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6期   作者:李忠信
[导读] 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当中,政治学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李忠信  
        ( 福建省安溪俊民中学   福建安溪  362400)
        摘要: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当中,政治学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中阶段的学生的思想意识在逐渐成长,逐渐成熟,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由于自我意识觉醒,各方面的并不完善,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同时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逐渐成长,并且理解能力逐渐成熟,知识体系的建构更加容易,并且是塑造各种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阶段,而在这个过程中,政治教学肩负的诸多功能当中,都对初中生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目前,创新意识是人才培养当中的核心内容,初中阶段,政治教学也是推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时期。因此,本文将针对初中阶段的政治教学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创新意识培养工作上值得改进的一些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一些从教学实际当中总结出的值得应用政治教学过程中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验和策略,希望能够帮助在初中政治教学当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不断发展深入。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中政治教学;应用
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初中政治作为一门以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健康心理、明辨是非等综合素质教育的课程,理应承担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1初中政治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1.1初中学生思想多元化的必然要求
        由于初中学生生理、心理发育得不够健全,其自身的认识水平和探知欲越来越高,对社会的价值观念有了自己的认识,认知上变得多元化。有的时候他们深受负面价值观念的影响,对一些富强、民主、文明、法治等正面价值观的认识存有偏差,对社会正面事件产生了怀疑,这对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加强初中政治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学生“三观”正常发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富强、文明、法治等正面价值观念和一些社会事件形成正确认识,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1]。
         1.2初中政治教学的必然要求
        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由于课程内容和教学目的的特殊性,初中政治课充满了人文性、思想性和实践性。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学内容滞后、教学形式呆板、教学评价单一等,不利于实现教学目标。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党和国家对初中政治课程教学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有利于推动初中政治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以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要求[2]。
2初中政治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融入策略
         2.1引进先进设备进行教学,提升课堂画面感
        技术进步是推动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随着步入新时代,我国的科技发展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热潮,各种各样的技术以及设备开始应用到了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因此,面对这些新设备,教师应该积极地学习利用,充分发挥这些设备在教学工作当中的作用,提升教学效率,使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更加便捷和高效。由于初中政治教学的知识内容基本是通过文字内容进行展示的,这样的模式下,知识内容十分抽象,即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也不能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快速的理解。因此,教师应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将初中阶段的政治教学内容通过视频、图片的方式呈现,让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知识内容,方便学生进行吸收和理解,另外,还能够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提供更多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做好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工作[3]。


         2.2在教学模式上和学生进行良性互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明白自己是知识传授者,学生是知识接纳吸收者,这种关系是相互的,政治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在整个过程中双方的反映和接受能力都是需要考察的。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校设置课程的目的是学生能从教学中获得知识,如果整节课下来,我们只听到老师的声音,学生没有任何动作或者言语,“学生是否真正吸收了知识?不可能对课堂内容没有一点自己的见解?”这些问题就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正确的教学过程应该是老师对书本知识进行讲授,然后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思考,学生可以天马行空,对于知识有疑问应该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老师再针对学生的提问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可以通过辩论等方式来让学生划分阵营来表达自己的见解,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有充分的发言权,而且能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突破课本知识的束缚,形成对政治知识的独特见解,例如,讨论对于娱乐性节目,国家有没有必要进行限制时,有的同学认为文化应该是多样性的,应该允许各种文化在中国传播,而有的学生会认为其他国家的某些文化与我国的核心价值相违背,我们应该进行甄别限制,这时就可以将这两批学生划分为红队和蓝队,两队分别列出自己的观点和例子,针对各自的见解积极发言,最后让全体学生进行投票,得出一个最为大家认可的观点[4]。
         2.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较之小学生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长,但是在学习当中,学习兴趣依然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甚至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教师无论制定怎样的教学策略,首要原则和目标都是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对学习活动产生更加强烈的学习欲望,在这方面,需要教师对于教学知识内容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在扎实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发挥,借助其他学科知识,如历史、语文等等,吸引学生对于知识的注意力,以循循善诱的方式让学生接受知识,同时,从中渗透对创新意识的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应该是潜移默化的,粗暴的灌输很难起到效果,只能够在学生产生兴趣的情况下逐渐进行渗透[5].
         2.4尊重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毫无疑问的主体,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将知识内容划死,让学生围绕教师的框架进行学习,这样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收效甚微,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该利用自己的思维,尤其是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这方面,学生应该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多个角度,逐渐形成完善的创新意识,而不是教师教会学生如何解决问题,堵死了学生思考的路径[6]。
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有助于升华学生的思想水平和价值感念,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因此,初中政治教师一定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使学生成为一名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人,拥有高尚的品格和思想,能够成为国家建设社会建设的中流砥柱,为国家发展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许堃.初中政治新教材的新思考——基于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材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20(18):15-16.
[2]刘忠.初中政治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融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1):41-42.
[3]游玉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初中政治课教学模式优化研究[J].亚太教育,2019(08):29-30.
[4]郑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政治课教学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5):47.
[5]范丛红.基于政治课堂培育家国情怀提升核心素养——以苏人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二单元《培育家国情怀》教学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1):29.
[6]李辉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政治课的思考[J].学理论,2015(20):163-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