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学校体育教学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6期   作者:任鹏 卜伟松
[导读] 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并不是培养能参加奥运会的选手或专业的运动员,
        任鹏 卜伟松
        许昌电气职业学院 河南 许昌 邮编 461000
        摘要: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并不是培养能参加奥运会的选手或专业的运动员,而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目的是培育学生终身体育习惯,也是培育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的重点环节。因此,学校体育教育必须加强体育目的、意识的学习与认识,加强基础概念的理论课教学和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也要对体育课程内容进行多样化创新,强化学校的组织管理,而且学校还需加大体育场地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切实解决目前学校体育存在的各种问题,让学校体育能够更好的开展。
        关键词:学校体育;教学;策略
        1学校体育的概念
        学校体育是指以在校学生为参与主体的体育活动,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态度、习惯、知识和能力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意志品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随着学校教育的出现而产生的,并随着社会和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
        学校体育是实现体育教学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学校体育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大、中、小学学生的体育教学,教学的目标是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消除传统体育只培养体能的偏见,从学生身、心2个方面培养体育,不但要保障学生的身体体质和素质,也要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磨练品质。
        2高校体育教学现状
        2.1体育教学观念落后
        虽然我国目前在高校学生素质教育方面加大了改革力度,但仍然有一部分高校存在体育教学观念落后的问题。这些高校过于重视学生专业课的教学,从而忽视了体育课程的教学。教师仍旧认为高校体育教学跟学生以后的工作和就业方面没有必然联系。因此,这种落后的体育教学观念促使高校的体育教学活动得不到顺利开展,高校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个人感受,不利于提高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2体育教学计划落后
        一些高校认为体育课程并不能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这些高校对于体育教学也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从而使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随意性和自由性的教学。只有个别教师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备课,制订详细具体的教学计划,而大部分教师则把重点放在了体育课程的理论知识上,这使得课上所进行的体育活动缺乏趣味性,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高校体育教学效率低下。而现如今,我国各类高校体育教学计划都是以提高学生体育运动技术为主的,因此这些教学计划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不利于高校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2.3体育教学模式落后
        由于许多高校错误的教育观念,促使这些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十分落后,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体育课程中要求的体育动作难度非常大,很大一部分学生难以达到,有些学校不具备相应的体育教学设施,而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教学方法一直以讲解、示范、练习三个步骤为主,缺乏新意,学生缺乏学习体育课程的兴趣,导致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效果降低。
        现如今,各类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相对来说都比较单一。体育教师一般会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体能测试,如50米跑、800米跑、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体能测试过后则会安排学生进行自由活动,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不能使学生得到有效的身体训练的。
        2.4教学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我国高校在开展拓展训练中往往存在着瓶颈,那就是缺乏拓展训练场地以及缺乏完备的拓展训练设施,对一些目前较为流行的拓展训练方式如越野、射击、攀岩等,很多都因为训练场地的问题而不得不暂停训练。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的还是教学经费不足以及学校的经费投入不够合理等,由于拓展训练教学经费不足,就会难以提供合适的场地和器材,也就不能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有效的拓展训练。而学校这方面的经费投入时常过高或过低,过高则难以继续,过低则难以开展。
        3开展学校体育教学的策略
        3.1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学生的身心健康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运动习惯,以促进他们身心健康。体育教师可抓住时机,传授科学“防疫”的知识,同时教育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唤醒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锻炼健身的习惯,从而提升身体抵抗力。可利用抗议图片、钟南山院士及各界体育人的抗疫行动故事等,激励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
        3.2开展生命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在其中》的报告中提出教育的四个支柱,即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我们的体育教育就是为生存打基础的教育,学校体育不仅要教授学生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学校体育的生命教育就应该担当起一定的职能。可开设疫情下的生存教育专题,把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的知识、技能以及心理健康等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完善生命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生存环境的变化,寻求解决有关问题。培养与提高对环境适应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学校生存教育以《新课标》为基础,选择以发展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发展一般耐力、一般肌肉力量和柔韧性为主的教学内容。改善学生的免疫系统,提高他们抵御疾病的能力,培养与提高对环境适应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
        3.3推进课内外一致,落实大课间活动
