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6期   作者:贾品莹
[导读] 体育课程学习对学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贾品莹
        新疆行知实验学校  830000
        摘要:体育课程学习对学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水平,还可以舒缓繁重的课业压力,帮助他们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实现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但目前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方法已经很难满足新课程标准下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因此本文对高中体育教学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体育教学中全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
        引言:新的教育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进行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所以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只关心学生的知识学习状况,更要对学生的其他方面发展进行关注[1]。很多学生在进入高中后,由于课业繁重,严重缺乏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这样的状况直接导致了他们身体素质的急剧下滑。但很多人只将目光集中在了课业学习上,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情况的严重性。如果大家仍旧没有对体育教学进行足够的重视,那么这样的现状没有办法得到有效改善,这将会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和整体能力提升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一、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只注重知识学习,忽略了体育素质培养
        高中阶段,学生将会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这个阶段,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将只是学习放在了首要地位,任何事情都要为其让步。在这样的状况下,其他任何占用时间的事物都会成为老师和学生眼中阻碍学习进步的不利因素。在决定人生命运的紧要关头,进行体育运动训练也必将会成为他们眼中浪费时间的因素。这样的认知是因为老师和学生都将知识学习放在了一个过于重要的地位,因此体育锻炼的意义也被他们忽略掉了,这是一种急需转变的观念认知。
        (二)高中体育教学缺乏整体的规划
        在高中学习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能知道每一学科总体的知识结构内容和具体的教学任务目标,但是由于体育教学的边缘化,体育课程安排具有很强的主观随机性,或者就算做出了具体的安排规划,在实际过程中也很难完全执行。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体育教学长期没有足够得到足够的重视,这样的情况更加剧了体育学科建设的薄弱。
        二、高中体育教学的思路创新
        (一)重视体育课教学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家长都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明确体育学习对人长远发展的积极影响,而摒弃体育无用的思想[2]。

在高中繁重的课业压力之下,适时地进行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调节压力,舒缓心态,还能够帮助学生们增进与他人之间的交流合作,培养和同学老师之间的深厚情感,创造有爱温馨的校园氛围。这样也可以使学生以积极的状态开展学习生活,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水平。从这个角度来看,重视体育锻炼也在间接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二)重视体育精神的阐述
        与其他文化类的学科相比,体育课堂学习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互动性,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帮助他们建立友好的亲密关系。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知识储备已经达到了一种非常可观的状态。同时随着知识储备的不断增加,他们对这个世界已经逐渐形成了系统的判断,他们开始进行越来越多的价值输出。此时,如果在体育教学中,将体育精神介绍给学生,这种做法不仅将引起学生对体育的强烈兴趣,还可以使他们在对体育精神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更多正向价值的影响。
        三、高中体育教学的方法创新
        首先,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制定新的教学方案。新的教学方案应该考虑新课标下具体的学科培养要求,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充分调动他们进行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要使老师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重要责任,用积极的心态和专业的态度去面对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去对学生进行感染。同时,老师要想在有限的体育教学时间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对整体课堂进行科学全面的设计,对于不同体育能力水平的学生要采取分层教育,切实考虑每个人不同的天赋条件和身体运动水平,并且加强对每个学生的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信心。
        其次,如果想要避免传统体育教学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还应该积极地运用各种手段来开展体育教学[3]。比如,运用数字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丰富学生对知识的直观理解认知,促进他们对其进行良好掌握。而定期开展一定的体育竞技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体育竞技意识,对体育精神进行良好地体会和培养。除此之外,老师还应该为学生创造自由宽松的体育课堂氛围,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消除课堂紧张,从而以更专注的状态投入到课堂中去。同时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进行有效地探讨沟通,从而对体育知识和技能形成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总结:体育学习不仅可以强健体魄,还可以帮助人形成良好精神状态。在新的教学背景下,人们必须充分重视体育教学所发挥的积极意义,体育不应该再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出现。如果只是一味地进行学习而不知道进行体育锻炼休息,那么身体状况的下降反而会对学习造成影响,所以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努力做到知识体育的均衡发展。在新的教学要求下,老师应该积极地对体育教学提出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帮助他们不断地提升体育运动水平。对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不仅需要老师学生进行积极地响应、配合,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树荣.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J].高考,2019(36):185.
[2]毕勇. 高中体育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A].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3]张涛.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分析[J].情感读本,2019(35):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