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怡宁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洋州镇武康北路职教中心 723300
摘要:音乐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感起着重要作用,是帮助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必经之路。职高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多种性格特质和兴趣爱好出发,运用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知识,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思想情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职高音乐;多样化教学;有效;策略
音乐中包含着丰富的美感,不论是它的曲调,还是意境,亦或是情感,都能够引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感有着极大的帮助。职高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更应着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将音乐的独特功能发挥到极致,让学生的身心在音乐熏陶中得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创设情境法,带给学生美好享受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许多教师大多采用教授唱歌的方式来开展音乐教学,中间穿插一些枯燥的乐理知识,导致教学模式过于单调、刻板,没能将音乐的魅力充分地展示给学生,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枯燥的音乐教学中逐渐冷却。音乐中包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将音乐中的美感充分地展现出来,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意境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尽情地享受音乐带来的美好体验,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中国民歌》这部分内容时,我就结合不同的音乐内容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尽可能让学生享受到美好的学习体验。我国不同地区的民歌有着各自独特的韵味,是民族个性和民族情感的外在体现。在学习中,我就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民歌播放给学生听,并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加深学生的学习感受。如,新疆民歌以《打起手鼓唱起歌》、《掀起了你的盖头来》等为代表,在欣赏歌曲的同时我播放新疆人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并用语言对音乐画面进行描述,带动和感染学生的快乐情绪,让学生随着音乐舞动起来,感受新疆人的热情、奔放的个性。在学习西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信天游》等歌曲时,我结合西北地区特殊的地理风貌给学生讲解西北人豪放、朴实的性格,为学生理解西北民歌特点做好了铺垫。此外,我还让学生欣赏江南民歌《茉莉花》、东北民歌《摇篮曲》、蒙古民歌《牧歌》等等,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带给了学生美好的心灵享受。
二、对比倾听法,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倾听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良好乐感的重要途径。学生听的多了,对音乐语言就变得越来越熟悉,同时也能够积累丰富的音乐语言,逐渐感受到音乐律动之美,从而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对比倾听是十分重要的。
当今社会翻新经典音乐是音乐创作中的一大潮流,不同的音乐风格代表了不同时代人们对音乐的理解,虽然只稍稍改变了音乐的节奏、乐器等因素,但是给人的感觉却大相径庭。在职高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通过让学生进行对比倾听训练,帮助学生逐渐感知到音乐的魅力,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时,我就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对比倾听训练来促进学生乐感的形成。课上,我借助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播放由管弦乐、混声合唱、钢琴独奏等多种版本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让学生根据各种乐器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来细细地品味这首曲子带给人的不同美感。之后,我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积极发表自己对不同表演方式给人带来的感受差异,如管弦乐所具有的豪华壮丽特点,以及钢琴独奏产生的深沉意境,等等。这样,在对比倾听实践中,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逐渐提高了。
三、实践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职高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的教学重心更偏重于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因此,职高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重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尤其是音乐专业的学生,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进行乐理学习、识谱练习和音乐欣赏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音乐创作,根据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对音乐的理解,自由地对音乐作品进行改编或创作新的音乐作品,在大量的实践创作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流行音乐》这部分内容时,我就借助当前一些深受学生喜爱的音乐节目片段来进行教学,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创作活动中,增强学生的音乐创新意识。首先,我给学生播放刘欢的《好汉歌》和张杰改编的《好汉歌》,让学生体会不同版本的歌曲带给人的音乐感受。之后,我还给学生播放了毛不易和岳云鹏创作的歌曲《一纸情书》,让学生感受民谣和传统曲艺结合起来产生的音乐美感,同时给学生讲述这首歌曲的创作故事,让学生明白音乐创作源于生活。最后,我让学生尝试将自己喜欢的一首音乐作品进行改编,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增强了。
总而言之,职高音乐教学以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为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来组织音乐教学,运用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带给学生美好的音乐学习体验,逐渐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促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赵耀清.如何培养音乐内心听觉[J].山西:《黄河之声》杂志社,2008(3).
[2]徐健.《中国音乐教学》[J].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