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6期   作者:梁礼惠
[导读] 小学数学作为教学中的传统科目,本身具有深度教学意义,在教学模式和方法都有着固定的经验之谈。
        梁礼惠
        广西玉林北流市六麻镇中心小学 537413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教学中的传统科目,本身具有深度教学意义,在教学模式和方法都有着固定的经验之谈。或许,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数学思维开发上还不具有一定能力,心理因素各方面也都还未成熟,对于目前的教育教学会产生思考或判断偏差,学生在课堂上容易跟不上节奏、注意力涣散。基于此,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方法
引言
        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因为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潜能。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打下坚固基础的关键阶段。教师要抓住时机,善于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循循善诱,启发学生学习,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一、问题情境创设的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深入,教育的关键是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并以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教育改革的前提。对于课堂教学方式的变化,创设问题情境成为高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深入思考,进而产生对数学内容的兴趣,为教学创造较高的效率。不过,问题情境创设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不是所有的提问都是有质量的,无意义的提问只会拖累学生学习进度。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从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点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兴趣,采用适合的情境创设模式,让提问效果达到最好。此外,有效的情境创设往往能够快速使学生投入到课堂之中,进入思考问题的状态,让其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对于教师而言,采用问题情境能够改变课堂氛围,调整上课节奏,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还能有效的反思教学方式,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要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教师不能揠苗助长,要循序渐进,合理设置问题的难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置要符合教育大纲的要求,不要过早地让小学生去接受一些高难度的知识。如果你让一个小学生去学习高等代数、微积分、矩阵,这很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如果教师设置的问题与学生的实际水平不一致,学生就会丧失信心,降低求知欲,导致课堂效率低,双边活动不积极。所以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明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能力,把问题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问题通过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层次呈现。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信心。


        (二)创设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情境
        数学本是一门源于实际生活的学科,对于小学数学则更是如此,所以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数学本身的这个特点,去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们进行引导。最终让学生们养成可以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观察力和自学能力。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一切以学生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进行教学,这就需要老师深入了解到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针对他们的不同的性格和兴趣展开一定的教学,在对数学知识教学的时候,在结合课本教材的同时还要结合实际生活区创设出一定的数学情境让学生们去思考,这样学生们会更有一种学习的兴趣。举个例子,在老师进行小学数学乘法教学中,完全可以通过练习生活实际中的例子来让学生学习乘法的原理,比如“小明的妈妈在超市买了12斤土豆,每斤土豆的价格是3.5元,那么小明的妈妈买土豆一共花费了多少钱呢?”学生在听到老师提出的问题时,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进而很快得出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也让他们对数学中的两位数乘法有了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可见通过创设结合实际生活的情境会让学生们对于数学问题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老师在教学中要紧紧地结合实际,让学生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对数学有一个更大的提升。
        (三)使用多媒体辅助问题创设
        小学作为数学知识启蒙阶段,数学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都十分重要。这一阶段的小学生明显存在的群体特征是思维活跃、好奇心重、想象力丰富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性,在课堂中穿插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或者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开展教学,营造舒适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主观兴趣引导下进行数学学习。大多数小学生或多或少对多媒体设备和技术产生好奇感,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则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问题情境创设时凭借多媒体辅助工具,呈现视听结合的情景,也能够为创设的情境提供多样全面的帮助。此外,多媒体教学本身的优越性也能让课堂丰富多彩,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提升数学知识学习的方式方法,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不再枯燥难懂。若是以前,教师描述数学题目时只能带领学生进行想象,或在黑板上进行画图讲解,提问仅限于二维视角,学生或许还不能充分理解。但是多媒体技术出现后,教师讲题能够运动三维动画,将题目分析得更加透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更加省力,增强学习兴趣。
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多样化的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较好的融入到问题情境当中,深入地学习与掌握数学知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让学生能够懂得如何来在有效数学情境当中学习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断地创新与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
参考文献
[1]李守军.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探讨[J].家长,2019(29):169.
[2]黄卫华.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景的策略[J].读写算,2019(29):54.
[3]何振军.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探析[J].科幻画报,2019(10):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