例、反比例函数图像时能更快地融入课堂节奏。
(三)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凡是快乐的、成功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活动,如何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中学到有用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创设能够吸引学生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沉浸在教师建构的教学情境中,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让学生完全参与到教学课堂中,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使学生喜欢学习数学,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究,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学好数学知识,掌握数学基本规律,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促进其个人学科素养的提升。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融入也可以借助创建教学情境的方式来实现,为数学课堂教学注入全新活力,从而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
        举个例子: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存在着这样一个经典问题:“鸡兔同笼”。很多小学生在初次接触这个问题时,会产生疑惑,即使将所有的条件摆出来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此时教师先要为学生讲述数学文化,也就是数学史上的《孙子算经》。接着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比如将“抬脚法”的过程在投影仪上进行展示,这样学生观看动态图像的变化后,就能对这道题的解题方法有着明确认知,从而得出问题答案,是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的具体表现。
        结束语:
        综合全文进行分析,和其他的文化形式与现象相一致的是,数学文化也起着对人们行动进行支配的重要作用。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应当积极促进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融入,通过教学形式的优化更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全身心投入到数学课堂中,提高课堂效率以及教学质量,这样能让学生对数学文化、数学基础知识有着充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提升自己个人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涌泉,冯飞飞,夏丽君.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教育专业初探[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36(1):57-59.
[2]刘红娥.浅谈将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路径[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8):38.
[3]李星云.论数学史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价值[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9(3):137-140.
[4]赖政君.浅谈将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路径[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35):223. DOI:10.3969/j.issn.2095-4751.2018.35.2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