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于永正的作文教育发展观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6期   作者:皮雪莹
[导读] 于永正“言语交际表达训练”作文实验强调从实际需要出发,学以致用
        皮雪莹   
        成都市新都区香城小学校
        【摘要】于永正“言语交际表达训练”作文实验强调从实际需要出发,学以致用。我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使用“言语交际表达训练”的指导思想,教学原则,主要做法等,进行言语表达训练,并取得一些效果。
        【关键词】于永正   教学实际    言语交际表达训练    学以致用
        一,初见于永正作文教育发展观
        大学时偶然拜读了于先生的《语言交际表达训练》一书,受益匪浅。其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便是“因为生活,工作需要,人们才写文章。可是,现实的作文教学远离了“生活需要”这个目标,学非所用。”简言之就是作文教学要学以致用。于先生认为传统的作文教学含有三大弊端。第一,以命题为主,而命题作文则违反了一篇作文产生的自然规律。刘勰说:“岁有其物,物有其荣,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我细想得知,生活中那有什么先有题目,后有意思感情、才写文章的情况呢?第二,重写轻说,众所周知,现在是信息社会,人与人之间交往频繁便利,以前由于条件有限,很多情况都只能手写,今非昔比,原本需要手写的,现在只需要口述了,因此口头表达能力越来越重要。第三,文学化倾向严重,文学性太强的文章要么是深刻的,要么是有华丽词藻的,如果在小学阶段,我们一味追求文学性,那学生写下的就会是一篇华丽的废话,严重脱离生活需要实际。
二,请于先生理论进课堂
        上班以来,我发现学生在口语表达和作文上是两大弱点,于是我将于先生的理论请进课堂,用以指导,我班的作文教学。
        (一)指导思想
        我瞄准现在,按言语交际的实际需要进行说写训练,力图学生小学毕业后能比较准确、清晰和流畅地进行一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简而言之,就是:从社会言语交际的实际需要出发,为社会言语交际的实际需要服务。
        首先针对小学低段强调“说”的训练,是根据现实生活中“说”的广泛性和重要性讲的。但是,无论是说还是写,都突出一个“用”字,强调学以致用。比如有一次,我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业,将老师在阅读课讲的成语故事口头复述给爸爸妈妈听,然后请爸爸妈妈讲他们猜出来的成语写在抄作业本上。这样的作业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说,还要求做到正确的表达。
        当然,这些训练都只是初步的,内容既是有用的,又是学生可接受,方法也要是可操作的。不能“揠苗助长”,要根据小学生实际情况“量力而行”。
        (二)教学原则
        1.先有生活、感受,而后写作的原则
        日常生活中听说读写实践活动,都是生活的需要,都是有感而发、有为而作的。比如,有人破坏花草,于是就有了“爱护树木”的牌子,因为“言语交际表达训练”的说、写是一种需要,他的表达内容来源于生活,所以完全避免了无病呻吟。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写绘画日记是相对简单的,我班每周都有周记的作业,他们将自己在这周内发生的最有趣的事写下来,并配上美丽的图画,没有感受就不会有表达,班上有位同学曾是写作后进生,因为他的日记都是编的。直到上个月,他参加了班级足球队,他把周末训练足球的场景描写的生动,有趣,周记拿到了A+。由此可见,学生不是不会写文章,而是没经历过的事情,编不好。
        2.在言语交际中学会交际的原则
        “言语交际表达训练”在训练目标上强调的是训练内容实用性,在训练方法上强调的是交际性,是动态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训练都是现实的言语交际,至少让学生感到是现实的言语交际。我们的教材的口语交际训练多用来仿说句子,看着这些句子有时哭笑不得,因为这不是我们正常的语序,例如“不要_____,爸爸,__________。”这完全是照搬课文中句式的样子,现实生活中,基本不会用这样的语序。所以,我们在口语表达训练上要实际一点,富有生活化一点。


        三,于先生教我的方法
        (一)抓住生活提供的机会进行说写训练
        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频繁,口头的、书面的交际会越来越广泛流行,班上出现大量传纸条的现象,这就为我们的“言语交际表达训练”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训练机会。
        1.抓住学校生活进行说、写训练
        小学生平均每天在学校生活八个小时,师生们一起上课,一起活动;学生们一起玩,一起学习,互相交流着生活上的、学习上的及其他方面的种种见闻、体验和感受。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给小学生带来了大量的训练素材。
        那天我们正在上课,顿时窗外黑云密布,房檐被雨滴打的叮当作响,一场秋雨不期而至。教室里,学生已经无心上课,他们想把脖子伸长看看窗外的雨打在树叶上的样子,他们把耳朵竖起想仔细听听哗啦啦的雨声。我“将计就计”暂停教学,让学生闭上眼聆听这雄伟的秋雨交响曲。第二天,我和家长们交流,不出所料,学生回家聊起了这一场秋雨。家长用了“生动形象”来形容这次学生的口语表达。发现学校生活点滴,留心学校生活点滴,学生在学校就训练好言语表达训练。
        2.抓住社会生活进行说、写训练
        社会是最大课堂之一。当把视角推向社会,我们的题材更广泛,多元。我留心社会新闻,留心学生的身边小事,在课上讲给学生听,学生结合这些小事或大事展开激烈的讨论。他们各抒己见,为了让队友信服自己的观点,他们不得不进行语言组织,不断地要求自己表达清晰完整。这就是我抓住社会生活进行说、写训练的方法之一。
        3.抓住家庭生活进行说、写训练
        家庭是孩子说话最多、最自由的场所,但是大家都任其自然,很少有人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在家长会上,我给了家长们一些训练小提示,在家里训练可以做以下几点。
        第一点,了解学生及家长生日,在生日前,让他们想想该向家长说些什么,并加以训练。
        第二点,每逢节假日,走亲访友或朋友到你家来应该说些什么,该怎么说。
        第三点,学校里发生的值得向家长说的事,还有有关通知,当成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向家长叙述、转述。
        第四点,家里来电话,要求尽量让孩子先接,孩子能回答的。
        我班有位家长做的非常好,每晚上他们母子有亲子谈话时间,遇到有趣的对话,家长会把对话记录在抄作业本上,向我反馈。两年时间里,这个学生变化很大,从胆小不敢在班上讲话到说话清晰有条理。我想这与家长在家里的说、写训练离不开。
        (二)开展活动,安排说、写训练
        如果单抓住生活中素材来训练,那无疑等于“等米下锅”,那我们就“找米下锅”,开展活动相机安排说、写训练。
        1.走进大自然,相机安排说、写训练
        大自然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我安排过寻找春天信物的活动,要求走进大自然,找到春天的信物,可以将春天的信物带回教室,不好带的就画下来,或者做出来,并说明为什么是春天的信物。这次活动学生非常感兴趣,他们找到了信物,有的找到的是花朵,有的找到蝴蝶,有的找到新叶,有的找到小蛇……理由更是千千万万。但在我这里,能够说清楚,说明白学生内心想法的,就能得到A+了。
        2.开展竞赛,安排说、写训练
        在学校里可以开展一系列活动,如拔河,跳绳,踢毽子,托气球等比赛。上述活动简便易行,切又有趣味性,很受学生欢迎。在欢乐之余,学生会有很多感想,这时就可以写下来了。
        通过于永正的“言语交际表达训练”作文实验教我的方法,我已经看到了成效,强调学以致用,尊重作文产生程序,我们班的孩子一定会成为能说能写的人。
        参考文献:
        ①于永正,潘自由;于永正小学“言语交际表达训练”作文实验[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