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必要性与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6期   作者:吴元元
[导读] 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育部门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视度逐渐提高。
        吴元元  
        山东省济宁市育才中学  272000
        摘要: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育部门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视度逐渐提高。在高中阶段,体育课程作为增强学生运动能力,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教学方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如何抓住机遇,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成为每个体育教师都应当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必要性与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中体育;身体素质;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学习越来越重视,要求也越来越多。新课改下的高中体育教学也逐渐进入教师的教学目标,希望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也可以得到更多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为学习提供更多兴趣。
        1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必要性
        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仅影响着学生的运动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有着重要的影  响,关乎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首先,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生保持积极、乐观心态的基础与前提。也只有学生拥有了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够使学生有足够的精力和勇气去面对困难,不断的超越自己。其次,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体育教学顺利、有效开展的保障,可有效提升体育训练的水平和质量。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灵敏度是衡量学生身体素质高低的主要因素,当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有所增强时,便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规定的体育动作、完成相应的训练要求,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也会随之提升。第三,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还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能够保持乐观的精神品质和积极的心态,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和生活奠定坚实的身体基础。
        2高中体育教学的现实状态
        新课改之后,在原来体育教学的基础上分析后提出对高中体育教学进行新阶段的创新,从实际情况来看,高中体育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高中生正处在一个学习高度紧张的阶段,如果学生一直在封闭的室内闷头学习,不仅学习效率得不到更好的提高,长此以往还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许多不好的影响,而且在比较偏远的一些地区,教学设施落后,场地普遍都比较小,器材也非常少。学生的身体以及心理健康是发展的重点,学习效率高的前提是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3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策略
        3.1激发高中生体育兴趣,提升高中生体育素养
        激发高中生的体育兴趣是很重要的,只有高中生对体育具有兴趣才利于高中生长期的体育教学,而体育兴趣却恰恰是当前的高中生所缺乏的,所以如何激发高中生的体育兴趣就成了当前高中体育教师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根据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经验认为,体育兴趣也是体育素养的重要一部分,是高中生学习体育应该具备的。在实际的操作中,教师可以创新教学的方法,如新课导入环节可以引入有趣的小游戏、体育小故事、体育明星等,从而更好地切入学习的主题,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只是自己去说,可以给学生更多自我展示、自我表达的空间,如学生自己选出小队长,由小队长负责队员的训练,培养学生对于体育的学习兴趣。


        3.2创新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是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要的教学手段,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手段,有助于教学方法的优化,提高教学效率,此种教学手段主要是学校根据学生所喜欢的运动形式,选择最适合学习的方法,便于提高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课学习的积极性,另外,运动不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教学手段的检验。改革教学方法,也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时代的学生懂得越来越多,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所以要对教学方法也要进行改革,满足学生对于新时代的好奇心,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采用创新的教学手段,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进行篮球打法的教学时,因为学生刚刚接触篮球的打法学习,对于如何拿球、如何传球都不明白,甚至连最基本的姿势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如何上篮进球了,这样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教学方法或者手段,会使得学生失去对于篮球的学习兴趣,学生会觉得怎样都不对,怎么拿球都进不去篮球框,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采用适合此课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给学生进行一步一步的标准示范教学,尽量多次慢速示范,方便学生认真地观察模仿,并对细节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对拿球传球的技巧进行说明,之后让学生进行练习。当然不同的体育项目教学方法也不太相同,这就需要老师随机应变,选择适当的方法,引起学生对于体育的学习兴趣。
        3.3趣味教学,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
        所谓新课程标准,其重点便是体现在“新”上,即新的教学内容,新的教学目标,冲破传统思维的禁锢,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且更加具有创新性和针对性,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清况适当的进行优化和调整。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往往体育项目的练习较为枯燥、乏味,大部分是对一个动作的重复和机械性的练习,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开发与创造,实现教学过程的趣味化,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水平,从而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比如在教学“快速跑”时,我们便可以摒弃传统教学中机械、重复性的训练,适应引入游戏化的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首先,在课前准备好相应的活动器材:装满清水的水桶一只,6个大小一样的塑料碗,一只带刻度的大量杯。然后,将学生分为6个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距离运到量杯的水最多,哪个小组就获胜。在一轮比赛结束之后,增加比赛的难度,在地上铺上指压板,然后按照同样的规则进行比赛。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保证自己折返跑的速度,还要尽量保持身体的平衡,避免碗中的水洒出来,在指压板环节更要有足够的忍耐力,才能最终取得比赛的胜利。如此,不仅能够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还能够使学生在游戏中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3.4利用多媒体改善教学不足
        多媒体教学可以改善教学不足,保障新课改下高中体育课的顺利开展,为体育课的上课提供更有利的条件,因为大部分的学校没有采用多媒体进行体育教学,所以每次一遇到雨天雪天,甚至是刮风、太阳大的情况都会取消体育课教学,让别的任课教师替课,这个时候学生不仅不开心无法去上体育课,还会在别的课上也无法集中精力,而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完善这种下雨天或者下雪天、刮风天热等各种天气不好的情况,使得学生随时可以上体育课。
        结语
        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方面应该多下功夫,特别是要就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分析,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体育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应该改善目前的教学现状,寻求公共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结合的最佳策略,然后尽力去改善学生学习体育的态度,让学生在平时积极参与体育训练活动。
        参考文献
        [1]朱爱军.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策略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5(25):91-92.
        [2]王锡魁.探讨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20(1):13.
        [3]孙晋超.新时代青少年劳动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