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军
黑龙江省沙河农场学校 150823
摘要:音乐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比如下雨的声音、动物的啼鸣、一段叫卖、一首动听的歌等等,为了更好地让小学生发现与享受生活中的音乐,社会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也加深了关注,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完善小学音乐教学的方法,达到让小学生透过音乐感受生活的目的,从而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加强体态律动应用使音乐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让教师能够创新出更好的教学方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也能为小学生音乐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体态律动;音乐;课堂教学;应用
前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已经进行了全面的改善,但在体态律动的方面仍有很多不足[1]。首先,教师对体态律动的教学方法不够重视也不够了解,从而无法进行相应的改善与创新,使体态律动教学无法达到培养学生乐感与锻炼学生身体协调的作用。其次,小学生对木讷的体态动作感到无趣,让小学生只是应付教学,不能让小学生从心里感受到快乐,只有不断的创新体态律动的教学方式,才能让体态动作变得生动有趣。最后,教师对小学生音乐学习没有进行良好的引导,使小学生无法通过体态律动教学感受到音乐当中的节奏与内涵,从而让小学生不能真正学会欣赏音乐。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体态律动的价值
体态律动教学是以学生动作为主音乐旋律为辅的一种音乐教学方式,通过肢体语言让小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音乐的节奏,从而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体态律动的价值在于,首先,让小学生发挥出自己活泼好动的特征,将这一教学难点合理地引入音乐教学当中,从而提高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也让音乐课堂教学的管理变得轻松。其次,透过肢体语言的表达可以清楚地将音乐中抽象的旋律与感受形象化,让小学生更容易理解音乐知识,从而提高小学生音乐学习的效率[2]。最后,跟随音乐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可以帮助小学生锻炼身体协调能力,也能让小学生用身体感受音乐,从而学会如何鉴赏音乐,让小学生在音乐中体会生活的美好,让小学生更热爱生活。
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如何运用体态律动
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应用主要在于教师的自身素养,只有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音乐水平,才能创新出优秀的体态动作,从而让体态律动合理地运用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也只有让教师接受严格的培训,才能让教师认识到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从而才能让教师充分发挥出体态律动的作用与效果。本文通过以下三点,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体态律动运用策略进行分析。
(一)引导学生音乐兴趣,烘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氛围
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很难管理自己的注意力,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才能让小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动作让小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让小学生体会到音乐中的律动,同时通过有趣的动作让小学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果,也能有效的调动小学音乐课堂的学习氛围[3]。
例如:在学习《小雨沙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小学生跟着节拍进行拍手,让小学生感受一下音乐的节奏,同时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小学生进入音乐课堂学习当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拍击身体不同位置模仿小雨、中雨、大雨的声音,让学生将音乐引入生活,也能活跃小学生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小学生感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
(二)刺激学生感官,加深小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音乐其实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一种知识,因此教师要通过一些教学手段让小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音乐,这样才能让小学生直观地学习到音乐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体态律动,让小学生通过肢体动作体会音乐,也让小学生观察其他同学的动作直观地看见音乐当中的节奏,最后在结合自己听到的声音理解音乐中所蕴含的意义[4]。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小少年》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小小少年》这首歌配上简单的动作,一边学习唱歌一边学习跳舞,让小学生感受到少年时光的快乐与激情,教师在“小小少年很少烦恼”处让学生用动作表示开心快乐,再到“眼望四周阳光照”时用手遮着眼睛做眺望状,然后在“但愿永远这样好”的地方展开怀抱拥抱幸福,再到“一年一年时间飞跑”让小学生原地跑步,之后的“小小少年在长高”小学生可以将手举过头顶代表长高,最后“他的烦恼增加了”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做悲伤的表情并用手不停地指着头进行画圈表示烦恼,这样小学生通过动作能够深刻了解这首歌表达的含义,从而让小学生受到感官的刺激,让小学生明白当前他们的幸福时光,从而使小学生珍惜现在的快乐。
(三)在音乐中体会美,让学生学会发现美
小学生学习音乐不只是为了能够演绎更好的音乐,学会唱歌的技巧,也希望让小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培养小学生发现美的耳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体态律动,让小学生深入音乐的情景之中,让小学生能够在音乐中发现美好,并让小学生学会鉴赏音乐,从而提高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5]。例如:在小学生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分成小组学习划船的动作,在肢体动作与音乐结合的过程中将小学生带入音乐的世界里,在这里他们可以体会到小船在水中飘荡的美好景象,同时也能在小学生大脑中构建一幅美妙的画卷,让小学生能够直观地欣赏音乐,培养小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也提高小学生想象力和观察力,从而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结束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掌握音乐抽象知识、让学生珍爱生活等方面的能力,因此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教师要对体态律动进行良好的改善,从而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作者通过对加强体态律动应用使音乐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分析,意旨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为小学生构建美好生活蓝图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陈小雪.用体态律动打造小学音乐互动课堂[J].北方音乐,2020(17):183-184.
[2]孙毛敏.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教学运用分析[J].黄河之声,2020(09):158.
[3]罗羚嘉.试论体态律动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4):52.
[4]岳亚.浅谈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J].黄河之声,2020(06):127.
[5]王莉容.动起来的音乐课堂——浅析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运用[J].黄河之声,2020(04):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