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课堂中的“盐” ——— 对多媒体课件在英语课堂中运用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6期   作者:单玉兰
[导读] 多媒体课件事实上只是调制课堂“美餐”的“盐”,用的好可以“画龙点睛”
        单玉兰
        (溧阳市汤桥初级中学 江苏溧阳)
        摘要:多媒体课件事实上只是调制课堂“美餐”的“盐”,用的好可以“画龙点睛”,或“抛砖引玉”,或“情景再现”,或“寓情于景”,使课堂教学“色”更鲜,“味”更美,营养更丰富。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英语教学;创造思维
引言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对于现代课堂教学而言,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英语教学,这个曾被认为枯燥乏味的语言学科,也因为多样化课件的加入,开始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所以,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为了让自己的教学更生动有趣,更有吸引力,开始在课堂上频繁地使用多媒体课件,甚至到“每堂必用”程度,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多媒体课件如火如荼的发展中,在多媒体内容大量的侵入课堂的同时,一些问题很现实地摆在我们眼前。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否真的像人们所称赞的那样明显?在教学中是否真的就应该毫无疑问全部引入多媒体教学?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深入课堂,进行调查和分析,作出了自己的思考。
一、多媒体课件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课件全新的、全面的冲击给英语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气息,能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英语教学中有着不容置疑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效果的好坏,先决条件是兴趣。如今的学生,尤其是笔者所面对的初中学生,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层次仍然不高,很容易因为新异的刺激活动而兴奋起来。课件的多样性和直观性正好能起到引起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多媒体课件中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的全面引入使得课堂教学声、图、文并茂,变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抽象的思维化变为具体直观的形象或者生动逼真的声音,这样就使整个教学更生动,更丰富,更有趣味性,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我在教授7B Unit 6 Pets的Reading部分诗歌时,导入新课环节,呈现电影片段,《Underdog》中聪明善良且能力非凡的超狗,《Chicken run》中顽强勇敢且乐观幽默的小鸡,《Garfield》 中憨态可掬且笑料百出的加菲,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可爱动物形象,让学生变得兴致勃勃,课堂气氛轻松活跃。通过这些直观的因素——声音和画面的介入,引起了学生注意,激发出学生对宠物的情感,让他们产生学习兴趣,更有助于学生对诗歌的情感及语言表达的领悟。
        2刺激各路感官,加深理解记忆
        学习的过程是要涉及到学习主体的知、情、意、能、行等方面因素的。一般说来,在学习过程中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协同作战,三天后记忆的内容可占80%左右,而凭借多种媒介作用,并通过其信息的动态演示,刺激多种感官引导学习,除了可以加深印象外,可以说是学生最易接受的途径。以口语课中教授描述天气的词为例,我先在屏幕上快速画出“cloudy” “sunny” “windy” “rainy” “snowy” “wet”的基本形式,利用 “What’s the weather like?/How is the weather?” 句型,导出本课将重点学习的四会生词。为了能让学生加深单词的印象,在学生初步获得感知的基础上,我运用多媒体来演示天气的变化的整个过程:在蔚蓝色的海面上空,一轮红日徐徐升起,继而利用时间设定,使画面不断涌现云层,这样,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学会了 “sunny” “cloudy” 这两个生词;学生一边观察电脑所演示的画面,一边欣赏前景音乐。通过几次反复,学生不难掌握所教的知识。
        3鼓励创造性思维,联系实际,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求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

”学习Natural disasters(自然灾害)这一单元时,我先给学生看一些有关自然灾害的图片和新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然灾害,比如:flood,earthquake, typhoon,并且让学生由图片分析这些自然灾害的表现及危害。让学生分组小组讨论,遇到自然灾害时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自我保护措施。这训练了学生课堂上的英语表达组织能力,同时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能力。
二,多媒体课件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践证明,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确具有一些无法否认的优越性,但是,在具体操作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这种教学手段所带来的一些弊端。
        1.过多分散了学生课堂的注意力
课件精美异常,缤纷的色彩,多彩的画面,炫目的视频,生动的音频的大量加入使整个课件丰富多彩,表面的热闹使学生忽略了本质的探求,这样的课堂看起来很热闹,但是实际效果往往不大。何况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还不够强。使用课件的课堂上,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那些绚丽生动的素材上,不能更沉静地进行更深入的思索。
        2.模糊了部分教师对课堂自我角色的认识
        利用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其中心在于“辅助”、分析课堂内容,使重点、难点更易掌握,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效果也随之提高。但一些教师却被课件“牵着鼻子走”,完全依赖于现成的课件,忽视了课堂的灵活机动性,单纯地成为课堂的这颠倒了课件辅助教学的原则——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我们不能只充当课堂的“解说员”,而应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进行灵活多变的操作,使课件发挥最佳教学功能。而且我们知道课堂教学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没有人能预测到会出现哪些状况,因此单纯依赖课件组织教学是不科学的。
        3.盲目否定了传统教学媒介和手段的优势
黑板是传统教学的媒介之一,但是由于多媒体课件具有大容量和直观的特性,一些教师课堂上几乎不愿再写板书,直接用幻灯片来代替。板书的内容具有灵活性和及时性,我们可以随时根据不同的教学需求进行删减增添,尤其是英语方面的词句等,写起来相当方便快速,然而课件内容的修改比较麻烦;另一方面,优美的英语书写,是英语教师个人魅力在课堂上得以展示的途径之一。所以,不能单纯地把多媒体课件当成是一种时尚或潮流,不能一叶障目,全盘否定传统教学的一切,这样才不至于让我们的英语教学走入信息化的误区。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课件对于教学的利弊,我们认为多媒体课件事实上只能是调制课堂“美餐”的“盐”,用的好可以“画龙点睛”,用不好也可能是“画蛇添足”,喧宾夺主,甚至背离了英语教学的本意。它在英语教学中到底能起到什么样的效果,还得看教师怎么用。就这一问题,笔者有如下一些建议:
1.课件制作不仅要从丰富英语教学趣味性的角度出发,还要结合新课程英语教学理念,精心设计和选择课件的内容,避免形式化,使知识难易适中,重点突出,更有便于学生掌握。                             2.要注意课件使用过程中的过渡和衔接,避免部分学生对内容设置的盲目。“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的”,考虑到学生认知能力的不同,不同程度的学生对知识的领悟能力不一样,因此我们必须要帮助学生了解课件设置的意图,帮助他们及时进入学习状态。
3.要防止课堂信息容量增大后学生来不及消化。虽然使用多媒体课件减少了教师板书、作图等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由于课堂信息容量增大后课堂教学节奏加快,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稍有疏忽就会跟不上,来不及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反而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这是应该加以注意的。
4.要重视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反馈。虽然多媒体课件教学形象、直观,学生好理解,这可能是一种表面现象,毕竟任何教学手段都不是万能的。学生如果只是理解并没有真正掌握,往往会出现学生课堂内容理解了可是作业不会做的现象。这正说明使用课件只是一种手段,而不能代替课堂教学。因此,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并根据反映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解惑释疑。
          总之,如何把多媒体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制作实用、有价值的多媒体课件,发挥其在课堂中的“盐”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紧迫任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