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教法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6期   作者:张强
[导读] 教育是民族前进的动力,是强国之根本
        张强
        重庆铁路运输高级技工学校  400037
        摘要:教育是民族前进的动力,是强国之根本,而中职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为国家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一教育理念对中职院校的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要求其所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较为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还需要学生具备娴熟的实践操作技能。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国中职院校,特别是机械专业教学中需要清晰意识到创造性思维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效用,并将创造性教法科学、合理地引入到教学过程中,以此来满足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文章从多个方面探析创造性教法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意在为中职机械教学体系的优化发展提供理论性参考。
        关键词:创造性教法;中职;机械教学;应用
        引言
        一直以来,机械制造专业都是中等职业学校较为热门的专业,而机械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内容,针对于传统的中职机械教学模式而言,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多是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授,而没有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予以高度重视,致使很多中职生就业质量不容乐观,其自身能力难以满足当下社会发展的要求。而将创造性教法合理地引入到中职机械教学中,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学习渠道,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可以让学生将自身机械学习和社会发展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从而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高质量的机械人才。由此可见,探究创造性教法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创造性教法
        所谓创造性教法,主要指的是教师要将创新教育有效落实到教学过程中,以此来助力学生创新思维发散和发展。创造性教法强调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何谓“学以致用”,就是以自己所所学,能够用己之所用,让学生所学知识能够真正运用于当下社会生产中,使得学生所学知识,更具有实用性,不是纸上谈兵,更不是一张空白的毕业证书。而是真正让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意识,强化自身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结合,让学生的所学能够为社会之发展、国家之建设而效绵薄,让学生能够真正意义上成为未来国家和社会的中坚力量,这也是创造性教法的核心所在。
        针对于传统中职机械教学来说,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观念过于滞后,教学模式没有做到推陈出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得不到有效彰显,很多教师多是照本宣科,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来讲解机械知识,让学生记住概念、记住原理即可,而没有深入挖掘机械原理和机械知识之间背后涉及到的公式,没有引导学生运用多元思维去探析问题,致使学生的学习思维过于僵化,学习方法和也过于古板和机械,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被大大抑制,极大程度上遏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而创造性教法就是一改上述传统教学模式的重中弊端,注重教学的创新性,需要教师将新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引入到教学过程中,以此来助力学生的思维发散,不仅要让学生拓宽知识认知体系,还要让学生强化知识运用意识,使得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中,以此来不断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满足当下社会对复合型、综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持续动能。
        2创造性教法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
        2.1使用对比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将创造性教学方法合理地引入到中职机械教学过程中,会引起中职生高度重视,学生对此种教学方法有了较高的关注度,也会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更高效、积极地投身于教学过程中来,就需要教师清晰认识到创造性教学法的积极效益,并最大程度上发挥创造性教法的实际效能。为了进一步优化创造性教法在中职教学中的落实效果,教师可以将对比教学法合理引入到教学过程中,这种教法有着较强的连续性和辨认性,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在机械教学过程中引入此种方法,便于学生对不同机械的外观予以了解,待学生辨认之后,会总结不同机械的差异,能够使得学生清晰地区别不同机械,从而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以此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有效提升。例如,在教学正火和退火时,教师可以将对比教学法合理引入到教学实践过程中,能够使得学生清晰地对照和了解两种方式的差异性和联系性,这样不仅能够强化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扎实学生的学习基础,还能够促进学生辨认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进一步提升。由此可见,在中职机械教学中应用对比教学法,不仅能够促进教学效果的进一步优化和提升,还能够进一步使得学生学习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2.2确立创造性的教学思维
        从以往中职机械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教师依然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把控者,而学生只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者,这也难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极大程度上遏制了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而没有将注重学生的实训课程的学习,致使学生整体实践动手能力较为薄弱,极大程度上遏制了学生整体学习成效的提升。现代教学理论强调了教与学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基于此,在实际机械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创造性教法来代替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不断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来加快教与学的融合步伐,促进学生学习效率进一步提升。此外,在中职机械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现代教育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方案,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身心发展规律来教学等。通过将创造性教法合理引入到中职教学中,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教师的教学思路,使得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改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中职院校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可以鼓励本校教师深入走访其他学校参观教学,并且定期组织业内专业讲座以及学术研讨会等等,从而使得教师真正意识到创新教法的具体价值,同时,也会使得教师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革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强化自身的创新意识,使其能够将创新教法有效地落实到自身的教学中,以此来助力教学效果进一步优化和提升。
        2.3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中职机械中,教师可以结合课程难以程度,将创造性教法合理引入到教学过程中,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推动学生的学习效果进一步优化和提升。
        比如在讲授机械课程中,为了营造富有生命力的课堂,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将课堂提问方式合理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在机械类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的右手法则亲自尝试判断蜗杆蜗轮的旋转方向。此外,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创新性教学活动中来,比如使用知识有奖竞赛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到其中。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能够促进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由此可见,在现代中职机械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予以不断创新和优化,以此为学生获得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创新教学法引入到中职机械教学中,需要教师立足于发展的眼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渗透创造性思维,从多方面着手来构建健全的创造性机械教学机制。在中职机械教学中应用创造性教学法,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促进实践教学成效进一步优化,使得中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宗旨能够得到进一步凸显,从而推动中职教育体系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傅从祥.创造性教法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阐述[J].时代农机,2020,47(05):82-83.
        [2]李建.创造性教法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农业机械化,2020(01):60.
        [3]葛志荣.创造性教法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9(36):53.
        [4]贾丽君.试论创造性教法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2):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