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茂进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第六中学,562400
摘要:随着文化自信的提出,文化在我国社会发展中不断地得到重视,一定程度上也在不断激励着我国教育行业的不断深化改革,新课程改革稳步推进,也涉及到了高中的美术教育的改革,在新课改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最明显的改革就是从单纯的对学生进行美术方面知识以及技法的传输,逐渐中重视美术鉴赏教学,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本质上增加学生的艺术文化的底蕴,让学生的鹅审美思维更加开阔。本就是针对在新课改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设师生交流互动的审美情境;注重审美知识地教学;有效拓宽学生审美视野。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审美能力
高中美术课程,虽然在学校不受学校的重视,但是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方面,还是不可或缺的,美术鉴赏作为高中美术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能够有效地促进高中生的身心发展健康的,能够培养学生审美方面的能力以及艺术细胞的养成。
一、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不断地在教育领域的深入改革,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效率与质量都是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学生以及教学对于高中美术鉴赏课程也有了较大的改观,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副课存在了,对于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有了全新的认识了。虽然有了较好的改善,但是受限于现阶段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及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的限制,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有待去解决。
高中美术鉴赏教材设置不合理。高中阶段的美术教材总体来说涉及面还是很广泛的,基本上国画、素描、油画这样的绘画,篆书、行书、草书、楷书这样的书法,还有建筑雕塑这样的领域的内容,基本都有所涉及,彼此内容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涉及内容的广泛性如同一把双刃剑,在有限的美术课堂的时间里,教师往往不能面面俱到,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知识也不能构成一个整体,导致不能系统的使学生建立审美鉴赏的系统,还有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对于美术鉴赏的认识就是针对美术作品的,没有将美术鉴赏的能力进行迁移,变为自身的能力,还有随着现在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现今比较普遍的工业设计、包装、广告等方面的鉴赏,也是很重要的,但是高中美术鉴赏的教材,并没有将这一部分的内容纳入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一部分[1]。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重视美术技术与历史的讲解,忽略美术作品中的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偏离了高中美术鉴赏课的课程本质,学生由于鉴赏能力的不足,教师又缺乏培养,严重影响了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课程的质量。
二、在新课改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措施
(一)创设师生交流互动的审美情景
学生阶段普遍对于新鲜的事物都会有较强的好奇心,对于新鲜事物的接收能力还是比较强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不断创设鉴赏“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具体的实施流程,正在正式开始上课之前,教师首先要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展示与讲述,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交流,充分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教师在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之后,对学生进行指导,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以及审美能力。例如毕加索《梦》,对于毕加索的画比较难理解,教师首先让学生表达在这幅画中看到了什么?让学生用结构的思维方式去看。
(二)注重审美知识地教学
学生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初级学习阶段,难免会有一些专业的术语,比较难理解,因此,高中的美术鉴赏课的教师,要善于用引导的方式,从多层次、多角度对作品进行鉴赏,而且要不断的创新鉴赏教学的形式。例如:在鉴赏中国国画的时候,就可以结合中国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的表达形式,引申到对于国画的鉴赏上面,这样将美术作品的鉴赏和学生熟悉的诗词鉴赏相结合,就会大大减少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鉴赏难度[2]。
(三)有效拓宽学生审美视野
对于优秀的美术作品的鉴赏,需要学生有较高的鉴赏能力,尤其是要掌握较为丰富的鉴赏方法,对于鉴赏的方法,除了学生的自主总结以为,还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例如对比鉴赏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鉴赏方法,学生通过对比不同艺术作品,可以深化对作品内涵的理解,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还有关联分析法,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遇到一幅美术作品的时候,可以举一反三,不断地巩固鉴赏方法的掌握,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的锻炼。
综上所述,现在教学在不断地进行改革,高中的美术教学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对于美术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美术鉴赏的能力,高中阶段的学生能够鉴赏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接受到品质较高的艺术教养,并且能够独立鉴赏艺术作品,形成属于学生自己较高审美能力,这不仅仅是新课标对高中阶段美术课程教学的更高要求,而是有可能伴随学生一生学生因此受益匪浅能力培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贺平伟.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评价标准与方法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2]李渠晶.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促进学生理解性学习的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