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海楠
四川省绵阳市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 621000
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说,识字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这是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的环节。不过面对这些陌生的字词,学生很容易存在一些畏惧心理。为了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具体的情境,提升课堂效果。情境的创设也更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能够极大地调动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应用探究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化教学;识字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
学生所积累的汉字量对提升学生语文水平与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要从传统教学模式出发,引入情景化识字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汉字的印象。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识字教学目标不明确
明确的目标是推动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基础,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语文成绩的关键,但现实状况是很多教师的教学目标并不明确,不了解本堂课的重点是什么,因此就会使整体教学方向存在偏差,再加上对教材把握不足,自然会影响学生的识字学习效果。同时,落后的教学方法也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有些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进行识字教育指导,很难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二)学生理解掌握存在困难
汉字本身是抽象的,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抽象理解能力与记忆能力才能够进行理解与记忆。但事实上,小学生缺乏相应的抽象理解与记忆能力,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想要出色地完成对汉字的理解记忆与运用等教学任务有一定难度。倘若教师采取措施使得抽象的汉字与具象的事物取得联系,那么小学生的识字认字能力就无法获得明显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应用策略
(一)通过游戏方式展开情境识字
小学阶段的学生,会非常容易被游戏所吸引,将知识寓于游戏中对他们来说更有吸引力,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识字学习。比如课文《我是一只小虫子》,其中的部分生字词需要记忆,这时可以将学生比喻为小鸟儿,将生字比喻为虫子,带领同学们进行学习。并且告知同学:每认识一个生字就等于抓住了一只小虫子,比赛看哪只小鸟在课文中捉到的虫子多。最后进行下课前的考核,对于表现优异的小鸟提出表扬,或者给予物质上的奖励。
及时考核可以确保学生对生字的学习效果。这样的小游戏可以消解学生对于生字的畏惧感,让他们在有趣的游戏中不断学习生字。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传统的识字教学中,一些教师习惯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花费大量的时间要求学生抄写汉字,或是通过死记硬背等方式来让学生记忆字词知识。但是从实际效果来讲,这种教学方法是不可取的,不仅难以帮助学生理解字词知识,同时还会造成学生记忆时间较短,难以实现灵活运用的目标。而在情景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视频展示给学生,在融合游戏等的基础上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力,便于学生理解字词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如在讲述《口耳目》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教学中的重点,在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借助与口耳目相应的身体部位来引入肢体活动,将学生带入到课堂中,在利用“摸五官”等游戏的基础上来提高教学乐趣。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转变传统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学习积极性。
(三)通过讲故事方式展开情境识字教学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往往具有很大的好奇心。为使小学生真正地投入语文的识字教学环节,教师应该转变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标准重视发挥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在识字环节的教学中,也是同样的道理。教师在课堂中,应该以小学生为中心进行识字教学,同时鼓励学生参与进来。教师可以根据当堂识字内容组织一些小游戏,通过做游戏,帮助小学生掌握所学的内容。比如,小学生在学习山、水、花、鸟等字时,就可以利用情境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这些汉字的对应图像,然后再通过一些小故事引导学生记忆汉字的写法。这种教学手段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汉字。除了图像引入汉字的教学方法之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做游戏来引导学生完成当堂任务。大多数小学生比较好动,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了解到的山、水等字的特点,通过肢体语言表述出来。这一过程能够促进小学生的思考,帮助小学生在趣味活动中掌握汉字的写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识字教学的时候,语文教师要切实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将识字课堂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利用生活中学生耳熟能详的事物展开教学活
动,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顺利完成识字课堂的教学目标。同时,打造
一个高效的识字课堂,为学生学习其他科目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茂清.浅谈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中的识字教学方法[J].中华少年,2019(35):76+78.
[2]田婧.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43.
[3]王梅芳.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J].试题与研究,2019(35):190.