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应华
贵州省湄潭县黄家坝街道完小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成为小学阶段重要课程,这项课程非常重要,特别是德育建设部分,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作用,本文针对新课改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学的具体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希望对小学阶段的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有所帮助,让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德育教学
引言:新课改的背景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了发展学生的综合实力,对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文针对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教学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德育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而传统的小学道德越法治教学片面的重视对知识点的灌输,学生对这门课程缺乏一定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失去激情,学生没有对知识进行实质性的掌握。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使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更加的生动,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学生得到了全方面的发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将德育教学融入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给学生带了不一样的体验,使这门课程更加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和发展需求,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德育渗透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还将德育知识渗透到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让学生学以致用,为孩子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如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德育
(一)拓宽教学资源,增强内心认知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准确性,是每个小学生的行为规范,但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只注重教材资源,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德育视野,他们的行为高度和内心的认知达不到教材的要求,从而大大的降低了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丰富自身的教学课堂,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资源来调动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感知能力和调动能力。比如在学习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中《神圣的国土》中,在课堂导入中,老师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一副副自然风光图,让学生讨论一下自己的感受,以桂林山水的风景图为例,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桂林的山,漓江的水,让桂林山水的朴实之美表现在学生的面前,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自己去过哪些地方,看过祖国的哪些大好河山,在课后查找一些关于自己感兴趣的资料,可以是自己游玩过的地方,也可以是自己非常想去的地方,并在课堂上一起交流和分享。在学习我国的地形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欣赏长江、黄河、黄山、天山的图片或影像资料,其次还可以向学生展示我国的名胜古迹,让学生感受祖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让学生知道我国的哪些名胜古迹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的范畴。通过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对我国的领土和文化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和认识,这样的教学更加的深刻。
(二)情境演绎,考研德育实施成果
意识决定行为,当学生在意识上达到了一定的道德水准,就会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和道德行为标准,然后就会影响其行为,这就是德育实施的成果。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的行为受到道德的约束和监督,从而对学生的认知进行指导和改正。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时,可以引领学生做一个秩序小游戏,找五个一端系着长线的小球一并放入一个瓶颈比较小的长瓶里,瓶口的宽度只容许每次取出一个小球,然后将全班分为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都人手一个小球,并先将小球放入瓶子里,分组进行试验,看哪个小组能够又快又顺利的取出瓶中所有的小球,并说说你的理由。在整个试验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现象,部分同学因为着急将瓶子打翻,影响了小球取出的时间,影响了整个小组的成绩,而配合比较好、讲究秩序的小组取出小球的时间比较短。为了改善部分表现不太好的小组,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情境再现,帮助学生做到如何的遵守公共秩序,在这个游戏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比如要看清楚瓶中小球的状态,避免小球在瓶中打结,哪个学生先取出小球,哪个学生应该后取,更好的起到一个秩序规范的作用。
(三)建立沟通桥梁,渗透德育内涵
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塑造的都是威严的形象,老师和学有着很大的距离,因此在新课改条件下的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应该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个友谊的桥梁,才能更好的渗透德育内涵,使德育深入人心,更好的将德育传递下去。比如在学习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读懂彼此的心》中,这一课中主要讲的是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关系的良好建立,在第一课时,我会让学生触碰到自己的内心深处,讲一讲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不愉快,有的同学说家长不让自己出去玩,有的同学说家长爱干涉自己的隐私,有的学生认为家长不尊重自己的意见等,老师可以将孩子心中负面的情绪表达出来,然后让同学们共同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产生这些不愉快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孩子们也发现了自己身上的毛病和问题,然后在全班组织一次调查活动,制定一个“让我们互相理解”的评价单,从多维度来分析孩子对家长的理解度,同时还可以将学生生活中的案例融入到教学中,比如当自己与家长有冲突时,通常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做法,在平时的生活中如何发现家长的闪光点,有助于帮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孩子的爱,针对这一点,也可以制定一个“我长大了”的评价单,从多维度来分析孩子对家长的观察和了解。通过老师与家长的沟通,让老师更加的了解学生,使老师的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最终实现德育的作用和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入德育是一个重大的创新,使学生在不断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老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强爱萍.浅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才智,2020(04):31.
[2]朱清梅.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如何有效渗透德育教育[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677-678.
[3]安茹. 浅谈德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融入[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