        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积极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将大课间活动分散到不同时段,分批次、分层次、区域化进行。做到课内外一致性,即课内学、课外练。进行重复性练习,不安排面对面的站位,集合和练习队形要按照散点组织,保持间距。

充分利用室内环境,组织室内健身操以弥补场地不足或是天气不宜,确保学生大课间运动时间与运动效果。
        3.4合理安排课外锻炼,满足不同学生需要
        学校要充分合理规划早锻炼、体育社团、体育选修课、业余运动队等课外锻炼的时间、场地、人员确保安全有序。要满足参加各类比赛和校队建设的体能训练要求,避免一刀切、简单粗暴式地停止开展校园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借鉴“keep”,快手“宅家也爱做运动”,抖音“宅家运动会”等网络平台视频,利用小区域分散进行体育锻炼。可借鉴“校园体育云竞赛”“云端跳绳比赛”等创新形式的比赛基础上,探寻抗疫常态化下体育竞赛形式。
        3.5重视场地器材安全,确保师生活动质量
        体育教学中合理、科学、安全地布置场地和器材,学校要定期对所有的运动场地、器材等进行定期定时消毒杀菌及安全检查,在运动场周围配备自来水、洗手液等,要求学生穿戴合适的运动装备、合理使用运动器械、注意运动前后的个人卫生等。最大限度地利用场地器材,确保体育教学有序健康地进行。
        3.6加强体育教师的素质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学校体育工作的成效。体育教师是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播者,是学生身心健康的培育者,自身的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必须过硬,教师自身要养成终身体育意识,体育教师应该带动学校学生以及其余课程教师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学校也可开展优秀教师活动进行评选,以此来激发教师的动力,加强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正视学校体育教育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积极认真地做好学校体育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一切围绕体育教学的目的展开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手段和方法,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养成终身锻炼良好习惯。
        3.7课程内容的多样化创新
        学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方式应灵活多样,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课堂组织的多样性及学生的喜爱程度。在授课前,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加以拓展和丰富的教学内容,特别要掌握学生的体育爱好特点和个性差异,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对学校来说,必须加大各种设备设施的投入,不断更新,以促进学校对体育的重视,不能让场地、器材、体育赛事、师资等诸多因素影响,制约了体育教学的发展。教育教学创新是教育教学持续发展的主题,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应注重课程内涵的创新,创新才能够不断推出好的、新颖的课程是一件好事,教师应该根据场地、器材、体育竞赛、师资等诸多因素调整教学内容。对于同一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时代特点、学校特点、学生特点等多方面因素的关系,加以拓展和丰富的教学内容,特别是要多了解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不违背基本教学的内容情况下满足学生的喜好,使体育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基础性和核心性的作用。
        3.8强化拓展训练的安全预防管理工作
        由于拓展训练项目的特点,普遍训练项目都有一定的难度及危险性,这就要求教学老师具备更专业的技术能力,也让老师有了更大的担当和责任感。针对这一特点,为了更好地预防训练过程中危险的发生,也为了更好地进行拓展训练课程的开展,我们分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预防:首先,我们应该充分加强教师的整体教学能力的提升,努力提升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掌握拓展训练专业技能知识,让自己变得更专业,另外,要更加丰富拓展训练实践经验,在课程开始前,教师要充分调查拓展训练场地的各种危险因素,主动排除掉现场的危险因素,选择最优的训练场地,结合实际场地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方式,为学生讲解训练中会遇到的安全问题及相应防范措施,做好提前预防,为学生的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其次,应注重对学生的拓展训练的安全教育,每次课程开始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及动作要领交底,加强学生的安全训练的指导与示范,将安全意识植入学生的头脑中去,同时,组织安全应急演练,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应急演练中来,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安全的重要性。最后,应该为拓展训练课程配备必须的安全保护器材和必要的急救药品,为学生讲解及示范保护器材的使用,同时,安排专人定期维护和保养好拓展训练的硬件设施,排查安全隐患。总之,安全无小事,防微杜渐是关键,教学过程中,应该从思想抓起,从细小处抓起,不忽略任何一处可能引起危险的安全隐患,应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及早预防,将危险扼杀在萌芽之中。
        3.9重视体育教学评价
        教学活动开展之后,要进行相应的教学评价。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结合学生平时的表现,不仅对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评价,还要评价学生的态度、举止、言行等,让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更准确的改正。教学评价要保证公平客观,并帮助学生改正不足之处,让学生在教学评价中不断改进自己,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论
        综上所述,作为现代体育运动的热潮——拓展训练,是对高校传统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是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和整体素质十分重要。它能够丰富高校体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充分提高了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团结合作意识的养成,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一定要充分重视拓展训练项目的选择,优化拓展训练内容和形式,在保证科学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引导学生通过拓展训练锻炼身体素质和个人意志力,进而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最终实现体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姚志国.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22):113.
        [2]沈建彬.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45-46.
        [3]郑春.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价值研究[J].读与写,2019(9):3.
        [4]薛勇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经贸实践,2019(14):2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